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發布《校園配餐服務企業管理指南》國家標準。這是校園配餐服務管理領域首個國家標準,將于2025年12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的發布,對保障校園食品安全、守護學生健康成長具有深遠意義。
目前,我國中小學和幼兒園數量超過46萬所,涉及學生超過2.37億,其中相當比例的學生日常用餐依賴校園配餐服務。校園配餐服務覆蓋面廣、涉及環節多,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影響學生身體健康。近年來,校園配餐企業不時被曝出衛生條件不達標、食材變質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直接威脅學生健康,也牽動著萬千家長的心,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相較于法律法規的原則性規定,國家標準的最大優勢在于將安全要求轉化為可操作、可量化的具體規范。此次出臺的國家標準構建了覆蓋采購、加工、運輸等在內的全鏈條管理體系。在原料采購環節,通過大宗食品定點采購、批次檢測和年度全品類檢測三重把關,有助于從源頭確保食材質量安全可靠。在運輸環節則要求封閉式配送、車輛備案和全程追溯,這可以有效防范配送過程中的污染風險。同時,標準還明確企業必須配備專門的食品安全團隊,建立每日檢查、每周排查、每月分析的動態防控機制,為校園食品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標準對餐食加工這一關鍵環節作出特別規定:一方面要求加工過程須接入“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向學校、家長和學生展示食品加工的關鍵操作流程;另一方面規定對每天送餐的每個食品品種分別留樣,留樣時間不少于48小時。這種雙重保障機制既通過透明化操作倒逼企業自律,也能為食品安全事件提供精準的溯源依據。
當然,標準的出臺只是第一步,關鍵在于落地執行。這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執法,學校切實履行管理責任,家長也應通過“明廚亮灶”系統積極參與監督。只有政府、學校、家長多方協同發力,才能讓這份國家標準真正落地見效,切實守護好校園食品安全,讓學生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讓家長放心、社會安心。(馬樹娟)
來源:法治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