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師生組成的“振興有途,商山筑夢”團隊走進商洛市商州區牧護關鎮鐵爐子村,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主題開展為期四天的實地調研。本次調研由兩位教師帶領七名學生,以訪談和座談為主要調研手段,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落,用腳步丈量鄉村土地,以專業視角助力鄉村振興,為鐵爐子村的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調研團隊成員合影
鐵爐子村坐落于秦嶺南麓,23個村民小組沿山而居,自然風貌與傳統生活氣息濃厚。村內的手工豆腐作坊傳承多年,是當地頗具特色的產業,但受限于地理條件與發展思路,村莊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及空間利用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此次調研旨在通過專業視角,將村民的實際需求與規劃理論相結合,為村莊量身打造切實可行的發展方案。
無人機拍攝鐵爐子村
調研期間,師生團隊首先與各位村干部進行座談,系統了解村莊的整體概況、發展歷程及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各組的分布特點、基礎設施現狀、產業發展瓶頸等。在此基礎上,團隊分赴23個村民小組,通過入戶訪談的形式,詳細掌握不同區域村民的生產生活需求、對公共服務的期盼以及對村莊未來發展的設想。調研中發現,各小組普遍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問題,部分偏遠小組在交通道路等方面需求尤為突出,而靠近核心區域的小組則更關注公共空間的優化利用。
師生與村干部座談
針對村內的豆腐產業,師生團隊專門對作坊運營情況展開調研。通過與從業者的深入交流,了解到手工豆腐的制作工藝、生產規模、銷售渠道及發展困境。經過調研,該產業具備一定的品牌潛力,但在標準化生產、產業鏈延伸及市場拓展等方面存在不足,村民對于通過規劃升級產業、增加收入的意愿強烈。
調研豆腐產業
此次調研活動,不僅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深化了專業認知,更以“師生聯動”的方式為鐵爐子村的發展貢獻了智慧力量。目前,團隊正結合調研成果進行系統分析,計劃將23個村民小組的差異化需求融入整體規劃,后續也將持續跟進,與當地政府、村委會對接,推動調研成果轉化為具體行動方案,持續為鐵爐子村的發展添磚加瓦。
加工豆腐濾漿過程
“鄉村振興需要青春力量,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讓學生們扎根大地、服務基層,同時讓學術研究真正惠及鄉村,實現‘教學相長、校地共贏’。”帶隊老師陳偉星說。
(孫許婧林 王焜)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