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友們立刻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甜馨這是"終于忍不住說真話了",畢竟孩子心里最清楚誰對自己好;另一派則堅持這只是小孩子玩手機時不小心點錯了,不必過度解讀。
但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就在大家爭論不休時,甜馨又在評論區直接開懟:"我還不知道我媽媽是什么樣的人嗎?輪得到你們評價?"這火藥味十足的回應,讓"手滑說"顯得更加站不住腳。

從"國民奶爸"到"表演型父親"
甜馨的點贊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網友們立刻化身福爾摩斯,開始深挖賈乃亮作為父親的"黑歷史"。這一挖不要緊,當年《爸爸回來了》中的各種細節被重新審視,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節目中,賈乃亮給不到兩歲的甜馨洗頭時,直接拿著花灑往孩子頭上澆,水流進眼睛也毫不在意;喂奶時沒試溫度,把甜馨燙到哇哇大哭;帶孩子泡溫泉,一不留神甜馨就滑進了水里;
更夸張的是,他竟然把刀具隨手放在孩子能夠到的地方。

李小璐曾在采訪中透露,甜馨一歲半以前,賈乃亮幾乎沒帶過孩子,他唯一一次給新生兒換尿布,還被鄭重其事地拍下來,仿佛是為了給"好爸爸"的人設存檔。
這讓人不禁懷疑:那些在鏡頭前展現的父愛,有多少是真情流露,又有多少是為了節目效果?
而最諷刺的是,當李小璐能脫口而出女兒每天吃幾頓、喝多少奶、排便幾次時,賈乃亮總是一臉狀況外的茫然。這些細節堆積起來,讓那個熒幕上的"好爸爸"形象變得搖搖欲墜。

與賈乃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小璐近乎本能的母愛。同樣是《爸爸回來了》的錄制現場,甜馨熱得滿頭大汗,小臉通紅,賈乃亮就坐在旁邊視若無睹,而李小璐自己同樣汗流浹背,卻第一時間沖上臺,拿起扇子給甜馨降溫。
生活中的細節更能說明問題:甜馨不想吃早飯干嘔起來,李小璐下意識的動作是伸出手去接女兒的嘔吐物;帶甜馨去體檢,醫生問起孩子的日常,她對答如流,了解孩子的一切。
離婚后,賈乃亮投身直播帶貨,事業風生水起;而李小璐幾乎從公眾視野里消失,但她的社交平臺主角永遠是甜馨,她們一起跳舞,一起旅游,鏡頭里的陪伴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甜馨的"端水藝術"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甜馨很快做出了回應。
7月22日,她在社交平臺發文澄清:"我沒有說我爸爸是個不好的爸爸,他在我的童年也做到了一個很稱職的爸爸。我很愛他,他也很愛我,我的家人都很愛我。"她強調點贊行為"不是支持而是我看到了",并稱"可能是手滑不小心點到了"。

這已經不是甜馨第一次在父母之間"端水"了。2024年7月,當有網友指出賈乃亮教育方式有問題時,甜馨還維護過爸爸:"不是,我爸挺好的啊,各有各的教育,說得像我爸爸是人販子似的"。而當有人勸父母復合時,她又清醒地回應:"不用勸了,已經習慣現在的生活了"。
這種超越年齡的成熟和左右逢源,其實是一個離異家庭孩子最令人心疼的偽裝。她像一個走鋼絲的人,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兩邊的平衡,既不想讓任何一方失望,又不得不面對父母早已劃清的楚河漢界。

作為明星的女兒,甜馨注定要活在放大鏡下。從兩歲參加《爸爸回來了》開始,她的一舉一動都被公眾審視。有人罵賈乃亮,她會站出來維護;有人攻擊李小璐,她也會第一時間反擊。這種被迫的早熟,讓人不禁想問:我們是不是對一個孩子要求太多了?

誰在消費甜馨的童年?
甜馨點贊事件最讓人心酸的地方在于,一個12歲女孩的社交媒體,竟然成了成人世界的道德公堂。網友們熱衷于從她的只言片語中解讀"真相",卻很少有人關心,這場風波會對一個正在青春期的孩子造成怎樣的心理影響。
這不是甜馨第一次卷入輿論漩渦。她隨便曬個照片被說皮膚黑,甚至被懷疑整容,氣得回懟"父母給的基因不好嗎";賬號都注銷過一次,可她還是努力活得自信,鋼琴、畫畫、書法樣樣拿得出手。但這次不同,她被迫站在了評價父親的位置上,這對任何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殘忍。

更諷刺的是,就在甜馨"點贊事件"還沒平息時,又有爆料稱賈乃亮已有新戀情,還生了兒子。有狗仔拍到他和短發美女深夜同回家,車上親密無間,這些事他從未正面回應。網友一句話戳中要害:"媽有錢你就有錢,爹有錢你就多了幾個兄弟姐妹。"聽著扎心,卻現實得很。
在這場風波中,最該被保護的其實是孩子。正如甜馨自己所說:"我只是想要爸爸媽媽都好,而不是挑撥離間或站在哪一方。" 但成年人的世界總是非黑即白,很少有人愿意理解一個孩子對父母同樣深厚的愛。

當"好爸爸"成為人設
甜馨的"手滑"點贊,撕開了娛樂圈親子關系最虛偽的一面——在鏡頭前表演親情,在鏡頭后疏于陪伴。賈乃亮并非個例,太多明星父母把"好爸爸""好媽媽"當作人設經營,卻忽略了親子關系最需要的其實是時間和真心。
回看賈乃亮的崛起之路,"好爸爸"人設功不可沒。從《爸爸回來了》中的"逗比奶爸",到離婚后塑造的"受傷好父親",這個人設為他贏得了無數同情和機會。但人設終究是表演,生活才是真相。

當甜馨無意間戳破這層窗戶紙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在育兒上生疏的父親,和一個在輿論中掙扎的孩子。
這場風波也折射出社會對男女明星的雙重標準。李小璐因"做頭發"事件事業盡毀,而賈乃亮卻借著"受害者"身份事業更上一層樓。

甜馨點贊的那條評論撕開的正是這層光鮮外衣:"或許在婚姻的內部,賈乃亮并非那個無辜的受害者,他常年在外,對家庭疏于經營,對妻子言語冷漠,這種無形的冷暴力,才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