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敏中醫:“陽虛外寒”?畏寒喜暖、小便清長、久瀉不止、腰膝酸軟
宏韻中醫洪敏,擅長五氣六氣辨證結合經方治療疑難雜癥。
中醫認為“陽虛外寒”。當體內陽氣虧虛,一系列不適癥狀便會接踵而來,畏寒喜暖、小便清長、久瀉不止、腰膝酸軟等都是常見表現。男性可能出現陽痿遺精,女性則易宮寒不孕,還伴有聽力減退、須發早白、記憶力下降等早衰之象。
溫補腎陽時,多數人首先想到人參、鹿茸等名貴藥材,卻不知有一種被忽視的溫補良藥——菟絲子。菟絲子是旋花科菟絲子屬的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顏色鮮黃,喜歡纏繞在其他植物上生長,無葉,只有小花。將其成熟種子干燥處理后,就成了珍貴中藥材。
菟絲子藥味辛甘、性溫,入肝、腎、脾三經,有滋補肝腎、固胎元、明眼目、澀腸止瀉等功效,能改善陽虛畏寒、尿頻便溏、腰膝冷痛、生殖功能減退等癥狀。菟絲子能滋補腎陰,也能溫補腎陽,是陰陽雙補的良藥。適用于各類體質人群,男女腎陽虧虛所致的問題皆可應用,長期服用也不易燥熱上火。
《太平圣惠方》記載的菟絲子散,是溫補固澀的經典方劑,針對腎陽不足引發的遺尿,患者多伴有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等虛寒體征。
方劑組成有菟絲子、肉蓯蓉、雞內金、附子、牡蠣、五味子,可研末用粥飲調服,也可入湯劑。菟絲子為君藥,能溫補腎陽,激發腎臟功能,增強固攝能力,兼顧腎陰,避免陰陽失衡。菟絲子用酒浸泡三日曬干入藥,酒能通血脈、行藥勢,促使藥效成分溶出,增強溫陽散寒功效。
中醫認為腎司二便,腎陽虧虛、下焦虛寒會使膀胱氣化失調,引發遺尿等癥狀。臨床治療多采用溫補固澀之法,菟絲子有固澀作用,可減少尿液異常排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