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反對派元老會晤,親口否認自己“親華”,還說希望美國“不要誤會自己”,韓國新總統(tǒng)上任不到兩個月,就在美國重壓之下改變態(tài)度?
據(jù)觀察者網(wǎng)原因韓國媒體報道,當?shù)貢r間7月17號,韓國新總統(tǒng)李在明,與韓國現(xiàn)在最大反對派,也就是前總統(tǒng)尹錫悅所在的國民力量黨前緊急對策委員會委員長、韓國政壇的元老級人物金鐘仁,舉行午餐會。
對于金鐘仁說:美國有相當一部分人“誤解李在明總統(tǒng) ‘親華’”。
李在明回應稱,在處理所有問題時,他都將努力把韓美同盟和韓美關系放在首位,自己也是一直這么做的,“希望美國不要誤解自己。
根據(jù)雙方午餐會的主要內容,可以判斷李在明之所以安排這次會談,主要就兩個目的。
其中之一自然是彌合由于大選而極限分裂的韓國兩黨,盡可能的彌合黨爭,避免影響到韓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
第二則是借助金鐘仁和美國共和黨一些政客的親密關系,緩和陷入猜疑狀態(tài)的韓美關系。
韓國兩黨之中,國民力量黨跟美國牽扯較深,但共同民主黨也并非完全跟美國對立,現(xiàn)在李在明這個韓國新上任的總統(tǒng),卻希望通過跟國民力量黨的接觸,向美國傳遞自己并不“親華”的態(tài)度,希望美國不要誤解自己,顯然是真的打算重獲特朗普當局的信任。
那么,此舉是不是意味著李在明的態(tài)度,會徹底轉向親美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現(xiàn)在李在明試圖通過國民力量黨元老來消除美國對自己的誤解,更加說明了李在明和他所在的共同民主黨,跟美國當局“玩不到一起”的現(xiàn)狀。
至于為什么這么做,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
首先從短期來看,韓美關稅談判正在僵持,美國威脅要對韓國加征更高關稅,開出的條件則是讓韓國放開對牛肉,部分農(nóng)產(chǎn)品的進口限制,以及成立一個可能高達4000億美元的美國投資基金。
通俗一點說,就是美國要求韓國交4000億的保護費,同時放開對美國牛肉和農(nóng)產(chǎn)品等進口的限制,才愿意豁免或者部分豁免對韓國的加稅。
作為一個出口占GDP比重比較大的國家,韓國對美出口,對韓國經(jīng)濟的影響是很嚴重的,李在明剛上臺,需要一個穩(wěn)健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來逐步推行自己各項政策,如果這個時候因為美國加稅,讓韓國經(jīng)濟陷入停止甚至衰退之中了,那李在明后續(xù)的各項施政,進行起來自然就沒那么容易了。
其次從長期來看,雖然李在明希望在經(jīng)濟上改善中韓關系,安全上緩和朝韓關系,但美國在韓國駐軍是事實,當下朝鮮和韓國的關系,也不太可能短期內,直接過渡到“朝韓人民大團結”的地步。
因此,不管是從韓國自身的安全,還是從跟朝鮮談判時當韓國底氣的角度,美國態(tài)度都非常重要,如果因為跟中國之間的關系,影響到韓美之間的軍事同盟了,那么李在明同樣坐不穩(wěn)這個總統(tǒng)之位。
正是因為不管短期還是長期來看,韓國都無法完全擺脫美國的影響,反而要依賴美國的軍事支持,因此李在明才不得不尋求美國方面的理解。
他想讓美國知道,自己雖然想要改善中韓關系,但并不是要徹底倒向中國,而是希望能像文在寅一樣,在中美之間平衡的處理外交,致力于韓國自身的利益。
最后,從中國的角度來講,韓國自有他們的國情,我們也不能指望短期內韓國徹底擺脫美國影響,甚至把美軍趕走,只要韓國在涉及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能夠不幫美國搞事,努力發(fā)展中韓經(jīng)濟交流,對于中國來說就夠了。
李在明是不是“親華”,對我們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不能“反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