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做一次導演,去選一個演“惡婆婆”的女演員,你會選誰?
相信很多人會選潘虹,歷來娛樂圈就有“皇帝專業(yè)戶”、“太監(jiān)專業(yè)戶”、“鬼子專業(yè)戶”等等。而“惡婆婆專業(yè)戶”,非潘虹莫屬。
然而諷刺的是,如今71歲的潘虹,現(xiàn)實中并沒有成為一個婆婆,甚至沒有成為一個母親,著實令人不解。
頑強是唯一的依靠
在如今潘虹參演的影視作品中,她的名字往往排在一連串主演的后面,年輕點的觀眾對她沒有太大印象,只知道她經(jīng)常演惡婆婆,一出場就知道大事不妙。
殊不知,這位“惡婆婆”可是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女明星。
那個年代影視圈沒有過多的資本吹捧,商業(yè)運作。潘虹能獲得榮譽,離不開她的頑強拼搏。
1980年,在周予執(zhí)導的電影《杜十娘》里,潘虹首次挑起女主角大梁,成功塑造了青樓女子杜十娘這一角色。
潘虹為了走進杜十娘這個角色,她閱讀了馮夢龍的小說,去了解古時風塵女子的賣藝生涯。
光了解還不夠,她還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練習琵琶,指頭上練琴的撥片一纏就是一天。
1981年,潘虹在《人到中年》里飾演眼科醫(yī)生陸文婷,開拍前她特地跑去醫(yī)院體驗生活,直面生死,還跟著醫(yī)生查房,學著醫(yī)生的樣子給豬眼睛做手術(shù)。
為了演出陸文婷病重前那迷茫、失神和飄忽不定的眼神,潘虹可以連續(xù)幾天熬夜不睡覺,她說這樣眼神可以更加渙散。
潘虹拍戲能夠如此吃苦,與她那不幸的童年不無關(guān)系,可以說是童年造就了她的堅韌執(zhí)著。
潘虹十歲那年,待她如親生女兒般的繼父因特殊原因吞藥自殺,死后被直接火化,來不及讓家人見最后一面。
更加殘酷的是,母親被攔在火葬場外,潘虹獨自一人進去抱著骨灰走出來,很難想象一個十歲的姑娘如何承受得住那種赤裸裸的生與死。
沒有了父親的庇護,她不再是那個生活無憂無慮,有人疼愛的小女孩。
作為家里的大女兒,潘虹經(jīng)常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妹妹。那時候她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讓苦難中的家人過上好日子。
有一次,一男孩罵潘虹,還往她臉上吐口水,潘虹二話不說沖上去拽著他的袖口擦干凈自己的臉。
那一刻,她不是勇敢,只是明白一個沒有父親的女孩,沒有資格哭泣,只有頑強才是自己唯一的依靠。
這份頑強讓她能夠在演藝事業(yè)上大放光芒,然而在后來的婚姻中,這份頑強卻成為了倔強,讓一段婚姻維系了不久便早早結(jié)束了。
倔強的棱角,割破了婚姻
1978年,潘虹和米家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外人并不看好這份感情。
米家山比潘虹大八歲,胡子拉渣的大叔形象,事業(yè)也一般。但是潘虹卻青春靚麗,氣質(zhì)卓絕,在演藝圈已經(jīng)小有名氣。
倔強的潘虹不顧外界非議,相識一年便義無反顧地嫁給了米家山,那一年潘虹才24歲。
我們常說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自愈,也許潘虹嫁給米家山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治愈自己的童年。
年長8歲的米家山給了她早在童年就失去的父愛,她感慨到:“好像找到了半個父親。”
婚后,夫妻兩個人各自打拼事業(yè),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面。
1986年,米家山已經(jīng)到了四開頭的年紀,潘虹也32歲了,米家山告訴她想要一個孩子。
正值事業(yè)巔峰的潘虹二話不說就拒絕了,米家山繼續(xù)追問,想要家庭還是事業(yè),倔強的她還是毫不猶豫給出答案,想要事業(yè)。
同年,兩人婚姻正式走到了終點。在米家山眼里,潘虹是妻子。可是在潘虹眼里,也許米家山更多的是半個父親。
后來,潘虹有過兩段感情,一位是畫家韓美林,另一位是叫“賽”的男人。但是兩段感情都不了了之了。
正如潘虹在自傳里說的:“對于失敗過一次的我來說,就十分害怕再一次地投入,再一次地失敗。為了避免可能出現(xiàn)的失敗,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再投入。”
潘虹不想再對一個人,一件事寄予過高的期望,不想把自己的幸福維系在尋找一份感情的歸宿上。
在她看來,這世上沒有救世主,女人只有獨立,只有自己成就自己。
失去父親的時候她是那么想的,結(jié)婚后她也是那么想的。離婚后更是堅定了這樣的想法。
這就是潘虹做女人的準則,這個準則外人無法改變,除非是自己。
酒是老的香,人是舊的好
2022年,在一檔節(jié)目中,她公開表白前夫米家山:“我一輩子都很在乎米家山。”
原來對米家山的深情,她一直沒有變。
潘虹認為,和米家山在一起的八年,是他走過的生命里最棒的八年,他可以對任何人都這樣的直言不諱。
當年米家山為了支持潘虹的事業(yè),還一度進入北京電影學院進修導演。
兩人離婚后的第二年,米家山指導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部喜劇電影《頑主》,潘虹是電影當中的女主角。
離婚并沒有讓兩人反目成仇,米家山在拍攝現(xiàn)場還像以前那樣對她關(guān)照呵護。在外人看來,他們還是恩愛的夫妻。
米家山陪著潘虹從青澀走向成熟,一起為事業(yè)拼搏,這種深厚的情感根基,是后來者無法比擬的。
潘虹在自傳里說過,從婚后的第一年起,每年9月20日,她和米家山都會如期收到來自對方的電報。
電報上是一句浪漫的祝愿:“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電報一直沒有變,也一直沒有斷,即使是離婚后。
這是她和米家山的約定,因為那天是他們的結(jié)婚紀念日。
這個約定成為了兩個人之間特殊的羈絆,縱使歲月流轉(zhuǎn),依然能讓他們記得曾經(jīng)有過的快樂,記得曾經(jīng)有過的悲傷,記得曾經(jīng)的決斷。
也許,在兩人心里,緣雖斷,情一直未了。
隨著時光褪去潘虹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對榮譽的癡迷,這份情的重量開始在彼此生命里沉淀生長。
林人生至深的憾事,并非與那個最出色的人擦肩而過,而是與那個滿心滿眼都渴望溫暖你、對你傾盡善意的人失之交臂。
生活中物質(zhì)的缺失可以彌補,可錯失了那顆純粹熾熱,一心為你奔赴的心,卻是難以填補的缺口。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懂得珍惜眼前人。在平淡的生活里,能有一個愛你的人,便是最大的浪漫。
圖|來源網(wǎng)絡(luò)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