近期,港股市場迎來汽車產業鏈上市熱潮,馭勢科技、澤景電子等自動駕駛與智能座艙企業密集遞表,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龍頭企業相繼登陸H股。在這一輪赴港IPO浪潮中,零部件供應商正通過資本路徑加速技術突圍與全球化布局。
針對該局勢,致同香港審計主管合伙人吳嘉江指出:“在政策紅利與資本優勢的雙重驅動下,港股市場正成為零部件供應商開拓融資渠道、布局全球的關鍵‘希望田野’。”他認為,近期港股上市熱潮持續升溫,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及市場環境的優化。
2024年4月中國證監會推出了5項對港合作措施,香港聯交所同步優化上市規則,為新興行業開辟了更多融資通道。
針對該措施,吳嘉江分析道:“內地龍頭企業赴港上市獲得明確支持后,香港監管機構通過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問詢周期,使港股上市進度顯著加快。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港股允許未盈利的生物科技(18A)及特專科技企業(18C)上市,為自動駕駛等前沿領域企業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融資窗口。”吳嘉江還表示:“零部件企業爭相赴港的核心動力,是盡快募集資金,借助資本力量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技術突破、生產擴張及市場領先地位的鞏固。更深層價值在于,港股上市本身即是國際資本市場對企業資質的認可,這種品牌背書對企業獲取海外訂單、建立全球供應鏈至關重要。”
此外,吳嘉江認為,企業紛紛赴港上市的趨勢,也彰顯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樞紐地位,在當下地緣政治環境中價值凸顯。具體體現在三方面:
其一,滬港通、深港通等機制無縫連接內地資本,顯著提升市場流動性,促進跨境金融合作,使資金運作更加高效;
其二,上市資金可直接用于建設海外研發中心與生產基地,規避貿易壁壘風險;
其三,再融資機制靈活,企業上市6個月即可啟動配售,ESG債券等工具更持續賦能綠色轉型。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行業也面臨著挑戰。當前企業面臨三重壓力:
全球經濟波動加劇不確定性,可能影響全球汽車市場的需求變化以及供應鏈的穩定性;產能過剩問題加劇,車企不斷施壓供應商降價,部分企業甚至通過‘價格戰’爭奪市場份額,進一步壓縮上游的利潤空間;受對賭協議約束,倒逼企業必須在一定期限內完成上市,以滿足投資方的回報要求。相較A股漫長排隊、美股監管風險,港股確實是更優解。
但上市僅是起點。他強調,企業必須持續加碼研發投入、緊跟行業趨勢、提升經營管理精度、加速海外市場滲透,才能真正將這片‘希望田野’轉化為發展沃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