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華日報等多家媒體7月22日消息,美國17年里首次在英國部署了數枚核彈!
自2008年以來,美國核武器首次重返英國領土,數枚B61-12型核彈被轉移到英國皇家空軍萊肯希思基地。
據悉,美國核武器在冷戰時期曾被存放在萊肯希思空軍基地。最后一次已知的撤離發生在2008年,與歐洲削減武器有關。
早在2022年,美國預算文件披露的核儲存設施升級計劃,就已為此次部署埋下伏筆。
2024年1月,美國五角大樓有文件顯示,時隔多年,美國首次計劃重新在英國部署核武器,并透露原因是“來自俄羅斯的威脅與日俱增”。
這批運抵英國薩福克郡萊肯希思空軍基地的B61-12核彈,堪稱美軍核武庫里的變形金剛。
它的當量可以在0.3到50千噸之間隨意調節,相當于廣島原子彈威力的三倍多。
這玩意兒最狠的地方在于,它不再是冷戰時期那種粗放型核彈,而是自帶GPS導航的智能武器,能從F-35A隱身戰機的肚子里鉆出來,悄無聲息地滑翔幾十公里,然后像手術刀一樣精準切開目標。
為什么選英國?
老歐洲里,英國算是最聽話的小弟。脫歐之后,倫敦更急著抱緊華盛頓大腿,連核按鈕托管都愿意簽。
這基地的跑道夠長,地下彈藥庫早就按北約標準挖好,2008年撤走的110枚B61留下的坑位還在,水電通信都不用重新鋪,等于是拎包入住。
對克里姆林宮來說,等于有人把一把上了膛的手槍頂在腦門——還戴了消音器,雷達反射面積只有一只成年大雁那么大。
對英國來講,B61-12的部署也是有很大好處的!
目前英國擁有約260枚核彈頭,但是全部為海基型戰略核武器(即有名的“三叉戟”潛射導彈),完全依賴美國設計、制造、升級和維護。其核威懾能力本質上是美國核體系的延伸。
大家也知道,戰略核武器是大國重器,除了消耗大量財力進行長期維護以外,實戰能力幾乎為零。但是戰術核武器截然不同。
一旦部署B61-12,則代表英國擁有了更為靈活的核武器攻擊能力。因為依賴隱身性能極強的F-35A空投的B61-12,可以深入到敵方境內進行襲擊,對敵方的重工業設施、能源基地、補給線路、指揮中心以及武器倉庫等進行精準打擊。
而對于歐洲及全世界來講,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B61-12雖然是一個低當量戰術核武器,理論上爆炸威力遠遠小于戰略核武器。
但是同樣也意味著,全球核武器的門檻被大大降低了。
戰術核武器的準確率更高,理論上對平民傷害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小,因此從心理上來講,特別是相比于使用大當量的戰略核武器來講,各國使用戰術核武器的顧慮更小一些。
冷戰后三十年才慢慢松弛的核神經,又被一把拽緊。
這事后續會如何發展?
最可能的走向是相互瞪眼模式:美國往拉肯希斯塞幾十枚B61-12,俄羅斯就在加里寧格勒擺幾輛核列車;北約在波羅的海搞“堅定捍衛者2025”,俄軍就在北極試射“鋯石”高超音速導彈。雙方都不敢真打,但都想讓對方睡不著。
至于會不會擦槍走火,得看哪一邊的操作員先手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