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家長群里都熱鬧非凡,一會兒紅包雨漫天飛舞,一會兒又滿是唉聲嘆氣,大家感慨著分數線怎么又漲了,競爭如此激烈。
如今的大學已不是過去的大學,大家選擇讀大學的理由發生了重大轉變。以前,在特定評定標準下,大學檔次層級分明,什么水平的學生就報什么層次的大學,而現在這種格局已出現微妙的坍塌。今年,部分老牌 985、211 大學甚至頂級大學,名氣不再是最重要的,分數有所下降;只有好專業、好就業才是王道,不管高校檔次如何,相關專業的分數都一路飆升。長期主義不再受重視,人們更看重即時性、當下性和確定性。
針對高校專業設置亂象,教育部已行動,嚴格審查各高校專業設置。一些學校也意識到問題,開始砍掉不實用專業。教育專家指出,高校若不及時調整專業設置,曾經輝煌的 985 高??赡懿蝗鐚?圃盒!H衾^續保留不實用專業,不僅浪費教育資源,還會影響學校聲譽與未來發展。
01
現在的高考早已不是 “自古華山一條路”。表面看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實則途徑多元:有人走提前批,有人拼強基計劃,有人靠綜合評價,各顯神通。
我家孩子今年通過提前批被錄取,這在當下很常見。有些優質班級,在普通批錄取前,已有超四分之一的學生被大學提前 “鎖定”。這背后沒有絲毫取巧:一方面,高考成績是根本,一切都基于分數;另一方面,家長得投入大量時間精力收集信息,吃透各高校特色與出路,至少提前半年甚至更久制定報考方案 —— 或許從初中就得準備,奧數、奧物競賽,或是雅思、托福訓練,否則連資料審核都過不了。
高考一結束,家長就帶著孩子輾轉各地高校,連軸轉地刷筆試、面試。我知道有孩子參加了 6 所高校的筆面,江蘇某著名大學的強基計劃考場,兩萬人同場競技,最終錄取不足百人,競爭之激烈難以想象。
如今的高考,考孩子更考家長。家長不僅要砸錢出力,還得有見識和遠見,參與孩子的人生規劃,生怕因信息差讓孩子錯失機會。所有付出,都是為了增加確定性,多一份兜底。
可這背后,家境差異拉開了巨大鴻溝。廣東某 985 大學的特色校區,全是好專業,錄取名單里幾乎都是廣深莞的學生 —— 學費高昂不說,其提前批綜合評價招生,要求家長提前數月準備資料、輔導筆面,甚至報培訓班,這絕非貧困家庭能做到。他們的父母或許能打工供孩子上學,卻難幫孩子申報綜合評價。
不少前景好的中外合作院校,面試是全英文,還要組隊協作解決問題,沒經過專門培訓幾乎無法通過。寒門難出貴子的困境,在中產家庭身上愈發明顯,父母的資源、認知與信息掌控力,成了孩子高考路上的隱形砝碼。
02
今年,新興高校勢頭迅猛,錄取成績亮眼。第一年招生的大灣區大學(廣東東莞)、福耀科技大學(福建福州),錄取分與華南理工大學等老牌工科高校并駕齊驅;西湖大學在多地錄取分等于或超過浙江大學,在廣東僅錄取前 1000 名學生;剛開展本科招生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分數與上交、復旦不相上下;南方科技大學首次普通批招生,分數超中山大學 20 多分。
這些新興高校,無深厚積淀,卻能將老牌名校近百年樹立的招牌踩在腳下,憑的是 “確定性”。大灣區大學、福耀科技大學建校即打 “保就業” 牌;科研類新興大學則以 “高保研率” 吸引人,再加上過硬背景與師資,自然受追捧。
另一類是部分老牌名校,招生?;ㄕ校褐徽杏嬎銠C、人工智能等熱門專業,或本碩博連讀班,以此拉高分數。某某工業大學、某某理工大學近年分數飆升,便是如此,本質仍是對確定性的追求。
同時,上海海關學院這類二本院校,分數已達中等 985 水平;軍警批次中帶編制、方便參加公安聯考的專業,更是大受歡迎。
這些現象的核心,都是大家追求 “即時變現”:高考分數要立刻兌換成工作、保研資格,不要 “未來更好” 的空頭承諾。這與考公、考編熱邏輯一致 —— 寧愿選穩定低薪,也不碰有風險的高薪,長期主義讓位于當下的確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