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起源于中國,種植歷史悠久,它與大黃、何首烏等中藥材同屬蓼科,是我國藥食同源文化的典型體現。
營養專家建議糖尿病患者多吃蕎麥,因為蕎麥中含有“葡萄糖耐量因子”——鉻,這種理想的降糖物質可以增強胰島素的功效。蕎麥中的蕎麥糖醇能夠調節胰島素的活性,具有降糖作用,所以蕎麥對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非常有益。
蕎麥的蛋白質品質極佳,消化率高,賴氨酸含量豐富。蕎麥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源自淀粉,因為顆粒細小,容易煮熟,亦容易消化,其膳食纖維含量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蕎麥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占83.2%,其中大量是亞油酸,能降低血液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蕎麥還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的良好來源。比如,蕎麥中的鎂含量很高,每100克蕎麥含258毫克鎂,而鎂能促進糖代謝,促進血液循環,起到穩定血壓的作用。
蕎麥中的維生素P含量非常豐富,它能使毛細血管的韌性增加,這對降低血壓很有幫助。維生素P又叫蘆丁,是黃酮類物質中的代表性功能成分,一般谷物中是不含蘆丁的。蘆丁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強微細血管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可謂佑護血管的“大內高手”,在苦蕎(黑褐色蕎麥)中含量尤為豐富。研究顯示,在常吃蕎麥的地區,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明顯較低。
正因如此,蕎麥被稱為是可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的“三降”食品。日本人視蕎麥為“長生不老的保健食品”,韓國人稱之為“神仙的糧食”,德國人則贊譽它為“東方神草”。(文內配圖均已獲得圖蟲創意授權)
本文節選自《百科知識》雜志
點擊上圖,“百科知識知道”大擂臺,有問必答,有答必獎!
將好文“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