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毛爸。
公號流量改版后,出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一個話題如果成為爆款,那么,很多號都會跟進相同的內容,而且依然還會成為爆款。
比如這對雙胞胎▽▽▽
這兩篇雙胞胎文章,說的其實都不是飲料,而是奶茶店(茶飲店)們添加到飲料中的冰塊——假如冰塊真的很臟,那就不是勸你夏天少喝了,而應該是一年四季都少喝或者不喝。
但雙胞胎的標題也是沒辦法,目前公號流量是賽馬機制,如果沒有一個特別吸睛的標題進入第一輪,后續幾輪的流量也都和你沒關系了。所以,現在大家都在努力做標題黨。
那么,茶飲店的冰塊到底臟不臟?
毛爸先不回答問題,毛爸先問大家問題:
假設茶飲店的冰塊全部都很臟,你就能因此戒掉茶飲店的加冰飲品嗎?
肯定不能吧?一定不能吧?絕對不能吧?
哪怕門口的小奶茶店讓你成為噴射戰士,讓你整整噴射一周,康復之后,你依然還是會讓奶茶店小哥給你加一勺冰塊的吧?
夏天的加冰飲料是續命的,腹瀉和續命,哪個更重要,一目了然~
而且,那兩個雙胞胎沒搞明白:
冰塊到底臟不臟,其實根本沒必要討論。我們應該討論的是,哪些奶茶店的管理有問題——管理爛,冰臟水臟杯子臟,哪哪都臟;管理好,店員的鞋底都能發光。
比如,今年6月份,蜜雪冰城的香港某門店就被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通報,冰凍甜點(樣本)的大腸菌群含量和總含菌量超出法例上限:
連正品甜點都臟,這家店的冰塊能干凈得了么?
所以,揪著 “冰塊本身”臟不臟,純粹是隔靴搔癢。
問題的命門,還是要看某個品牌的某家店管理到底如何。
比如2020年,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抽檢發現,喜茶的4款現制現售飲料和食用冰塊都不合格。
冰塊不合格的那個店是喜茶珠江路店:
那么請問,大家知道2020年喜茶的珠江路店具體在哪嗎?離編輯部有多遠呢?
大家知道編輯部的誰經常買這家店的茶飲嗎?
大家知道誰在這家店只買了1次,晚上就竄稀了嗎?
唉,說多了都是淚呀~
同樣在2020年,廈門某區的市場監管局,突擊抽檢了19家飲品店,最后發現有4家網紅飲品店的冰塊不合格,名單如下(可能是當地品牌):
如果在網上深度檢索,你還會發現,不止是蜜雪冰城和喜茶,無論哪個頭部茶飲品牌,只要被突擊抽檢過,總免不了會被發現問題——畢竟是人工手工作業,不可能像工業流水線出來的瓶裝飲料那么干凈。
換句話說:想找一家管理完美、各方面都合規、都很干凈的茶飲店,其實是非常非常難的。
甚至我還敢這么大膽地說:如果按照《GB 7101-202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料》標準,非常嚴格地突擊抽檢的話,每個店都一定能找出最起碼1杯微生物超標的飲品的。
我前面開玩笑說腹瀉沒有夏天續命重要——人性確實就是這樣,面對加冰飲品的時候,大家肯定都是先考慮爽,二考慮口味,再考慮價格……最后才考慮升糖和腹瀉的。
而且,人生本來就很不公平。
同一家茶飲店同時制作的兩杯飲品,人家喝了就只是爽,你喝了也爽了,可是你也竄了,你說到哪說理去?
所以,生活已經如此困苦,就不要糾結哪家店的冰塊更干凈了。
除了那種一看就蒼蠅亂飛臺面雜物一塌糊涂的店繞道而行,其他的,閉著眼睛喝吧。
或者,就像毛爸這樣,以瓶裝飲料為主,茶飲店的能不碰盡量不碰——從干凈衛生的角度來說,絕大多數情況下,瓶裝飲料都比現制茶飲更干凈。
最后,拋個問題給大家:
現在很多便利店都在賣的冰杯產品(比如有農夫山泉的),你們覺得干凈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