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了凡四訓》中有一句話:“命自我立,福自己求?!迸街心?,一定要切實地貫徹到生活中,不管父母有無條件地愛過我們,婚姻是否幸福,出身怎樣,拿沒有拿到好牌,孩子爭不爭氣...從頭到腳,都對自己好一點。
人生牌局,發牌者實為命運之手,而如何打好這手牌,卻全然是我們自己的責任。無論牌面如何,靈魂的尊嚴,只在于我們如何打出手中的每一張牌。
“命自我立”這四字,從來不是浪漫的幻想,它首先意味著對“好牌決定論”的徹底覺醒。
我們總習慣將人生困頓歸咎于原生家庭之寒涼,婚姻之失意,或孩子之“不爭氣”。這些外在因素誠然真實存在,卻并非牢不可破的枷鎖。
楊絳先生曾在風雨飄搖中寫下:“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p>
命運給予的境遇,無論苦樂,終究只是我們靈魂的煉香場。那香氣的濃淡,不在于香料本身是否名貴,而在于我們如何用心去搗磨、去提煉。
多少女性,在歲月的磨盤下,漸漸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只余下“某某之妻”、“某某之母”的模糊稱謂。
她們如同燃盡自己的蠟燭,把一切的光與熱都慷慨地奉獻出去,唯獨忘了為自己留下哪怕一點燭芯。
“命自我立”的深層含義,恰是宣告這種自我消解的終結。它并非教人冷漠自私,而是指明:唯有先立穩自己這一根本,方能真正滋養他人。
一個內在枯竭的靈魂,如何能流淌出豐盈的愛意?一個連自己都忽略的人,如何能以從容的姿態去愛這個世界?
那么,“對自己好一點”,其真義何在?不是浮淺的縱情享樂,亦非對責任的推脫逃避。它指向一種更深的智慧——精神的自立與內心的安頓。
如楊絳先生所言:“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边@份“好”,是敢于在喧鬧中守護內心的寧靜,在角色叢林中辨認出“我”的本來面目。
它要求我們把自己當作值得尊重的“賓客”。日?,嵭贾?,不忘傾聽自己的聲音,尊重自己的邊界,容許自己有疲憊的權利,也珍視自己那一點微小卻真實的渴望。
身體需要滋養,心靈亦需時常拂拭塵埃。這并非奢侈,而是一種清醒的責任。
“福自己求”,這“求”字,是行動,是耕耘。幸福從不源于被動等待,也非來自外界的慷慨賜予。它需要我們在自己靈魂的園圃里精心播種,日日澆灌。
這份“求”,是主動構建心靈秩序的過程。在紛擾中梳理自己的思緒,在被動中爭取主動的空間,在付出時也不忘守護自己內心的花園。
這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它讓你感受到自己作為生命主體的力量與尊嚴。
中年之后,我們終于領悟:外境如衣裳,心靈才是骨肉。
真正的福分,不在他人如何待我,而在我們如何安頓自己的靈魂。當內心有了安穩的錨點,外界的風浪便再難顛覆生命的航船。
“命自我立”,立的是內在的脊梁;“福自己求”,求的是心靈的豐盈。
中年女性的通達,不在于外在的牌面如何光鮮亮麗,而在于這份“立”的清醒與“求”的主動。
真正的自愛,從來不是向外索求珍饈,而是向內栽培一片靈魂的沃土——在那里,你既是耕耘者,也是最終豐盛的收成。
命運所發之牌,我們無法選擇;但如何打牌,卻是我們唯一可握住的尊嚴。
中年之后,當生命漸趨澄澈,更要懂得:對自己好一點,原來不是懈怠的借口,而是對生命最莊重的確認與負責。
此所謂:立命原非天意事,求福方顯人心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