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空軍三劍客”中,殲-10是一款比較特殊的戰機,它綽號“爭氣機”,可以說是中國空軍的脊梁。
殲-10之所以叫“爭氣機”,是因為它在中國考慮是要推動空軍國產化,還是繼續購買國外戰機的時候,讓中國選擇了前者。
研發殲-10的工作人員
名副其實的“爭氣機”
大家都知道新中國的軍工體系是從蘇聯援建開始的。
隨著蘇聯對中國援建大量工業項目,我國在蘇聯的協助下獲得了圖-16轟炸機、米格-19戰機、米格-21戰機等軍機的生產線,這些飛機在完成國產化后就變成了我國現在的轟-6、殲-6、殲-7等機型。
殲-7戰機
這之后很長一段時間,中國軍工發展基本就是在原來蘇聯傳播的技術上進行修修改改。
一直到1965年中國立項了殲-8戰機,我國才第一次自行嘗試設計戰機。
殲-8戰機在1979年開始定型,到1980年開始服役,相當于新中國在建立后用了30年的“蘇聯戰機”。
而殲-8戰機的研制也并不算成功。這款戰機在定位上是一款高空高速的二代機。如果殲-8是一款上世紀60年代服役的戰機,那它的性能還算可圈可點。但殲-8服役的年代已經是上世紀80年代了,那時候美國F-16、F-15、F-14等我們耳熟能詳的戰機都已經服役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