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所看到的,往往只是別人愿意讓你看到的!
有人表面風光無限、事業蒸蒸日上,但背后卻承受著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壓力。
2025年7月17日凌晨,廣州知名企業家曾育周從高樓躍下,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警方初步調查排除了刑事案件,認為墜樓可能與個人因素有關。
許多認識曾育周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后都感到震驚。
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曾育周是一位充滿激情、富有創造力的商界領袖,怎么可能會突然做出如此極端的決定?
然而,人們還未來得及為他哀悼,他一手打造的家裝連鎖企業就陷入了嚴重危機。
上百個門店突然停止營業;已經支付裝修費用的業主面對未完成的毛坯房一籌莫展;供應商紛紛拿著賬單上門討債!
這位被譽為“整裝校長”的行業先鋒,最終沒能挺過房地產市場的嚴冬。
公司發布的停業公告揭開了曾育周表面輝煌背后的隱憂。事實上,他的商業版圖早已面臨嚴重的財務困境。
整裝校長,行業的領頭羊
二十四年前,曾育周在廣州市某村落下了第一枚創業棋子,開設了一家主營家裝材料的建材超市。
當時同行仍在銷售單一品類的建材,曾育周卻大膽嘗試,同時經營多種類別的建材產品,盡管存在壓貨風險,但他堅信多元化經營才是出路。
這種做法讓消費者能夠在同一家店購買大部分所需材料,極大提升了購物效率,也為曾育周帶來了可觀的利潤。
憑借便捷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商品種類,曾育周迅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積累了大量忠實客戶。
但他并未止步于此。2005年,曾育周推出“百盤計劃”,率先從被動等待客戶上門,轉為主動進入社區推廣。
這一舉措使他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贏得了遠超同行的訂單量!
同行們被曾育周的創新思路震驚,紛紛效仿。
不過,曾育周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什么叫“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當其他公司還在學習他,在各大社區開展推廣活動時,
曾育周已察覺到客戶的深層需求:傳統家裝消費方式存在項目計價不透明、總價難以預測的問題,客戶對施工方和建材供應商普遍缺乏信任。
針對這一痛點,曾育周再次展現其卓越的創新能力,率先提出“按平米計價的整裝全包套餐”模式。
這種“整裝全包”服務將設計、施工、建材、售后等多個裝修環節整合為一體,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價格透明的裝修解決方案。
即便在今天,“整裝全包”模式仍是行業主流,曾育周也因此被業內尊稱為“整裝校長”,成為行業標桿。
名聲在外,自然吸引了眾多優質資源。許多供應商希望借助曾育周的平臺推廣自家產品。
隨后,曾育周獲得天使輪融資,如滾雪球般迅速擴張。巔峰時期,他的門店數量達到160家,累計服務家庭超過55萬戶!
然而,這樣一個龐大的商業體系,在董事長意外去世后,次日便土崩瓦解,面臨破產清算。
上午還在接單,下午就停業了
速度之快,令人難以置信!
這是供貨商和客戶對此次事件的普遍反應。
7月17日凌晨,曾育周跳樓身亡,但當時知曉此事的人并不多。
到了7月18日,公司突然發布“停業通知”,稱受房地產行業低迷影響,長期虧損,已無力維持運營,將配合破產清算程序。
不少客戶和供應商看到這份通知后不敢相信,甚至懷疑這是偽造的虛假信息。
因為就在7月18日上午,仍有門店在正常接單、收取定金,部分直播間仍在進行促銷活動。
但很快,曾育周去世的消息傳出,多家門店大門緊閉,透過門縫可見店內仍堆放著裝修材料,卻不見員工蹤影。
看到這一幕,不少客戶和供應商頓時慌了神,紛紛表示:如果這是惡作劇,那也太不厚道了!
很多人試圖通過公司官網或客服電話核實情況,卻發現官網已關閉,電話也無法接通。
有媒體隨后采訪公司中層管理人員,對方證實了停業消息,并表示即便是仍在盈利的門店,也被統一關閉。
直到此時,人們才意識到這家覆蓋廣州、佛山等地,輻射整個珠三角區域的大型企業,竟然會突然陷入癱瘓。
員工失業,客戶、供應商追討債款
如今,曾育周的遺體尚未安葬,但公司已陷入多重債務危機——員工薪資、客戶裝修款、供應商貨款等如山般壓來。
據悉,公司關停的門店超過百家,每家門店面積普遍在千平米以上,員工人數眾多。
突如其來的停業讓大量員工失業,紛紛前往公司討要工資。
不過,相比之下,員工工資只是小頭,供應商和客戶的損失更為慘重。
多家供應商表示貨款被拖欠,還有分包項目經理透露,公司本應在18天內支付工程款,但遲遲未付,延期長達半年之久,直到停業仍未結清。
由此可見,公司早已存在嚴重的資金鏈問題!
客戶們更是憤怒不已,他們大多已支付裝修全款或定金,如今公司停業,施工隊直接停工。
不少家庭為了裝修搬出原居所租房居住,如今工程中斷,陷入“新房不能住、租金還得交”的兩難境地。
此外,有人曝光公司存在嚴重延誤問題,有客戶已支付95%的裝修款,但工程進度僅完成一半,預估損失高達10萬元。
從公司發布的停業通告來看,目前正籌備破產清算工作。
警方也表示,曾育周的離世不影響后續合同糾紛與債務處理,消費者可通過報警、投訴等方式維權。
結語
曾育周曾說過:“裝修是一份良心事業”,但在房地產下行的浪潮中,良心也難以抵御現實的沖擊。
房地產市場降溫,裝修行業成了“御寒的棉衣”,而如今,連這件“棉衣”的制作者也快被凍僵了。
大家對曾育周跳樓、公司停業事件有何看法?您在裝修過程中又遇到過哪些陷阱?
本文信息來源:
【1】每日經濟新聞,2025年7月20日發布。
【2】羊城派,2025年7月19日發布。
【3】澎湃新聞,2025年7月20日發布。
【4】老板聯播,2025年7月20日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