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

0
分享至



四弘誓愿初門第四十一

一、未度者令度;二、未解者令解;三、未安者令安;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次十二因緣而辯四弘誓愿者,上二卷所出法門或是凡夫共法,或與二乘同有,并未明菩薩諸佛不共之道。故今此一卷略出二十科法門,皆是別明菩薩所行諸佛證法,故從弘誓而辯也。所以凡夫、二乘法中雖有慈悲,而并無弘誓之德者,若凡夫人,既不識四諦十二因緣,雖修慈悲,止是為大福德,生梵天中,受梵王果報。此于眾生無出世利益,豈能因慈悲樹立弘誓之功?若是二乘,雖知四諦十二因緣,所修慈悲但為自調,其心欲于一世盡苦,獨入無余,既不能久處生死,荷負一切,豈能因慈悲而起弘誓之德?

今菩薩善達四諦十二因緣,憐愍一切,同于子想,故能為眾生久處生死,發心荷負一切,共入涅槃。是以必須大誓莊嚴,要心不退也。此四通言弘誓愿者,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云愿也。

菩薩摩訶薩以慈悲緣四真諦,運懷曠闊,自要其心,志令一切眾生同證四真實究竟之道,故云四弘誓愿也。菩薩若以諸法實相之慧發此四愿,即是發菩提心,萬行之本,靈覺之源。是以一切大士由斯弘誓,曩劫修因,十方大圣緣此四愿,常處生死,廣度眾生而不永滅。今明不共之法,先從弘誓為始,意在此也。

一、未度者令度:此弘誓緣苦諦而起,故《纓絡經》云:“未度苦諦,令度苦諦?!苯衩骺嗾?,即是生死也。生死有二種:一、分段生死,謂六道眾生所稟陰、入、界身,果報既麤,有形質分段之成壞也;二、變易生死,謂羅漢、辟支及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雖無分段麤報,猶有細微因轉果移,變易生滅之所遷也。若一切未度二種生死苦者,菩薩發心,愿令得度,故云未度者令度。

二、未解者令解:此弘誓緣集諦而起,故《纓絡經》云:“未解集諦,令解集諦?!苯衩骷?,即是煩惱潤業,能招聚生死。煩惱潤業有二種:一、四住地煩惱潤分段生死業,能招集分段生死苦果也;二、無明住地煩惱潤變易生死業,能招聚變易生死苦果也。若一切未解此二種集者,菩薩發心,愿令得解,故云未解者令解。

三、未安者令安:此弘誓緣道諦而起,故《纓絡經》云:“未安道諦,令安道諦。”今明即是能通涅槃之正助道也。有二種正助道:一、偏緣真諦,修正助道,此道但得至小乘盡苦涅槃;二、正緣中道實相,修正助道,此道能到大乘大般涅槃。若一切未安此二種道者,菩薩發心,愿令得安,故云未安道者令安也。

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此弘誓緣滅諦而起,故《纓絡經》云:“未得滅諦,令得滅諦?!苯衩鳒缰B者,即是業煩惱滅,生死苦果滅也。有二種業煩惱生死:一、分段生死業,四住地煩惱滅,則分段生死苦果滅,即二乘所得滅諦也;二、變易生死業,無明住地煩惱滅,即變易生死苦果滅,諸佛及大菩薩所得不共究竟滅諦也。若一切未得此二種滅諦者,菩薩發心,愿令得滅,故云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

今四種弘誓所緣四諦與前聲聞中明四諦,有半滿異。前但明半字有作四圣諦,今明滿字無作四圣諦。所以二種四圣諦合明者,菩薩之道,教門不同:若是三藏教、通教所明弘誓,但緣有作四圣諦而起;若是別教、圓教所明弘誓,通緣有作、無作二種四圣諦而起。故約弘誓分別四諦,半滿異于前也。


六波羅蜜初門第四十二

一、檀波羅蜜;二、尸羅波羅蜜;三、羼提波羅蜜;四、毗梨耶波羅蜜;五、禪波羅蜜;六、般若波羅蜜。

次四弘誓愿而辯六波羅蜜者,菩薩之道,愿行相扶,既發大愿,必須修行,今六波羅蜜即是菩薩正行之本。是以《法華經》云:“為求菩薩道者,說應六波羅蜜?!惫蚀魏胧亩q之也。檀、尸乃至般若,并是外國語,至下別釋中,當各翻名。此六通云波羅蜜者,并是西土之言,秦翻經論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無極。

菩薩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別二種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從二種生死此岸到二種涅槃彼岸,謂之到彼岸。因此六法能度通別二種事理,諸法之曠遠,故云度無極也。若依別釋,三翻各有所主;若依通解,則三翻雖異,意同無別也。

一、檀波羅蜜:檀那,秦言布施。若內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時,心生舍法,能破慳貪,是為檀。布施者,有二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財施者,所謂飲食、衣服、田宅、六畜、奴婢、珍寶,一切己之所有資身之具及妻子,乃至身命屬他,為他財物,故云舍身猶屬財施,隨有所須者,悉能施與,皆名財施也。法施者,若從諸佛及善知識聞說世間、出世間善法,若從經論中聞,若自以觀行故知,以清凈心為人演說,皆名法施。菩薩以質直清凈心行此二種施,故名為檀。

波羅蜜者,翻名如前。若菩薩于檀中能具修五種心者,是時布施名波羅蜜。何等五?一者、知施實相;二者、起慈悲心;三者、發愿;四者、回向;五者、具足方便。一、云何名知施實相?若布施時,施人、受人及財物三事皆空不可得。入實相正觀,以無所舍法而隨他有所須者,能舍不吝,是為知施實相。二、云何名起慈悲心?若菩薩雖知布施實相無所有,而起大慈大悲,欲因此施,與一切樂,拔一切苦,是為起慈悲心。三、云何名發愿?施時愿因此施得無上佛果,不求凡夫三乘果報,是為發愿。四者、云何名回向?隨所施時,回此施功德向薩婆若,及施一切眾生,是為回向。五、云何名具足方便?所謂能于布施一法,旋轉通達一切佛法,遍修諸行,是為具足方便。菩薩若能具足此五心者,是時隨有所施,因中說果,亦名事究竟,亦名到彼岸,亦名度無極也。是以菩薩所行布施者,名為行檀波羅蜜。若至無上菩提佛果,方是檀波羅蜜具足成就。

二、尸羅波羅蜜:尸羅,秦言好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羅。尸羅略說有二種:一者、在家尸羅;二者、出家尸羅。在家尸羅者,所謂三歸、五戒、八齋戒也。二、出家尸羅,所謂出家沙彌、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尼六法戒,大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律行。若菩薩十重四十八輕,則通在家、出家共戒也。若菩薩以質直清凈心持如是等戒,皆名尸羅。

波羅蜜者,翻名如前。若菩薩住二種尸羅中能具足修行五種心者,是時尸羅名波羅蜜。何等為五?一、知尸羅實相,罪不可得,而好行善道,不自放逸。余四類如檀中分別。菩薩若能具修此五心者,隨所持戒行善,因中說果,皆具三義。是以菩薩持戒名為行尸羅波羅蜜。若至無上菩提佛果,方是尸羅波羅蜜具足成就也。


三、羼提波羅蜜:羼提,秦言忍辱。內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忍辱有二種:一者、生忍;二者、法忍。云何名生忍?生忍有二種:一、于恭敬供養中能忍不著,不生憍逸;二、于瞋罵打害中能忍,不生瞋恨怨惱,是為生忍。云何法忍?法忍有二種?一者、非心法,謂寒熱、風雨、饑渴、老病死等;二、心法,謂瞋恚、憂愁、疑、婬欲、憍慢、諸邪見等。菩薩于此二法能忍不動,是名法忍。菩薩以質直清凈心修此二忍,為羼提。

波羅蜜者,翻名如前。若菩薩住羼提中能具修五種心,是時羼提名波羅蜜。何等為五?一、知忍實相,雖不得能忍之心、所辱之事,而隨對生、法二種所辱之境,心能安忍不動。余四心類如檀中分別。菩薩若能具足修此五種心,隨所忍事,因中說果,皆具三義。是以菩薩修忍,名為行羼提波羅蜜。若至無上菩提佛果,方是羼提波羅蜜具足成就。

四、毗梨耶波羅蜜:毗梨耶,秦言精進。欲樂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謂之精進。精進有二種:一者、身精進;二者、心精進。若身勤修善法,行道禮誦,講說勸助開化,是為身精進。若心勤行善道,心心相續,是為心精進。復次,勤修施戒善法,是為身精進;勤修忍辱、禪定、智慧,是為心精進。如是等種種分別,身心精進之相不同,今不具辯。若菩薩以質直清凈心修是二種精進,故名為毗梨耶。

波羅蜜者,翻名如前。若菩薩能于精進具足修五種心者,是時毗梨耶名波羅蜜。何等為五?一者、菩薩知精進實相,身心雖不可得,而能勤修一切善法。余四心類如檀中分別。菩薩若能于精進中具此五心者,隨所勤修善法,因中說果,皆具三義。是以菩薩精進名為行毗梨耶波羅蜜。若至無上菩提佛果,方是毗梨耶波羅蜜具足成就。

五、禪波羅蜜:禪,秦言思惟修。一切攝心系念,學諸三昧,皆名思惟修也。禪有二種:一者、世間禪;二者、出世間禪。世間禪者,謂根本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即是凡夫所行禪。出世間禪復有二種:一、出世間禪;二、出世間上上禪。出世間禪者,謂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練禪、十四變化、愿智、頂禪、無諍三昧、三三昧、師子奮迅、超越三昧,乃至三明、六通,如是等禪,皆是出世間禪,亦名二乘共禪。二、出世間上上禪者,謂自性等九種大禪、首楞嚴等百八三昧、諸佛不動等百二十三昧,皆出世間上上禪,亦名不共禪,不與凡夫二乘共也。若菩薩以質直清凈心修如是等禪,名之為禪。

波羅蜜者,翻名如前。若菩薩能于諸禪中具修五種心者,是時禪定名波羅蜜。何等為五?一者、知禪實相不亂不昧,而能遍修諸禪。余四心類如檀中分別。菩薩若能如是于所得禪中具修此五心者,隨所入禪,因中說果,皆具三義,是以菩薩所修禪定皆名行禪波羅蜜。若至無上菩提佛果,方是禪波羅蜜具足成就也。

六、般若波羅蜜: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礙,名為智慧。智慧有三種:一者、聲聞智慧;二者、辟支佛智慧;三者、佛智慧。一求聲聞智慧有三種:學、無學、非學非無學。非學非無學智慧者,如干慧地、不凈觀、安那般那、欲界系四念處、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等。學智者,苦法忍慧乃至阿羅漢第九無間中金剛三昧慧。無學智者,阿羅漢第九解脫智,從是已后,一切無學,如盡智、無生智等,是為聲聞智慧。

求辟支佛道智慧亦如是,但以是人無漏善根純熟,雖生無佛之世,不從他聞,自然覺悟,得禪定,三界漏盡,所得三明、六通等功德小勝聲聞,是為辟支佛智慧。又以觀十二因緣智慧深利,能侵除習氣,勝于聲聞,從四諦觀門斷結,此為異也。

求佛道智慧者,菩薩從初發心已來,行六波羅蜜,破魔軍眾及諸煩惱,得一切智,成佛道,乃至入無余涅槃。隨本愿力,從是中間所有智慧總相、別相,一切盡知,是為佛智。若菩薩以質直清凈心修此三種智慧,故名為般若。

波羅蜜者,翻名如前。若菩薩隨所修智慧中能具足五種心者,是時般若名波羅蜜也。何等為五?一者、了知智慧實相非境非智,心無所得,而能遍學三乘智慧及一切世間知見。余四心類如檀中分別。菩薩能如是于所修智慧中具此五心者,隨所得智慧,因中說果,皆具三義。是以菩薩所修智慧皆名行般若波羅蜜。若至無上菩提佛果,方是般若波羅蜜具足成就也。


四依初門第四十三

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三、依義不依語;四、依智不依識。

次六波羅蜜而辯四依者,菩薩既欲學六波羅蜜之正行,而行不孤立,必有所依而得成就。依憑若正,則具正行,能至菩提;依憑若邪,則墮邪道。故次六度而明四依也。此四通名依者,依憑也。依憑此四法能成諸波羅蜜萬行之因,滿足菩提佛果,故云依也。

一、依法不依人:依法者,實相及一切隨順實相善法,通名為法,亦名法身。若依實相法身而修諸波羅蜜萬行功德,皆悉具足一切清凈,能至菩提,故云依法。不依人者,人是攬五陰所成,假名相好之身,若依相好之身而修諸波羅蜜萬行功德,則皆墮顛倒,終不得見真實法身,故云不依人也。所以者何?如《涅槃》說:“魔王波旬尚能作佛,況不能作四依之人?”是故雖是凡夫,若所說行與實相相應,則可依信。雖現佛身相好,若所說行乖實相法者,則不應依,況余人也。

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了義經者,謂諸大乘方等十二部經中,皆明中道、佛性、實相、如如之理。若依此教而修諸波羅蜜萬行功德,則心與中道相應,能見佛性如來藏理,故云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者,所謂聲聞所應行九部中,不修中道佛性如來藏理。若依此教而修諸波羅蜜萬行功德,則隨二邊,不見佛性如來藏理,故云不依不了義經也。

三、依義不依語:依義者,義是中道第一義諦。若依中道第一義諦而修諸波羅蜜萬行功德,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破諸顛倒,心心寂滅,自然流入無量禪定,故云依義。不依語者,語是世間語、文字章句,虛誑無實,乃至二乘所見真諦涅槃亦有文字。故《法華經》以化城喻。若依如是文字言語而修諸波羅蜜萬行功德,則增長諍訟,妄想煩惱,或墮二乘之地,不到大乘大般涅槃,故云不依語也。

四、依智不依識:依智者,照了之心,名之為智。若于正觀智慧,心無所著而修諸波羅蜜萬行功德,則能破散五住煩惱及無邊生死之業,必獲大乘涅槃常樂我凈,故云依智。不依識者,妄想之心名之為識。若依妄識而修諸波羅蜜萬行功德,則搆集五住煩惱二邊生死之業,是以流轉無際,眾苦不息,故云不依識。


九種大禪初門第四十四

一、自性禪;二、一切禪;三、難禪;四、一切門禪;五、善人禪;六、一切行禪;七、除煩惱禪;八、此世他世禪;九、清凈凈禪。

次四依而辯九種禪者,菩薩既得正依憑處,則能進修深廣之大行也。至論深廣之內行,莫若禪定。故《大智度論》云:“禪最大如王,言禪則一切皆攝?!彼^若諸菩薩成道起,轉法輪,入涅槃所有勝妙功德悉在禪中。今明別觀菩薩成道起,轉法輪,入涅槃勝妙功德,思惟修法,并在九種禪中,故次四依而辯也。此九種禪,《纓絡經》中雖有其意,而不列名。解釋彌勒菩薩造《地持》處,明六波羅蜜,方乃辯出九種相,并是菩薩不共之禪。從自性禪乃至清凈,不與二乘人共。今為明菩薩不共次第,深廣內行,思惟修法,于六波羅蜜中的別出此九種大禪。此九通名禪者,翻釋名同前,是則名同而法相有別。

一、自性禪:云何名自性禪?于菩薩藏聞思前行世間、出世間善,一心安住,或止分或觀分,或此二同類,或俱分,是自性禪。

二、一切禪:云何名菩薩一切禪?略說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又隨其所應,各有三種:一者、現法樂住禪;二者、出生三昧功德禪;三者、利益眾生禪。菩薩禪定離一切妄想,身心止息,第一寂滅,自舉心息,舍離味著及一切想,是名現法樂住禪。菩薩禪定出生種種不可思議,無量無邊,十力種性所攝三昧。彼諸三昧,一切聲聞、辟支佛不知其名,況復能知起及所出生,二乘解脫,除入一切無礙慧無諍愿智勝妙功德,是名菩薩出生三昧功德禪。利益眾生禪者,十一種如前釋。菩薩依布施眾生所作以義饒益,皆與同事。為除眾苦,知所應說,知恩報恩。護諸恐怖、諸難憂苦,能為開解。資生不具,給施所須。如法畜眾,善能隨順。見實功德,歡喜贊嘆。等心折伏神力恐怖,或令歡喜。是名略說一切禪,無余無上。

三、難禪:云何菩薩難禪?略說三種:菩薩久習勝妙禪定,于諸三昧,心得自在,哀愍眾生,欲令成熟,舍第一禪樂而生欲界,是名菩薩第一難禪。菩薩依禪,出生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深三昧,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是名第二難禪。菩薩依禪,得無上菩提,是名第三難禪也。

四、一切門禪:云何菩薩一切門禪?略說四種:一者、有覺有觀俱禪;二者、喜俱禪;三者、樂俱禪;四者、舍俱禪。

五、善人禪:云何菩薩善人禪?略說五種:一者、不味著;二者、慈心俱;三者、悲心俱;四者、喜心俱;五者、舍心俱。

六、一切行禪:云何菩薩一切行禪?謂六種、七種,略說十三種。善禪、無記化化禪、止分、觀分、自他利、正念禪、出生神通力功德禪、名緣、義緣、止相緣、舉相緣、舍相緣、現法樂住第一義禪,是十三種菩薩一切行禪也。

七、除惱禪:云何菩薩除惱禪?略說八種:一者、菩薩入定,除諸苦患毒害霜雹熱病鬼,是名咒術所依禪;二者、菩薩入定,能除四大所起眾病,是名除病禪;三者、菩薩入定,興致甘雨,能消災旱,救諸饑饉,是名云雨禪;四者、菩薩入定,濟諸恐難,一切水陸、人非人怖,是名等度禪;五者、菩薩入定,能以飲食饒益曠野饑渴眾生,是名饒益禪;六者、菩薩入定,能以財物調伏眾生,是名調伏禪;七者、菩薩入定,覺諸迷醉迷十方者,等開覺之,是名開覺禪;八者、菩薩入定,眾生所作悉令成就,是名等作禪。

八、此世他世樂禪:略說九種:一者、神足變現調伏眾生禪;二者、隨說調伏眾生禪;三者、教誡變現調伏眾生禪;四者、為惡眾生示惡趣禪;五者、失辯眾生以辯饒益禪;六者、失念眾生以念饒益禪;七者、造不顛倒論微妙贊頌摩得勒伽,為令正法久住世禪;八者、世間技術義,饒益攝取眾生,所謂書數算計,資生方便法,如是等種種眾具禪;九者、暫息惡趣放光明禪。

九、清凈凈禪:云何菩薩清凈凈禪?略說十種:一者、世間清凈凈不味不染污禪;二者、出世間清凈凈禪;三者、方便清凈凈禪;四者、得根本清凈凈禪;五者、得根本上勝進清凈凈禪;六者、住起力清凈凈禪;七者、舍復入力清凈凈禪;八者、神通所作力清凈凈禪;九者、離一切見清凈凈禪;十者、煩惱智障斷清凈凈禪。如是菩薩無量禪,得大菩提果。菩薩依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

是中所明九種禪,從始至終,并是出《地持》處彌勒菩薩之所說,未有一句私言,讀者自思,取其意也。


十八空初門第四十五

一、內空;二、外空;三、內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第一義空;七、有為空;八、無為空;九、畢竟空;十、無始空;十一、散空;十二、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諸法空;十五、不可得空;十六、無法空;十七、有法空;十八、無法有法空。

次九種禪而辯十八空者,前九種正為重顯禪波羅蜜深廣之階級,今十八空次成般若波羅蜜,智慧照了,無得無著之妙絕也,故次而明之。此十八通言空者,無也,無此十八種有,故名為空。若菩薩始從初修自性禪,終至清凈凈禪,雖有大功德神通智慧之用,而禪定是門戶,詮次階級之法。若不善以十八空慧照了遣蕩,或于所證諸禪三昧中十八有法,隨滯一有,則不得無礙解脫,縱任自在,故須修十八空,照了無住無著也。經論明空,開合名數不同:或以略故,合十八空,但為十四空,或為十一空,或為七空,乃至三空、二空、一空;或以廣故,開十八空為二十空、二十五空,乃至無量空。今處中用十八空,遣蕩諸有,罄無不盡,則諸波羅蜜、禪定、三昧、萬行悉皆清凈也。

一、內空:內空者,內法空。內法者,所謂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無我、無我所,無眼、耳、鼻、舌、身、意亦如是,是為內空也。

二、外空:外空者,外法空。外法者,謂外六入:色、聲、香、味、觸、法。色空無我、無我所,無色、聲、香、味、觸、法亦如是,是為外空也。

三、內外空:內外空者,內外法空。內外法者,所謂內外十二入。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無內外法,是為內外空也。

四、空空:空空者,以空破內外空,內外空破是三空,故名為空空也。故《維摩經》云:“得此法已,無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故名空空。

五、大空:大空者,十方相空,故名大空。所以者何?東方無邊,故名為大;亦一切處有,故名為大;遍一切色,故名為大;如是大方能破,故名為大空;乃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如是。

六、第一義空:第一義空者,諸法中第一者,名為涅槃。涅槃中亦無涅槃相,涅槃空即第一義空。

七、有為空:有為空者,有為法名因緣和合生,所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今有為法二因緣故空:一者、無我、無我所,及常相不變易,不可得故空;二者、有為法、有為法相空,不生不滅,無所有故,是為有為空也。


八、無為空:無為空者,無為法名無因緣,常不生不滅如虛空。今待有為,故說無為。若有為法不可得,則無無為之可著,故即是無為空。

九、畢竟空:畢竟空者,以前八空破諸法畢竟盡凈,名為畢竟。若無諸法,亦無畢竟之可著,故名畢竟空。又解畢竟名為終竟,觀是終竟之法亦不可得,則不執有究竟之法,名為畢竟空。故《法華經》云:“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于空?!?/p>

十、無始空:無始空者,一切世間若眾生若法,皆無有始,如佛告諸比丘,眾生無始無明覆愛所系,往來生死,無始可得可破,是無始于無始中無執著,故名無始空也。

十一、散空:散空者,五眾和合故有人。若以智慧一一分別破散,人與五眾及所破散法皆空無所有。如佛告羅那:“此色破散滅,令無所有。余眾亦如是,是名散空。”

十二、性空:性空者,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今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

十三、自相空: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種相:一、總相;二、別相??傁嗾?,如無常等。別相者,諸法雖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有堅相,火有熱相,如是二種相皆空,故名相空。分別性相不同,或言名異體同,或云名體俱異。所以者何?性言其體,相言其識,性以據內,相以據外。相如見黃色為金相,而內是銅,火燒石磨,知非金相性,故別明相空。

十四、諸法空:諸法空者,一切法,名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是諸法空,皆入種種門。所謂一切法有相、知相、識相、緣增上相、因相、果相、總相、別相、依相,是等一切皆空,空無實故,名諸法空。

十五、不可得空:不可得空者,一切法及因緣畢竟不可得故,名為不可得空。又解云:上以諸法空空一切法,皆不可得。若作可得,則為斷滅。若知是不可得亦不可得,則于不可得中心不沒故,名不可得空也。

十六、無法空:無法空者,無法名,法已滅,是滅無,故名無法空。有人解云:過去未來法,名無法。是無法不可得故,名無法空也。

十七、有法空:有法空者,有法名。諸因緣和合生故,有二法無故,名有法空。有人解云:現在一切法及無為法,名為有法。如是有法皆空,故名有法空。

十八、無法有法空:無法有法空者,取無法有法相不可得故,名無法有法空,亦以觀無法有法空故,名無法有法空。有人解云: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皆空,故名無法有法空也。


十喻初門第四十六

一、如幻;二、如炎;三、如水中月;四、如虛空;五、如響;六、如揵闥婆城;七、如夢;八、如影;九、如鏡中像;十、如化。

次十八空而辯十喻者,此十喻既為易解空故說。若修十八空觀者,不善用十喻曉其迷執滯有之情,體法真空,正解發則無由,故次十八空而辯十喻,為成觀空之易悟,亦以異于二乘壞法而修空也。此十通名喻者,借事四理以曉迷情,故名為喻。今以世間幻夢易解之空,以譬迷心冰執難解之空,令同易解,故此十事為喻也。

一、如幻:如幻者,譬如幻師幻作象馬及種種諸物體,雖無實,然有幻色可見,幻聲可聞,與情相對而不錯亂,無智不了,謂之為實。諸法亦如是,皆是無明幻作,雖空而可見聞,不相錯亂,迷心不了,妄執為實。修空觀者,若知諸法同如幻相,則心無所得,豁然開解,悟一切法皆悉空寂,故說如幻。

二、如炎:如炎者,炎以日光風動塵故,曠野中如野馬,無智之人初見謂為水。男相、女相及一切法相亦如是,結使煩惱光諸行塵邪憶念風,生死曠野中轉,無智慧者謂為一相,為男為女,是名為炎。復次,若遠見炎想為水,近則無水相。無智之者亦如是,若遠圣法,不知無我,不知諸法空,于陰、入、界、性空法中生人想、男想、女想;近圣法,則知諸法實相,是時虛誑種種妄想盡除。以是故,說如炎。

三、如水中月:如水中月者,月在虛空中,影現于水。實法相在如、法性、實際、虛空中,凡夫心水中有我、我所相現。以是故,如水中月。如小兒見水中月,歡喜欲取,大人見之則笑。無智人亦如是,身見故,見有吾我,無實智故,見種種法,見已歡喜,欲取諸相:男相、女相等,諸得道圣人愍之而笑也。

四、如虛空:如虛空者,虛空但為有名而無實法,虛空非可見,遠視故,眼光轉見彯色。諸法亦如是,空無所有,人遠無漏實智慧故,棄實見彼我、男女、屋舍種種物。若修空觀,入實相理,則一切皆無所有,故說如虛空也。

五、如響:如響者,若深山溪谷中及空大舍中,若語聲、若打聲,從聲有聲,無智者謂為有人語聲,智者了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故名為響。響事空而能誑耳根,一切音聲言語亦如是。人欲語時,口中出風,名憂陀那,還入至臍,響出時,觸七處退還,是名語言如響。無智者不識語之因緣,謂為實心,取生憂喜;智者知語因緣無實如響,聞之心不生著。諸法如是,故說如響。

六、如揵闥婆城:如揵闥婆城者,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轉滅,但可眼見,而無有實。無智人不識,謂之為實;智者見之,即知無實。諸法亦如是,無智不了,妄計有假名吾我陰、入、界之實;智者了達,皆無所有。故說如揵闥婆城。

七、如夢:如夢者,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而還自笑。人亦如是,是諸結使眠中實無而著,得道覺時,乃知無實,亦復自笑。以是故,說如夢。又夢以眠力故,無法而見有。人亦如是,無明眠力故,種種無而見有,所謂我、我所、男女等也。


八、如影:如影者,但可見而不可捉。諸法亦如是,雖眼根等見聞覺知,實不可得。又如影,映光則現,不映則無。諸結使煩惱遮正見光,則有我相、法相影;若結使煩惱滅,則我相、法相皆無。又如影,人去則去,人住則住。善惡業影亦如是,后世去時亦去,今世住時亦住,報不斷故也。

九、如鏡中像:如鏡中像者,鏡中之像,非鏡作非面作,非鏡面和合作,亦非無因緣作。雖無定有,而亦可見分別。諸法亦如是,非是自有非他有,非共有亦非無因緣有。雖有不可得,但以名字而有分別。如鏡中像,實無所有,而誑惑小兒,令生憂喜。智者雖見,即知非實,故無憂喜。諸法亦如是,誑惑凡夫,生諸煩惱。實智慧者雖復見聞,既知無實,不生結業。故說如鏡中像。

十、如化:如化者,若諸天仙圣得神通者,能有變化諸物如化人,無生老病死,無苦無樂,亦異于人生。以是故,空無實。一切諸法亦如是,皆無生滅。又如化主無定物,但以心生,便有所作,皆無有實。人生亦如是,本無所因,但從先世心生今世身,皆無有實。以是故,說諸法如化。


圖文 | 玉泉寺數據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當陽玉泉寺

? 公眾號:dy-yuquanchans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男藝人張藝洋被執行槍決!為娛樂圈首位被執行死刑藝人

男藝人張藝洋被執行槍決!為娛樂圈首位被執行死刑藝人

微微熱評
2025-07-23 18:57:52
2-0奪冠!中國隊終于贏了,10年,等了整整10年,這一刻等得太久

2-0奪冠!中國隊終于贏了,10年,等了整整10年,這一刻等得太久

粵語經典歌單
2025-07-22 18:59:35
硬氣!國防部發布新規,明確授權解放軍在警告無效時可直接開火

硬氣!國防部發布新規,明確授權解放軍在警告無效時可直接開火

大道無形我有型
2025-07-23 13:32:43
喝了兩次酒就被造黃謠,女生以身入局勾引男方到酒店,開門就是打

喝了兩次酒就被造黃謠,女生以身入局勾引男方到酒店,開門就是打

社會醬
2025-07-23 18:17:33
宗啟騄葬禮:杜建英3個娃出殯,宗馥莉拒絕參加,宗慶后氣了1.5年

宗啟騄葬禮:杜建英3個娃出殯,宗馥莉拒絕參加,宗慶后氣了1.5年

古希臘掌管松餅的神
2025-07-23 17:27:09
愛潑斯坦案再掀風波:白宮“轉移視線”VS選民“呼吁真相”,眾議院避風頭提前放假

愛潑斯坦案再掀風波:白宮“轉移視線”VS選民“呼吁真相”,眾議院避風頭提前放假

紅星新聞
2025-07-23 20:46:11
從喜劇黑馬到人設崩塌? 她的走紅,全靠賈玲讓位和抱團炒作!

從喜劇黑馬到人設崩塌? 她的走紅,全靠賈玲讓位和抱團炒作!

毒舌八卦
2025-07-21 20:03:12
當年汶川地震,美國曾派軍機空運救援物資入川,向中國分享災區衛星照

當年汶川地震,美國曾派軍機空運救援物資入川,向中國分享災區衛星照

風向觀察
2025-07-23 15:06:59
福耀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曝光!寫著:你們是這個大學形態的創建者

福耀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曝光!寫著:你們是這個大學形態的創建者

火山詩話
2025-07-23 17:08:00
6名大學生在內蒙古企業參觀學習中意外墜落溺亡

6名大學生在內蒙古企業參觀學習中意外墜落溺亡

界面新聞
2025-07-23 22:05:38
程瀟不再隱瞞!曾確診精神疾病,為梁朝偉日本產子傳聞早真相大白

程瀟不再隱瞞!曾確診精神疾病,為梁朝偉日本產子傳聞早真相大白

阿傖說事
2025-07-23 09:35:38
足協杯爆大冷門!申花點球大戰不敵河南隊無緣4強,劉誠宇失點

足協杯爆大冷門!申花點球大戰不敵河南隊無緣4強,劉誠宇失點

中超偽球迷
2025-07-23 22:04:34
普京公開發出警告,欺人太甚的北約,再不收手,遲早遭俄核打擊?

普京公開發出警告,欺人太甚的北約,再不收手,遲早遭俄核打擊?

空天力量
2025-07-23 13:08:52
全身潰爛生不如死,暴瘦40斤,武漢首批新冠患者如今過得如何?

全身潰爛生不如死,暴瘦40斤,武漢首批新冠患者如今過得如何?

柳絮憶史
2025-07-22 07:15:03
49國大佬將聚北京,93大閱兵名單藏著你所不知的門道

49國大佬將聚北京,93大閱兵名單藏著你所不知的門道

大道微言
2025-07-23 16:25:48
車費錯付1010元后續:司機身份被扒,男孩遺言曝光,家屬長文回應

車費錯付1010元后續:司機身份被扒,男孩遺言曝光,家屬長文回應

禾寒敘
2025-07-23 17:19:50
原來如此!杜建英跳出來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失去了更重要的東西!

原來如此!杜建英跳出來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失去了更重要的東西!

牛馬搞笑
2025-07-24 00:45:12
日本老兵講述親身經歷:在南京大屠殺時,城里富太太們的悲慘遭遇

日本老兵講述親身經歷:在南京大屠殺時,城里富太太們的悲慘遭遇

柳絮憶史
2025-07-23 10:26:43
收受“亞洲鋁王”賄賂,公安廳副廳長落馬

收受“亞洲鋁王”賄賂,公安廳副廳長落馬

中國新聞周刊
2025-07-23 20:32:52
上海緊急提醒:不要投喂!近100個小區都發現了,有市民嚇壞,成群結隊出現,看得心里毛毛的

上海緊急提醒:不要投喂!近100個小區都發現了,有市民嚇壞,成群結隊出現,看得心里毛毛的

上觀新聞
2025-07-22 14:47:13
2025-07-24 03:55:00
十方叢林 incentive-icons
十方叢林
網聚善知識,弘揚禪文化!
22028文章數 221143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宗馥莉被質疑讀的是“野雞大學” 校方回應

頭條要聞

宗馥莉被質疑讀的是“野雞大學” 校方回應

體育要聞

英格蘭最紅球星 也是加勒比島國驕傲

娛樂要聞

汪峰森林北同游日本 各帶各娃互不耽誤

財經要聞

律師解析娃哈哈遺產案:遺囑是最大變數

科技要聞

別自嗨了!XREAL徐馳:AI眼鏡只有5歲智商

汽車要聞

德系大招放盡 場地極限測試全新奧迪A5L

態度原創

時尚
藝術
手機
家居
健康

搶戲《醬園弄》、尬演《長安荔枝》,雷佳音的舒適圈正在反噬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手機要聞

4699華為Pura80預售開啟,絲絨小直屏

家居要聞

晨曦生活 明媚而放松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玛县| 名山县| 阿坝县| 漳平市| 方城县| 游戏| 钟祥市| 阿坝县| 和政县| 敦化市| 辉县市| 郓城县| 隆回县| 平南县| 南部县| 瓮安县| 牟定县| 昌宁县| 广南县| 千阳县| 临泽县| 比如县| 云梦县| 张家港市| 海安县| 休宁县| 襄垣县| 行唐县| 关岭| 长武县| 乐清市| 神池县| 商南县| 石城县| 南和县| 达孜县| 张家港市| 康乐县| 舒城县| 普定县| 南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