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22日訊(編輯 瀟湘)去年,美國股市在7月底/8月初的這段時間里,經歷了全年最為動蕩的一段時期。
而今年夏天,我們還會再次經歷這一似曾相識的場景嗎?對此德意志銀行宏觀策略師Henry Allen警告稱,從市場角度來看,投資者需要保持警惕,下周(7月28日-8月1日當周)市場可能將再次面臨嚴重問題……
(標普500指數走勢對比:綠線今年vs紅線去年)
回顧去年市場在夏季的動蕩,原因其實不難探尋:隨著美國ISM制造業指數低于業內的所有預測,失業率意外上升突破了預警經濟衰退的薩姆指標,這迅速引發了人們對美國經濟放緩的擔憂。
而Allen認為,今年的市場敘事也可能會在此時突然轉變——如果關稅在8月1日最終確認被拔高,而美國就業報告又令人失望,那么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將很容易再度出現。這一轉變甚至不需要數周的積累,在短短48小時內(北京時間下周三晚間至下周五晚間)就可能會實現。
Allen羅列了四點原因解釋投資者為什么需要“警惕月底”:
①市場可能嚴重低估了8月1日新的關稅稅率,而且鑒于人們可能要到最后一刻才知道結果,存在市場做出非常劇烈反應的可能性。此外,特朗普政府目前所討論的高關稅稅率,很容易引發更廣泛的報復反制措施。
7月9日,在原先為期90天的對等關稅延期結束后,最新的截止日期被特朗普改到了8月1日。許多國家在這一日期后都可能面臨大幅調高的關稅,其中包括歐盟(30%稅率)、加拿大(35%稅率)、巴西(50%稅率)。此外,特朗普本人上周也表示“不會批準任何延期”。
Allen表示,我們完全有可能直到最后幾個小時,才知道8月1日會發生什么。事實上,早在2月份,特朗普就威脅要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關稅,這些關稅在最后一天被避免,代之以一個月的延期,之后它們于3月生效。
因此,從市場角度來看,鑒于我們之前已經看到過多次延期和推遲,投資者可能不會在新關稅真正生效之前將其計入金融資產的定價。為了直觀地了解這一市場心理,我們也可以在預測平臺Polymarket上看到這一點——預測押注顯示,加拿大35%的關稅在8月1日生效的可能性僅為27%,巴西50%關稅在8月1日生效的可能性僅為42%。
換句話說,這些關稅尚未被市場充分消化,因此如果最終實施,市場可能會出現較大反應。畢竟,在4月初的解放日關稅引發市場動蕩之后,也出現了類似的意外,當時市場經歷了自新冠疫情初請以來最嚴重的波動。
這種高關稅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這很容易引發各國更廣泛的報復。事實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上周六在一份聲明中已表示,歐盟將“在必要時采取相應的反制措施”。因此,這有可能使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緊張關系出現升級。
②去年的經驗表明,即使是輕微的意外經濟數據下行,也可能引發市場拋售。因此,如果關稅上調后,同一天(8月1日非農夜)又出現一份令人失望的美國就業報告,導致投資者重新評估經濟前景,市場可能會面臨巨大問題。
去年夏季市場動蕩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是,它始于一份甚至未進入衰退區間的美國就業報告——非農就業人數仍增加了11.4萬人,雖然低于預期的17.5萬人,但其實與經濟衰退的場景完全不符。
然而,問題在于,這些數據支持了當時經濟放緩的既有論調——尤其是在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下。再加上當時恰逢日本央行加息,這意味著隨著投資者重新評估美日之間的利差,日元套利交易發生了逆轉。
Allen認為,并不需要像“負非農”這樣的巨大下行意外,其實就能引發巨大的市場沖擊。如果投資者已經對前景感到緊張,然后又看到一份數據印證了這一點,就很容易引發更廣泛的擔憂,因為市場具有前瞻性——會提前開始預期經濟將進一步惡化。
③長期美債收益率目前已經處于了較高水平,這意味著其不需要太大的波動,就能進入“問題區域”,并重新引發市場對財政政策的擔憂。
4月2日關稅公告發布后,美國債券市場的動蕩,是特朗普將關稅推遲90天的一個關鍵原因。
而在進入眼下這個8月1日的最后期限之際,長期美債收益率的起點正變得更高,因為穆迪此前已將美國的Aaa評級下調,且最新稅改法案(大而美法案)通過后,人們對預算赤字的擔憂日益加劇。4月“解放日”的前一天,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收于4.52%,而近來則一度升至了4.97%。
這種模式(長債收益率高企)在全球范圍內都很明顯,上周德國和法國30年期債券收益率就收于了2011年歐元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④月底那一周還有很多其他風險事件,會讓市場保持警惕——包括美聯儲的利率決定(此時他們面臨的政治壓力正在加大)、美國財政部的季度再融資公告(QRA)以及美國第二季度GDP數據。
北京時間下周四凌晨,美聯儲將公布7月利率決議。目前市場普遍預期其將維持利率不變——利率期貨市場僅定價7%的降息概率。但美聯儲正面臨來自白宮日益增大的降息壓力,若再次決定維持利率不變,可能導致該壓力進一步加劇。近期,德意志銀行策略師George Saravelos已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任期結束前被撤換的潛在市場影響,進行過分析。
下周,市場還將迎來美國財政部的季度再融資公告。2023年8月,該公告就曾引發美國國債的顯著拋售,數日后,惠譽評級宣布下調美國信用評級。
經濟數據方面,下周三還將公布美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盡管GDP是一項事后回顧性的指標,但鑒于第一季度的經濟收縮,若該數據表現疲軟,可能加劇市場擔憂,尤其是若隨后公布的就業報告也表現疲軟的話。去年同一時期也出現了類似的多項數據不及預期的模式,當時ISM制造業數據低于業內所有經濟學家的預期,隨后又發布了弱于預期的就業報告。
結論
Allen指出,說市場是“為完美情景定價”可能有些陳詞濫調,但很明顯,市場尚未計入8月1日關稅可能大幅上調的影響。因此,如果這一情況發生,市場可能出現較大反應,因為投資者尚未對此進行定價。此外,如果這一情況與美聯儲的鷹派立場、針對央行政治批評加劇,或當周令人失望的就業報告同時發生,那么到月底時,市場情緒可能迅速轉向避險。
當然,這并非必然發生。例如,如果8月1日的關稅截止日期被再度推后,或在此之前達成貿易協議,市場可能會在月底獲得更多明確性——此前在7月9日(即原90天關稅延期的截止日)前也曾出現過類似情況。此外,隨著時間推移,市場對關稅的反應正逐漸減弱,因為不確定性已被視為常態而非意外事件。
但鑒于市場對新關稅最后期限的風險過于低估,Allen仍認為,月底將形成一個關鍵的事件風險期,而此時正是一年中危機頻發、市場流動性稀薄的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