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別具一格的古詩韻律操中,中山南朗街道橫門小學的校園像被按下“活力鍵”,在音樂的伴奏下,同學們舉手投足間皆顯詩詞的韻味和運動的活力;下午課休時間,東區朗晴小學的校園瞬間躍動起來,學生們從教室涌向操場,跳繩、摸高、轉呼啦圈,一個個躍動的身影仿若校園里跳動的音符。
自2020年以來,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圍繞“五育并舉”,通過深化體教融合,鼓勵學校差異化發展體育運動項目,支持學生個性化體育發展,經三年探索,形成全國首創、體系成熟的“天天動起來”學生鍛煉模式,覆蓋全市約70萬中小幼學生,得到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肯定。今年3月,《中山市深化“天天動起來”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實施方案》印發,中小學校園里再次掀起一股體育熱潮。
中山市中小學生“天天動起來”。
首創“天天動起來”學生鍛煉模式
今年秋季學期全面實施每天1節體育課
2022年7月,中山出臺《中山市中小學生“天天動起來”校園體育活動實施方案》,規范合理利用課間碎片化時間,每天統一安排25-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在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必須組織學生進行40分鐘體育鍛煉,保證每天校內校外各一小時體育活動,要求學校通過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改革評價模式,構建校園體育新局面。
2021年至今,通過激活學校活力,依托學校師資資源,結合特色體育項目,基于運動強度與時長,綜合考量避免運動傷害與意外傷害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課室、走廊等室內場地,鼓勵制定符合自身場地要求的各類“室內操”,突破空間限制,以多種形式、多種項目完成校內體育鍛煉。為提高校內體育鍛煉效果,在完成大課間和體育課外,通過分類指導和因校施策,中山市已陸續出現“課桌操”“心理操”“繩操”和“簡化八段錦”等形式多樣的室內創意操,使學生運動身影不再局限于操場。
此外,“天天動起來”學生鍛煉模式走出校園,逐步向家庭、社區等更廣的范圍延伸。在中山港社區開展第一屆“港BA”籃球賽賽場上,籃球小將們運球如風、傳球精準、投籃果斷,每一個動作都充滿活力;在東區街道新鰲嶺社區暑期繽紛體育周,孩子們踴躍參與趣味跳繩、瘋狂躲避盤、活力籃球等課程,在運動中提升體育素養……2024年暑假期間,“天天動起來”——“學校放假 社區開學”關愛少年兒童公益活動舉行,一經推出便受到廣大家庭的熱烈歡迎。
南都記者了解到,為更好地促進學生暑期自覺鍛煉,2023年中山市教體局以排頭兵的姿態和先行者的擔當奮力推陳出新,聯合市婦聯、鎮街推出“學校放假,社區開學”公益活動,以此作為“天天動起來”學生運動模式最新舉措,覆蓋全市23個鎮街開展40余個項目,在學生家門口公益性開展線下體育培訓、體育競賽和親子運動會等,推動“天天動起來”學生鍛煉模式從有到優,走深走實,豐富學生的假期體育生活,營造自覺鍛煉的新風尚,延伸了學校體育半徑,提升了綜合效能。
今年3月,《中山市深化“天天動起來”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實施方案》印發,對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提出了具體要求:從2025年春季學期開始,普遍開展“校園陽光體育活動”,全面落實每天校園體育2小時,推進落實中小學校每天1節體育課(含體育活動課,下同),2025年秋季學期開始全面實施每天1節體育課。
中山學校開展體藝節。
“云運動”每年吸引超200萬人次打卡
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三年躍至60%
為幫助學生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參與體育運動,中山聚焦時空拓展、促進體教矢量延伸,首創“天天動起來”全周期運動模式,率先在全國建立“云運動”線上平臺,每年吸引全市師生超200萬人次“云打卡”,增強學生運動主動性和能動性。
此外,中山首創“全科體育”教學模式。推進體育課程設計和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在25所學校試點開展主題式體育教學活動,通過“運動火炬”和“知識卡片”聯結各個學科,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學習深度“綁定”,實現“廣覆蓋、常應用、勤鍛煉、共學習”的跨學科融合發展。
為提升學生鍛煉積極性,中山啟動校外線上鍛煉計劃,設置周運動達人榜、云運動學校熱度榜,不斷增強集體和個人榮譽感,每年超40萬人參加,形成體育鍛煉比學趕超的良性競爭格局,使“比”有對象,“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超”有方向,促進養成堅持運動的良好習慣,確保學生“內外”兼修。
通過“天天動起來”學生體育鍛煉模式,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從2019年的29%提升到2022年60%,提前完成廣東省2025年的體質達標優良率目標。近視率自2019年的以來的高峰下降了約5.6%,遠超國家每年遞降0.5%的工作目標。
自2020年9月在“典型學校”新生中,選定了有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及顯著傾向的學生作為樣本跟蹤,高一上學期,該樣本群體平均需介入開展心理干預約5次,至高三上學期平均需介入開展心理干預僅為0.6次,在面對較大學業壓力情況下,同比高一上學期大幅下降超過80%,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通過“天天動起來”學生體育鍛煉模式,經常參加運動的人數明顯增加,有天賦的學生進一步凸顯,同時,暢通橫向進入運動隊和縱向升學的通道。經三年厚積薄發,2022年學校體育工作取得了集中爆發。以東升高中為班底組建的國家五人制棒球隊(U18)斬獲亞青賽亞軍,刷新中國代表隊世界最好成績。廣東省第十三屆中學生運動會,勇奪全省第四,團體一等獎,刷新我市代表團歷史最好成績。2022年參加的13個青少年省級以上錦標賽共獲45金、83銀、100銅,多個項目斬獲中山近20年來最好成績。
通過“天天動起來”學生體育鍛煉模式,經常參加運動的人數明顯增加。
微評
織密“天天動起來”運動鏈!讓學生運動無處不在
在中山的校園,上午八點半已響起古詩韻律操的節拍,下午四點又回蕩跳繩擊地的鼓點。從橫門小學的詩意晨練,到朗晴小學的活力課間,再到全市“天天動起來”的云端打卡,運動不再局限于40分鐘體育課。
過去,場地、師資、安全是學生鍛煉的三大難題。中山的破解之道是,用“碎片時間”換“整塊健康”,把走廊、教室、客廳都變成微型操場;“云運動”平臺讓校外鍛煉有記錄、有榜單;“學校放假、社區開學”又把假期空檔補成公益賽場。一條從校內到校外、從學期到假期的全周期運動鏈,在中山織成閉環。
如今,在中山校園里,跳繩聲與古詩韻同頻,“云打卡”與家門口的社區公益體育課共振,“天天動起來”不僅把操場搬進每個孩子的童年,也把健康、快樂寫進孩子們成長的每一頁。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劉賢沛 侯玉曉
攝影:南都N視頻記者 吳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