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溫州市民諸先生向潮新聞記者爆料,2024 年 4 月 19 日,他接到溫州道爾頓小學班主任電話,得知兒子小羽在當日上午的科學實驗課上,被燃燒的酒精燈潑灑,造成局部深 II 度、III 度燒傷。事發后,校方曾承諾負責到底,但如今一年半過去,小羽已從該校畢業,面部仍留有多處明顯疤痕。
據諸先生反映,醫生診斷表明小羽仍需長期治療,預估費用高達數百萬元。他多次就后續治療及賠償問題與校方協商,卻始終未獲有效結果,相關負責人也拒絕溝通。
7 月 18 日,溫州道爾頓小學一名負責人向潮新聞記者表示,此事仍在溝通協調中。
諸先生向記者提供了校方事后描述的事件經過:2024 年 4 月 19 日上午 11 時,小羽所在班級在科學實驗室上實驗課,內容是觀察試管中水里紅墨水的走向,需用到試管、酒精燈等儀器。任課老師將學生分為 7 組,小羽隔壁組同學在移動燃燒的酒精燈時,不小心帶翻酒精燈,導致燈芯部位脫出,滾落到同一實驗桌另一側小羽所在小組的桌面上,帶出的部分酒精濺到小羽臉上,順延的火焰造成其臉頸部受傷,事發時執教老師正在查看其他小組實驗情況。
“我和妻子趕到醫院時,孩子面部嚴重腫脹,頸部至面部布滿燒傷痕跡,幾乎辨認不出。” 諸先生回憶道。小羽被診斷為面頸部、胸部深 II 度 - III 度燒傷,住院近一個月。出院后,仍需每月赴上海進行光電治療以改善瘢痕,后續仍需長期治療。
住院期間小羽狀況。圖源:受訪者供圖
事后,諸先生一家曾到實驗室查看,在他們看來,校方并未完全遵守實驗室內張貼的《小學科學實驗室安全防護管理條例》,沒有嚴格執行實驗操作規范。“例如,條例要求設兼職安全員負責安全,但事發時僅執教老師一人在場,難以全面顧及所有學生。對易燃、易爆和劇毒等危險品,沒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小學科學實驗室安全防護管理條例》。圖源:受訪者供圖
起初,因校方稱不會推卸責任,且諸先生一家忙于孩子治療,又考慮到孩子還要繼續在校上學,所以并未第一時間報警、聯系教育部門或向校方追責。
事發后,校方僅派人慰問并組建微信群溝通,從未主動提及后續治療及費用問題。“后來在我們強烈要求下,校方才報銷了治療期間的費用,并承擔了前往上海進行光電治療的費用。” 諸先生說。
2025 年 4 月,小羽即將小學畢業,應家長要求,雙方就后續治療及費用初步溝通。“小羽面部留下永久性疤痕,多名專家稱幾乎難恢復原貌,心理也受重創。我們希望能最大程度減淡疤痕。” 諸先生表示,校方會上承諾 “負責到底”,并派負責人隨家長赴滬聽取治療方案。
上海公立醫院醫生評估,疤痕淡化是長期過程,后續費用或達數百萬元。校方認為費用過高,雙方賠償方案未達成一致。6 月 24 日,校方稱已向上級部門提出調解申請,有關部門已受理。因聯系不上校方,諸先生 6 月 26 日聯系了溫州市龍灣區教育局。
7 月 1 日,龍灣區教育局組織協調,校方承諾聯系專家評估后續方案及費用以確定賠償額,諸先生表示同意。但到約定期限,校方以 “約不到專家” 為由未提供方案。7 月 15 日,教育局再次協調,校方提出小羽 “治療已結束”,要求進行傷殘鑒定并按等級賠償。
諸先生難以接受:“治療不應僅指傷口愈合。孩子身心重創,近乎毀容,醫生確認治療可減淡疤痕,我們理應盡力救治。” 他強調,若校方不積極處理,將向有關部門反映,追究其可能的違規行為。
7 月 18 日下午,溫州市龍灣區教育局工作人員向潮新聞記者表示,對此事高度重視,將核實調查,調查結束后盡快組織雙方協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