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于2023年獨立設置創新創業學院。近年來,致力于師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培育、深藍雙創班試點改革以及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項目,大大提升了競賽成果、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造性。江蘇省高考第二階段志愿填報在即,學校創新創業學院黨總支書記陳江江等老師結合項目亮點、培育方式、創新成果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解析。
通訊員 王利成 王峰 康棣
培育雙創項目:全方位整合資源,支持校內師生結碩果
近三年來,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屢創佳績,共榮獲國賽金獎2項、銅獎1項,并多次獲得江蘇省賽區一等獎。
學校創新創業學院副教授王愷作為國賽金獎指導教師,帶領由10余名跨專業學生組成的項目團隊,歷經1年10個月的努力,從校級選拔賽一路過關斬將,最終于2023年12月4日榮獲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職教賽道創意組金獎。
王愷副教授從國家政策、行業需求、項目調研、團隊組建、人員要求以及軟硬件支持等方面,詳細介紹了金獎項目的培育過程?!拔覀兊捻椖烤o扣國家發展和行業需求。隨著傳統港口向智慧港口轉型,智能化改造勢在必行。我們團隊研發的智能電磁吸盤泊船設備是國內自主研發的新型設備,旨在解決傳統人工帶纜系泊作業中存在的耗時長、效率低、安全隱患多等痛點。該設備能夠從港口數據安全與設備維護便捷等角度出發,實現船只到岸的自動識別、自動系泊與離泊,顯著提升作業效率,是推動智慧港口建設的關鍵技術之一。”
在團隊組建方面,王愷副教授以港口機械與智能控制、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為核心,同時根據項目對編程調試、公司運營等能力的需求,吸納了軟件技術、大數據分析、大數據與會計以及港口與航運管理等專業的學生,形成了多學科融合的創新團隊。“團隊成員必須品學兼優,具備創新創業的潛力與堅持到底的毅力。除了扎實的專業基礎外,更重要的是他們敢于面對挑戰、擁有強烈的求知欲與時代責任感。”
從2022年3月組隊,到2023年12月站上全國金獎的領獎臺,王愷帶領團隊先后經歷了三輪校賽,并在省賽網評、省賽現場賽及省賽訓練營中脫穎而出,最終作為江蘇省32支代表隊之一參加國賽,順利通過國賽網評,并在國賽現場賽中獲得金獎。
在此過程中,項目團隊得到了學校創新創業學院的全方位支持:不僅提供場地支持學生創業運營,還跨學院協調實驗室與實訓基地,助力師生全力備賽;同時,通過校企合作平臺,邀請行業專家、技術人員及優秀校友參與指導,為團隊提供港口實地調研、技術交流及實踐教學機會,為項目的持續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
深藍雙創班:一生一案,探索導師制+項目化教學改革新路徑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卓越雙創人才培訓中心主任許傳久介紹,2024年經校黨委批準,開展深藍雙創班人才培養試點改革,面向全體大一新生選拔感興趣的學生獨立編班,實施導師制與項目化教學改革。學院邀請企業專家和高水平專業教師組建導師團隊,共同制訂“一生一案”培養方案,依托企業產品創新研發等真實項目,探索、開發項目任務,開設跨學科基礎課、專項訓練和綜合實踐課等。
2024級首屆深藍雙創班有25名學生,本學期取得了顯著成果:學生分項目組參與了“交通錐自動收放系統”“養豬場飼喂控制系統設計”“嵌入式應用開發”等專業導師指導的科技創新項目;同時,跨學科組隊參與“智能外骨骼”“紅外探測器”等企業產品研發項目。此外,學生積極參加技能競賽、大創項目、專利撰寫等,上半年獲得江蘇省職業技能大賽三等獎2項;藍橋杯大賽江蘇賽區二等獎1人、三等獎2人;參與“智鏈艙港——散貨碼頭全流程智能裝卸解決方案”項目獲得“鯤鵬杯”校賽一等獎并晉級江蘇省職業院校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分體式船舶(船艙)減搖系統”項目獲批立項校級大創項目。
2025年深藍雙創班將繼續選拔30人,主要面向學校船舶與智能制造、輪機與電氣工程、信息工程學院的高考錄取新生進行選拔,對有意愿的學生開展理論基礎測試、面試答辯與實操考核,錄取學生可選擇機械制造與自動化、電氣自動化技術或物聯網應用技術中一個專業作為畢業專業。新班組建后,第1學期統一進行跨學科基礎學習;第2-4學期按機械類、電氣類、信息類三個方向設立項目工作室,由校內導師開展專項課程訓練,并組建跨學科研發團隊,由企業導師指導產品創新研發項目實踐;第5-6學期進入校企合作企業開展產教融合實踐和崗位實習。
國賽金獎指導教師王愷副教授擔任首屆深藍雙創班電氣類方向導師。據王老師介紹,與傳統課堂教學不同,深藍雙創班采用真實項目驅動的導師制教學模式。校內導師由教學經驗豐富、長期指導技能競賽的專業教師擔任,班級按三個專業方向設立項目工作室,每間工作室由一名導師負責。目前,深藍雙創班擁有校內專職導師3人、輔助教學的兼職教師約6人、企業兼職導師1人。學生在智慧教室上課,大部分時間跟隨導師開展項目學習與實踐。
每位導師指導5至8名學生,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融入項目任務中。導師根據實際應用場景提出學習目標與要求,通過學生自學、課堂教學與實踐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顯著提升學生的專業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
導師還會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安排其在項目中的不同職責,如前端數據采集、信息交互、后臺編程、機械調試、零件設計、設備維護等,使每位學生都能在團隊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王愷表示:“項目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在實踐中逐步明確自身定位、提升自我認知,從而針對性地強化技能訓練,更好地契合社會需求?!备鶕煌瑢W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培養路徑,真正實現“一生一案”。在實踐過程中,通過不斷磨合與能力提升,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助力其在未來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崗位與職業賽道。
電子商務班:專創融合,產教融合下激發學生創新創業自主性
去年3月,電子商務專業隸屬于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學院,電商專業將近200名學生參與到了南京市大學生電商創業“雙百計劃”中,其中有兩名同學被評為2024年南京市大學生電商創業網店“最美主理人”,更是組建了跨境電商項目團隊,從開店到銷售,成功在一個月內將國內的家居產品遠銷到東南亞國家地區。
據學校雙創學院電子商務專業中心主任黃憶靜介紹,學校全面開展產教融合教學模式改革,從2023級電子商務學生試點到2025年全面轉型,預計在2025年電子商務班的學生們在一年半內學完理論,大二下學期起開始和企業對接,進行真實的企業項目運營和直播帶貨。目前針對2023級大三學生,結合新媒體行業,根據學生興趣不同,自主選擇國內直播和TIK TOK運營兩個方向。
學校對接優秀校友資源,引進校友公司項目進校園。學生們在校內參與多個真實項目運營,為多家企業提供服務。此外,學生們還會利用頂崗實習和暑假社會實踐機會,參與到真實的直播項目中,參與項目的學生每人每月銷售額高達1萬元。
2024年,學校在南京市商務局指導下,牽頭成立了電子商務企業、跨境電商行業協會、南京新電商產業鏈黨組織,共12家成員單位,實現黨建引領下專業賦能。聯盟單位成員們資源共享,以賽促教,比如電子商務班項目組的師生們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真槍實練,成功開設了網上店鋪,并向東南亞國家銷售家居用品。
通過專創融合+項目制方式推進教學,黃憶靜發現學生們創新意識提高了,創業自主性也大大提升了?!皩W生們紛紛自主申報創新創業項目,有的在線下練攤、有的開網店;有的在學校里申請工作室;還有的學生牽頭,整合其他學院專業學生以及校外資源等,參與到創業項目等?!?/p>
咨詢電話:400-828-1150
學校地址:南京市江寧大學城格致路309號
招生信息網:zs.jmi.edu.cn
江蘇海院2025年高考官方咨詢群:17533578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