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夏吃豆,勝吃肉”
“豆類菜”在夏天的餐桌上頻頻出現
集“高鈣、高鉀、高纖維”等特點于一身
豆類菜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食用時要注意什么?
一起了解
01
“豆類菜”堪稱“全能蔬菜”!
夏天吃它好處多多
豆類菜從外表上看有豆莢,剝開之后里邊有豆仁,常見的有菜豆(包括四季豆、蕓豆、油豆角等)、豇豆、荷蘭豆、蠶豆、扁豆、毛豆和四棱豆七種。
豆類菜堪稱餐桌上的“全能蔬菜”,經常吃有多個好處。
01
高膳食纖維
蔬菜中,鮮豆的膳食纖維含量表現最為出色。每100克荷蘭豆含6.8克膳食纖維;每100克鮮毛豆含4克膳食纖維;每100克鮮豌豆含3克膳食纖維。
多吃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有助保護腸道、控體重、降血壓。健康成人膳食纖維推薦攝入量,為每天25~30克。
02
高鉀
香蕉的鉀含量為256毫克/100克,相較而言,各種豆類菜的鉀含量如下表:
其中,四季豆的鉀含量達196毫克/100克,熱量只有24千卡/100克。鉀營養素密度(鉀含量除以熱量的值,越大說明同等熱量下提供的鉀元素越多)為8.17,遠高于香蕉的2.75。
此外,豆類菜不光鉀含量高,鈉含量還很低。每100克四季豆中鈉含量只有4毫克左右,鈉離子含量比普通的白菜、甘藍、番茄都要低很多倍。高鉀低鈉的特點使其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控鹽患者都有很大好處!
03
高鈣
鈣對人體非常重要,而豆類菜中的鈣含量很高。每100克四季豆鈣含量能達到43毫克,是豬肉的7倍左右;每100克豇豆、荷蘭豆鈣含量能達到60多毫克,是豬肉的10倍左右;每100克毛豆鈣含量能達到135毫克,是豬肉的20倍左右。
02
“夏吃豆,勝吃肉”
但吃的時候一定要做熟
有些豆類菜含有有毒物質,吃法不對可能會發生食物中毒,出現惡心、嘔吐、痢疾等癥狀,嚴重時會導致急性腸胃炎。但其中的植物凝集素、皂苷等具有熱不穩定性,遇高溫分解,充分蒸煮后可以放心食用。
加熱時間為8~10分鐘時,豆類菜中的植物凝集素才能徹底消失。所以在食用豆類菜時一定要將其充分煮透、煮軟,爆炒時一定要翻炒均勻。此外,豆類菜中的豌豆、荷蘭豆、豇豆等不含有有毒物質,食用時要注意分辨。
03
以下三類人尤其適合吃嫩豆
出汗多的人
夏天人體出汗多,容易導致鉀離子流失,甚至引起“低鉀血癥”,出現心慌、肌肉酸軟無力、呼吸困難等。毛豆、嫩蠶豆、嫩豌豆、油豆角等嫩豆類是高鉀食物,適量吃一些,有助于及時調節因出汗多導致的電解質異常。
注意:腎病患者出現高血鉀時需要限制食用,對豆角過敏的人群應避免食用。
吃肉少的人
炎炎夏日,人容易沒有食欲,往往選擇吃涼拌菜、涼粉涼皮或清粥咸菜等,但這些食物無法給人體提供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是機體免疫功能的物質基礎,攝入不足會影響組織修復,使皮膚和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下降。
毛豆、蠶豆、鮮豌豆等蛋白質含量豐富,氨基酸比例接近人體需要,生物利用率高,是素食人群的優質蛋白質來源。
容易便秘的人
專家表示,鮮豆類食材兼有大豆和蔬菜兩方面的營養價值,尤其富含膳食纖維,對于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等有益。比起成熟的干豆子,鮮豆的纖維更柔軟、低聚糖(脹氣因子)較少,對消化系統較弱的人也比較友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入300~500克蔬菜。像豇豆、白不老等,每天攝入上限控制在這個量即可。而毛豆、鮮豌豆等纖維含量高,需酌情減量。
轉給“相親相愛一家人”吧~
圖片來源于千庫網
資料:央視一套
編輯:程 前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