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9國接連對華發起制裁!
從7月16日到7月18日,歐盟27國、美國、加拿大等29個國家接連出手,針對俄羅斯進行第十八輪制裁。
雖然這次制裁表面是奔著俄羅斯去的,實際上矛頭直指中國,中國金融機構、鋼鐵、石墨等關鍵領域均被制裁。
面對這輪“圍堵”,中國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迅速反擊,亮出“不取消就反制”的強硬態度,那么西方29國為何接連對華出手?中國又是如何反擊的呢?
7月18日,歐盟27國一致通過了對俄羅斯的第十八輪制裁方案,這輪制裁是奔著要擊潰俄羅斯去的。
然而有細心的人發現,雖然表面上是制裁俄羅斯,實際上這輪制裁的矛頭卻直指中國,直接將兩家中國地方銀行拉入黑名單,理由是幫助俄羅斯搞金融結算。
歐盟卡拉斯表示,這樣制裁是為了讓俄方沒錢去打仗,還提到了俄羅斯在印度石油產業和中國金融機構就是“助紂為虐”。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更是放話,這輪制裁將會持續到俄烏沖突結束,絕對不留一絲情面,這擺明了不止是想整垮俄羅斯,還想要挑撥中俄之間的關系。
除了歐盟動作不斷,美國也接著來了波大的,7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進口的陽極級石墨加征93.5%的反傾銷稅,疊加其他稅率,總稅率高達160%。
石墨的加稅使得許多企業成本大增,連帶著消費者也要花更多的錢,雖然特朗普政府說著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讓美國再次偉大,實際上做的卻是“坑人”的勾當。
而且就在前日,美國五角大樓還下令宣布全面禁止中國工程師參與五角大樓的任何云服務項目。
從芯片封鎖,到TikTok禁令,再到前不久驅趕中國留學生,到現在的禁用中國工程師,美國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除了他們,加拿大也沒有閑著,在7月16日,加拿大總理卡尼宣布對中國鋼鐵加征最高50%的關稅,含中國冶煉成分的鋼材還得額外再加征25%的關稅。
而他們這么做的理由就是,中國的產能過剩擠壓了加拿大的市場,然而實際上是美國對加拿大加征了關稅,加拿大敢怒不敢言,只能拿中國“開刀”。
這72小時的三連制裁,絕不是心血來潮,首先西方想借俄烏沖突“敲打”中國。
歐盟的制裁看似針對俄羅斯,實則把中國金融機構拉進來,擺明了想切斷中俄的經濟聯系。
他們擔心中國在俄烏問題上站隊,于是先下手為強,試圖通過制裁讓中國“吃點苦頭”。
但這招有點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畢竟中國不是俄羅斯,經濟體量和全球影響力擺在那,制裁中國可沒那么簡單。
其次就是如今中國在全球的產業鏈實在太招人眼紅了,不管是石墨還是鋼鐵,又或者其他產業,都讓西方國家坐立不安。
要知道美國70%的石墨都靠著中國,稀土更是高尖端武器的命脈,一旦出現差錯美國的供應鏈就完蛋了,于是西方國家就想到了個損招,通過過高的關稅和制裁,抬高中國的成本。
最后就是政治上的考量,歐盟和加拿大這輪制裁,很難說不是美國暗示下的操作。
明明對華制裁對他們弊大于利,卻一定要這樣做,顯然是為了給美國賣個好,希望這個西方世界的“大哥”能從手指縫漏點湯給他們。
但是與美國談利無異于與虎謀皮,最后說不定就兩頭沒討好了!
面對這輪“圍堵”,中國實際上早有預料,應對也既冷靜又精準。
首先在外交上是強硬表態,批評斥責歐盟的制裁“于理不合、于法無據”,警告加拿大搞保護主義是自討苦吃。
中國明確表示,如果不取消制裁,就別怪中方反制,這態度硬氣,底氣來自中國完整的產業鏈和龐大的市場。
經濟上的反制也格外迅速,比如加拿大剛宣布鋼鐵關稅,中國就宣布恢復進口澳大利亞菜籽油,要知道這可是加拿大的支柱產業,這一下直接讓加拿大丟掉了27億家園市場。
再比如現在,中國對7種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卡住西方軍工產業的命脈,美軍F-35每架戰斗機需要50磅稀土,硬剛中國只會導致軍工企業停滯不前。
不僅如此中國援引WTO安全例外條款,把稀土定為“軍民兩用物資”,還搞了個“一批一證”的出口追蹤體系,合規又有效,西方想繞過去都沒門。
更長遠看中國在全球布局上也早有準備,面對美國的芯片脫鉤壓力,中國和東盟簽署了自貿區3.0版協議,把柬埔寨服裝納入零關稅清單,幫全球南方國家頂住美國壓力。
中國還推動“一帶一路”貿易額持續增長,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所以西方這一輪制裁,看似來勢洶洶,實則“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不僅讓企業成本高升,最后買單的還是消費者,歐盟的制裁也可能讓自己全球失信,加拿大更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