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錄取季,全國各地的提前批投檔線一公布,整個教育圈都炸鍋了。
往年穩坐神壇的985名校,今年竟集體遇冷。
反倒是軍校、警校和公費師范生,錄取分數線蹭蹭往上漲。
風向為何變得這么猛?考生和家長究竟是出于什么考量?
6月24日,內蒙古的錄取線一公布,不少人盯著屏幕揉眼睛。
清華大學法學專業,投檔線637分。
懂行的都知道,這個分數放在往年,想進西安交大的熱門專業都懸,今年居然能進清華。
還有北京大學,他們在內蒙古投放的公共管理類專業,一個報名的考生都沒有。
堂堂北大,居然也有吃閉門羹的一天,這放在十年前,說出去都得被當成玩笑。
不光是頂尖名校,一些老牌985在今年也有點“失寵”。
比如中山大學,在部分省的投檔線只有590分,而在以前,這所學校沒個630分想都別想。
相比這些985名校的遇冷,軍校警校、公費師范類學校在今年卻異常火爆。
山東魯東大學,就是個普通本科,今年公費師范生專業的錄取線竟然飆到了611分。
這個分數,比該學校往年公費師范生的錄取分數線,高出了60多分。
江蘇的“鄉村教師計劃”更離譜,今年投檔線比東南大學還高。
說完了師范類,軍校警校的熱度更不用提。
河南理科狀元代易瓚,今年考了724分,清北招生老師都快把她家門檻踏平了。
結果人家最后選了國防科技大學。
這事兒還在家長群里吵了好幾天,有人說“可惜”,更多人卻說“清醒”。
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主要矛盾還在“就業”上。
當下的就業形勢有多嚴峻,看看數據就知道了。
2025年應屆畢業生預計達到1222萬人,而且這個數字在未來十年都將維持在高位。
經濟增速放緩,就業崗位增長有限。
供需失衡的結果就是,連名校畢業生都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
博士送外賣、碩士開網約車、985畢業生去社區當網格員……這種現象越來越多。
不是說這些工作不好,而是學歷和工作的落差太大,讓家長們心里打鼓。
在這種背景下,那些能夠保證就業的專業,自然就成了香餑餑。
公費師范生之所以火,就是因為畢業就有編制,工作單位早就定好,孩子不用為求職煩惱。
軍校和警校都是如此。軍校不僅有“三免一補”,畢業還能直接授少尉軍銜。
更重要的是看病不要錢,家屬還能享受軍屬待遇。就算以后轉業,也能優先進政府單位。
警校呢,入警率超過90%,基本等于包分配。
雖然當警察得值班熬夜,但勝在穩定,社會地位也高。
除此之外,經濟壓力也是個繞不開的原因。很多高分考生來自普通家庭,或者農村家庭。
對他們來說,讀公費師范生、軍校,能省很多學費。
就拿公費師范來說,在校期間學費、住宿費全免,每月還有生活補助,基本不用家里掏錢。
另一方面,社會觀念的變化也很明顯。以前大家想當老板、搞科研、進大廠,覺得那樣“有出息”。
現在更多人覺得當老師、軍人、警察更踏實,社會地位高,還不用背房貸車貸的壓力。
這種務實的態度,恰恰是在嚴峻就業形勢下的理性回歸。
當然,這種“一邊倒”的選擇也帶來了新的問題。首先是“內卷”越來越厲害。
以前500多分能上的公費師范生,現在600分都不一定穩。
這就像高速公路堵車,大家都想走捷徑,結果捷徑也堵死了。更讓人擔心的是“專業失衡”。
大家都去擠師范、軍校、警校,那誰來搞科研?誰來做基礎研究?
有個物理教授就說,今年他們系招的研究生里,高分考生比去年少了一半。
“優秀的學生都去考編了,沒人愿意來讀博搞研究,覺得‘餓肚子搞科研’不值當。長此以往,基礎學科可能真要沒人了。”
另外,當“求穩”成了主流,年輕人好像就越來越不敢“闖”了。
二十出頭的年紀,本該是敢想敢干的時候,現在卻一門心思盯著“鐵飯碗”。
但話又說回來,這事兒也沒什么對錯。考生和家長的選擇,說到底是為了“活得體面”。
在就業壓力這么大的當下,能有份穩定工作,不用為房貸車貸發愁,不用怕中年失業,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奢望。
而且這事兒也不全是壞事,至少它打破了“名校神話”。
不是說清華北大不好,而是它們不再是唯一的“標準答案”。
這種新形勢,也開始倒逼高校進行專業調整。
今年就有11所985大學擴招,重點增加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國家急需專業的招生名額。
不少高校還推出了“師范輔修”等微專業,讓學生在學習本專業的同時,也能獲得教師資格,多一條就業出路。
現在看來,這場變革帶給我們很多啟示,時代在變,選擇的標準也在變。
過去我們追求的是“上進”,現在我們追求的是“安穩”。
這不是倒退,而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理性選擇。
名校遇冷、求穩成潮,是當下就業形勢下考生與家長的理性權衡,雖帶來“內卷”“專業失衡”等問題,卻也倒逼高校變革。時代變遷中選擇標準在變,無論“上進”還是“安穩”,都是順應現實之舉,只希望大家都能在變化中能夠尋得合適的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