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迷圈炸了!韓國KF-21和中國殲35這兩款新式戰機,直接把五代機標準推上擂臺。KF-21是韓國的心血之作,殲35則是中國航母群的殺手锏。它們誰真正達標?咱們攤開說。五代機標準可不是鬧著玩的:全面隱身、超機動、信息融合、超音速巡航都得杠杠的。下面咱就剝開外殼,一五一十比劃比劃。
KF-21啥背景?韓國人憋了多年的大招,拉上印尼合伙,美國技術墊背。它外表像F-22的縮小版,流線設計挺帥氣,可一細看,問題來了。KF-21自稱“半隱身”,意思它用了吸波涂層和部分內艙設計,雷達反射面積壓到0.5平米左右,比老式戰機強多了。但真正問題在這兒——KF-21的武器全掛外面!導彈、炸彈都裸露著,飛上天立馬暴露目標。
五代機標準強調“全面隱身”,武器得內置艙里。KF-21搞成這樣,技術原因不復雜:韓國起步晚,隱身材料研發不夠徹底,只好妥協。再加上發動機是美國貨,推力夠但跟不上超音速巡航標準。這玩意兒飛起來,超音速能維持一陣子,可發動機不是專門調教,燒油快效率低。
你一看這組合,KF-21頂多算個升級版四代機,離五代標準差條縫兒。韓國人很拼,2022年首飛成功,出口到東南亞可能賺口碑,但核心短板明擺著:它像是半成品,標準沒吃透。測試階段曝過雷達系統調試問題,聯網作戰能力還行,但達不到F-35那種無縫融合。KF-21說白了,就是步子邁太大,硬件跟不上夢想。
殲35可另一回事。中國搞這個是為航母量身定制,殲35從里到外全是五代味。先說隱身吧,殲35從頭到腳隱身設計,機體流線型沒一絲多余,武器全內置艙,飛出去跟幽靈一樣。雷達反射面積壓到0.1平米以下,別說敵方雷達了,連電子偵察都難揪出來,這背后是中國自主技術撐腰:復合材料、雷達波吸收層全是國產,發動機用WS-19或改進型,推力穩又高效。
超音速巡航穩穩當當,飛得遠能耗低,不搞半吊子。性能方面更絕:殲35機動性比KF-21溜多了,短距起降適合航母作戰,盤旋格斗輕松拿捏。五代標準強調“超機動”,殲35用矢量噴口技術,轉彎像子彈一樣靈活。KF-21這邊,機動算中規中矩,可沒這水平。電子設備這塊:殲35裝先進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遠精度高,還能多目標跟蹤。信息融合系統更牛,戰場數據共享速度快,隊友間一呼百應。
KF-21雷達系統也不錯,美國援助下算先進,但聯網整合度差了點,真開打容易掉鏈子。中國研發殲35沒走彎路,借鑒J-20經驗一步到位,2022年亮相后快速推進,現在基本定型了。
成本方面:KF-21單價估5000萬美元左右,便宜是優勢,可性能打折扣;殲35貴點,可能8000萬美元起步,但一分錢一分貨,值當!殲35出口暫時保密,但這玩意一推市場,KF-21的買家怕是要轉單。咱實話說,殲35是五代標準的范本,它不單技術達標,戰略意義也壓韓國一頭:中國航母群靠它抗衡美軍,KF-21還在試飛院打轉呢。
接下來,KF-21和殲35一放標準尺上量,答案一清二楚。殲35每個毛孔都合拍五大要求:全面隱身、超機動、信息融合、高效超音速巡航。KF-21掙扎在半隱身區,弱在妥協設計和技術斷層。國際軍評圈早把殲35抬上真五代位置,它代表未來空戰王牌;KF-21算區域玩家,好雖好但不到家。這場PK落幕了:技術代差擺面前,殲35才是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