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或許是每一所高校在辦學路上都需不斷叩問的命題。在知識迭代加速、產業需求多元的今天,答案愈發清晰:大學不應只做知識的“傳聲筒”,更要成為實踐能力的“鍛造爐”,培養出既懂理論又善實操,能在時代浪潮中憑借過硬技能立足的應用型人才。
位于上海市的上海商學院用深耕應用型辦學的扎實實踐,給出了屬于自己的答案 ——以賽為鏡、以教為綱,讓技能成長與人才培養同頻共振,在賽場與課堂的交融中,淬煉出一批批兼具專業素養與實踐鋒芒的商科人才。
在2025年上海市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的領獎臺上,上海商學院學子的身影格外亮眼:商務信息學院黃斯愷摘得商務軟件解決方案項目金牌,酒店管理學院王嘉藝、許瑞強、邢博豪包攬酒店接待項目金、銀、銅牌。這二金一銀一銅的戰績,不僅是選手們實力的證明,更折射出上商“以賽促教”育人模式的深厚底蘊。
作為第48屆世界技能大賽商務軟件解決方案、酒店接待項目的上海選手培養牽頭基地,上海商學院深諳“賽場是課堂的延伸”之道。自2024年9月啟動備賽以來,該校便將競賽標準融入日常教學,從訓練方案的反復打磨到專家團隊的精準指導,從模擬賽場的實戰演練到后勤保障的細致入微,讓每一次訓練都成為技能精進的階梯。
當黃斯愷在代碼世界中快速構建解決方案,當王嘉藝在模擬酒店場景中從容應對賓客需求,背后是老師們將行業前沿動態轉化為訓練內容的匠心,是把競賽難點拆解為課堂知識點的智慧??梢娰悎龅募芽?,實則是課堂教學質量的“試金石”。
為了讓學生在商務軟件解決方案項目中突破技術瓶頸,上商組建了由行業專家與校內骨干教師組成的團隊,每周開展技術研討會,把企業真實項目案例轉化為訓練課題;針對酒店接待項目對服務細節的極致要求,酒店管理學院的老師們帶著學生走訪高端酒店,觀察真實服務場景,將禮儀規范、應急處理等要點拆解成可訓練、可量化的模塊……這種“教學-實踐-競賽”的閉環,讓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技能的“教練員”,更是學生從校園走向職場的“引路人”。
這樣的育人成效,源于上海商學院對師資隊伍建設的深耕。近800名教職工組成的師資團隊,既有深耕學術的研究者,更有深諳行業的“雙師型”教師。他們中,有人持有ACBSP國際認證相關資質,將國際先進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有人參與過國家級“四新”項目建設,帶著“新工科”“新文科”的探索成果走進實驗室。
在市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里,教師帶著學生直接參與產業項目,這種“學者+師傅” 的師資特色,讓課堂不止于書本,讓技能不流于表面,最終催生出學生在各類競賽中摘金奪銀的實力:近五年,學生在世界技能大賽、全國管理決策模擬大賽等賽事中斬獲省部級以上榮譽200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項600余項,這一串串數字的背后,是每一位教師用專業與堅守鋪就的成長之路。
顯然,上海商學院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使命,其“以賽促教”的育人模式、優秀的師資隊伍,都為學子的成長提供了堅實保障。因此,今年選擇報考上海商學院的考生,無疑是極具眼光的,希望大家可以在這里開啟一段充滿機遇與成長的精彩旅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