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常用“無奸不商”來形容那些作奸犯科的商人,殊不知當國家出手的時候,這些商人飛得有多高,摔的就有多慘。
因為時間不同、領域各異,每一個“商業傳奇”各有各入獄的原因,但唯獨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沒有一個值得同情。
畢竟資本最原始的積累總是伴隨著骯臟,可想而知能夠做到首富的是什么樣子,接下來就來一一了解,這6位商業傳奇的故事。
2006年,35歲的馬少偉盯上了祁連山南麓的木里煤礦,這塊被劃為生態保護區的寶地,在他眼里成了搖錢樹。
但要拿下采礦權,正規手續根本批不下來。
不過,馬少偉的辦法簡單粗暴:偽造青海省商務廳的紅頭文件,把“生態修復”包裝成項目名義,暗地里卻請一些官員吃飯,一次就塞過去500萬現金。
這些官員成了他的保護傘,讓非法采礦車在保護區里暢通無阻,從2006到2020年,14年間,2600萬噸煤炭被偷偷運出,按當時市場價算,純利潤超過百億。
原本合法擁有部分礦權的商人金宗博,被馬少偉用偽造的文件搶走權益,多次舉報卻被壓下來。
但是,因為馬少偉的非法開采,原來的高山草甸被挖成深達百米的礦坑,20平方公里土地寸草不生,地下水位下降,牧民的牛羊沒了草場,只能搬到幾十公里外的安置點。
而馬少偉卻在西寧買了別墅,在北京二環拿下448平的豪宅,車庫里停著賓利、勞斯萊斯,光車牌就值上百萬。
當金宗博在法院門口舉牌抗議后,從12樓跳下,手里還攥著當年的合法合同。
這件事情的發生立刻引起了上面的警覺,2023年8月,西寧中院的判決下來: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追繳非法所得9億多,罰金630萬。
北京那套豪宅很快被掛上法拍網,1520萬的成交價里,還欠著45萬物業費。
趙長鵬在12歲便跟著家人移民加拿大,小時候的他天生對數字敏感,大學學編程時就靠寫交易軟件賺外快,在華爾街摸爬滾打十年,攢下的不僅是技術,還有對金融漏洞的嗅覺。
2009年,比特幣剛出現不久,單價才100美元,趙長鵬立刻賣掉上海陸家嘴的房子,把幾百萬房款全換成比特幣。
八年后的2017年,他拿著這筆翻了幾百倍的本金,在香港創立幣安交易所,靠著“無門檻交易”的噱頭,半年就吸引來全球用戶,交易量沖到世界第一。
2021年底,比特幣價格飆到6萬美元,趙長鵬的身家一夜飆到941億美元,成了福布斯榜上的華人首富。
他穿著連帽衫跟馬斯克直播連線,說“區塊鏈會改變世界”,可背地里,幣安成了洗錢的溫床。
美國監管機構順藤摸瓜,查出平臺上有430億美元的非法交易,涉及毒品、軍火走私。
2023年,美國證監會一口氣列出13項指控,趙長鵬沒掙扎多久就認了罪,43億美元的罰款創了紀錄,他個人掏了5000萬美元,還蹲了4個月監獄。
出來時,比特幣價格跌了一半,他的身家縮水到253億美元,但手里還攥著幣安51%的股份,平臺依然是全球第三大交易所。
有人替他惋惜,覺得是監管太嚴,可別忘了,那些通過幣安洗白的黑錢,最終坑的還是普通投資者。
1987年,20歲的黃光裕和哥哥黃俊欽湊錢開了家10平米的小店,招牌寫著“國美電器”,靠著“薄利多銷”的路子,三年就把生意做到了王府井。
90年代中期,國美像吹氣球似的擴張,在88個城市開了330家門店,平均每半個月就新開門店,成了中國家電連鎖的代名詞。
1999年他成立鵬潤投資,手里握著零售帝國,開始玩起資本游戲,2004年,國美在香港上市,黃光裕以105億元身家成了大陸首富,那年他才35歲。
雖然黃光裕表面看著風光無限,但暗地里為了快速擴張,他讓旗下公司互相偽造交易合同,從銀行套出13億貸款,資金在空殼公司間轉來轉去,成了他撬動更大資本的杠桿。
監管部門立刻發現了異常,開始著手進行調查。
很快監管部門發現,黃光裕為了操控股價,曾一天內讓國美股票換手率高達20%,坑得散戶血本無歸,2008年,黃光裕因涉嫌賄賂、操縱股價,被帶走調查。
2010年法院宣判,數罪并罰判了14年,國美股價當天暴跌10%。
獄中的14年,零售市場天翻地覆,當2022年黃光裕拖著行李箱走出監獄時,線上電商早已搶占半壁江山,國美門店關了七成,供應商堵門要債的新聞成了常態。
他想靠直播帶貨翻盤,可欠薪、欠貸的窟窿越來越大,2024年法院裁定清算資產,那些曾經掛滿“國美電器”招牌的大樓,如今不少改成了火鍋店。
1997年,一個自稱“荷蘭貴族”的男人在北京注冊公司時,檔案里寫著“楊斌”這個普通名字。
他說自己留學荷蘭并入了籍,手里攥著“現代農業”的項目計劃書,在楊斌將項目計劃書交給眾投資人看的時候,立刻引起了投資人的信任。
但沒人知道,這個說著流利荷蘭語的男人,老家其實在江蘇,所謂的“貴族身份”全是偽造的。
1998年,楊斌盯上了沈陽郊區的5000畝農用地。
他打著“建設荷蘭風情旅游區”的旗號,啟動“荷蘭村”項目,號稱要建城堡、風車、郁金香花園,注冊資本報了2億多,實際上到賬的連零頭都不夠。
靠著這份虛假規劃,他從銀行貸到巨款,還吸引來不少散戶投資,承諾“三年回本,十倍收益”。
2001年,楊斌以90億元身家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二位,照片里他穿著西裝站在“荷蘭村”模型前,笑容滿面。
可此時的項目工地,除了幾座爛尾的風車,就是被推土機鏟平的農田。
直到2003年,法院查出他不僅虛報資本、非法倒賣土地,還涉嫌行賄、合同詐騙,數罪并罰判了18年。
獄中的楊斌沒閑著,2021年剛出來,就跑到新加坡搞起加密貨幣挖礦騙局,用“環保挖礦”的噱頭騙了2000多名投資者,涉案金額超3億美元。
2024年,62歲的楊斌再次站在被告席上,因詐騙罪被判6年。
1994年,李河君揣著借來的5萬元,在廣東成立了漢能公司。
當時李河君眼光毒,盯上了云南金沙江的水電資源,花10年時間硬啃下金安橋水電站項目,2009年建成時,成了全球最大的私營水電站,一年發電量夠供半個昆明用。
借著水電的底氣,李河君又扎進光伏薄膜領域。
2014年漢能在香港上市,股價像坐火箭般飆升,市值最高沖到3000億港元,他本人以1600億元身家成了中國首富,照片登上《福布斯》封面,標題寫著“水電大王的光伏野心”。
可在第二年,漢能股票在24分鐘內暴跌47%,市值蒸發1400億,港交所緊急停牌。
調查結果讓人咋舌:公司80%的收入來自關聯交易,說白了就是自己買自己的產品,虛增業績騙股民。
更糟的是,2016年起,漢能開始拖欠員工工資,最多時欠了10億多元,工程師們拿著勞動合同去仲裁,勝訴了也拿不到錢。
李河君不死心,想靠造車翻盤,喊著“用光伏薄膜做車衣,讓汽車曬太陽就能跑”,可技術根本不成熟,融資也沒人敢投,樣機剛下線就成了廢鐵。
2024年,法院以“貸款詐騙罪”起訴李河君,那些年他靠虛假項目從銀行貸的款,終究要還。
漢能幾次嘗試重組,債主們卻不買賬,畢竟誰也不想接這個爛攤子。
曹佩鳳的名字,曾常年出現在胡潤百富榜上,她在行業里算得上響當當的角色,媒體報道總夸她“商界鐵娘子”,卻沒人知道她財富版圖里藏著灰色地帶。
第一次伸手是在2019年,作為公司核心管理層,她提前得知自家企業要被巨頭收購的消息,連夜讓親戚賬戶買入12萬股股票。
收購公告一出,股價漲了15%,她悄咪咪賣掉,凈賺55萬元,這筆錢來得太容易,讓她膽子越來越大。
2021年,她又盯上了另一個內幕消息——公司要剝離虧損業務,這次她砸了更多錢進去,沒想到市場反應不及預期,不僅沒賺錢,反而虧了67萬元。
可她不知道,監管機構早就通過大數據監測到異常交易,賬戶流水、通話記錄都被,記下,就等合適的時機收網。
2025年7月,曹佩鳳在聽說同行業的內幕交易案判了重刑,心里發慌,想靠自首爭取寬大處理,于是便主動走進證監會自首。
最終,法院沒收了她55萬元違法所得,還罰了580萬元,相當于把兩次交易的輸贏加起來,倒賠了近600萬。
上觀新聞——2020-9-15《起底青海“隱形首富”馬少偉:持雙重身份,靠無效文件獲千億礦權》
每日經濟新聞——2024-05-01《突發!趙長鵬被判4個月監禁,本人:“我很抱歉”!幣安發聲》
北方網——2009-05-20《資深記者揭黃光裕入獄真相:弱女子成導火索(圖)》
時代在線網——2009-07-14《獄中楊斌》
澎湃新聞——2023-01-11《漢能系創始人、前首富李河君已被錦州警方帶走,東山再起夢碎》
澎湃新聞——2025-07-08《甬金股份:公司實際控制人曹佩鳳取保候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