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在《走到人生邊上》說:
“人性就是這樣,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的確如此,一個人最大的愚蠢,其實非但不會幫助自己,反而替別人消耗自己。
毫無疑問,這種活法以及思維是特別廉價的,也是愚蠢的。
一個人可以善良,但是要有自己的態度,要有自己的棱角,要活出自己的立場。
不然的話,生活就會走向平庸,人生也會淪陷苦難當中。
不能太好說話
一個人生活過得不好的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自己太好說話了。
一個人若是太好說話,就很容易被人利用。
而且還會做很多吃力不討好的事,哪怕自己也覺得不行,他還是會壓抑自己的心情,強迫去迎合他人。
到頭來,別人只要有事情,有困難,有問題的話,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你,而且相信你也不會拒絕。
可是,明明自己很好說話,明明自己很配合,但是被他人利用完了,就被甩了一樣,對你愛理不理。
正如白巖松所說:
“為什么別人越來越不把你當回事兒,因為你太好說話。”
人到成年,有一個很殘酷的相處規則就是,我們越是好說話,對方就不會把自己當一回事。
反而自己變得有氣場,有棱角的時候,對方發現需要你幫他們做一切事情,肯定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時候。
那么,他們就不會那么心安理得,甚至覺得非你莫屬了。
所以說,任何事情,不管對自己要求的人有什么樣的關系,我們也要考慮到這件事會給到自己怎樣的麻煩和壓力。
反正就是,閑事不管,小事不離,破事不碰,爛事遠離,不要那么好說話,才能過好自己的日子。
要有拒絕的勇氣
很現實的一個真相就是,一個人越是不懂拒絕,生活就越會變得為難。
不懂拒絕的人,面對他人的無理的請求,心里也會七上八下,左右為難,最終執拗不過,勉強答應。
可是,這一種勉強的配合,只會一邊內耗自己,一邊也沒有把事情和問題處理掉。
到頭來,只會往自己的身上招攬更多的麻煩和困境。
所以說,人要有拒絕的勇氣,不管什么事,我們都有拒絕的權利。
反正就是,不要總想著自己能夠在別人的面前有著完美的表現,要有不怕得罪人的氣魄。
畢竟,你又不欠對方的,又何必怕冒犯了對方的自尊,而且明明是對方先冒犯了你的自尊。
《被討厭的勇氣》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活在害怕關系破裂的恐懼之中,那是為他人而活的一種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真正厲害的人,都很有邊界感,都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哪怕自己的這種邊界感,以及所謂的原則和底線,在別人看來是冷漠的,甚至是冷血的。
但是,我們只管保證自己是在做出正確的決定就行了,而且只要做到問心無愧,那就夠了,又何必那么在乎別人的感受呢?
做人要強硬一點
這個世界上,尤其是在人情世故上,我們要明白這一個真實的真相就是,你對別人的態度,就是別人對你的態度。
比如說,讓別人看到了自己并不是那么說話的人,也就意味著降低了別人會在你身上做壞事的概率。
否則的話,看到你柔柔弱弱的,對方就很有可能會有一種柿子挑著軟的捏的沖動。
正如有句話說得好:
“不要小看自己在每一件事上對別人的態度,因為它很有可能決定著未來別人對你的態度。”
所以,千萬不要讓自己活得廉價,更不要一味討好他人,而放低了自己的底線。
不然的話,我們只會把別人慣出壞毛病,活成了別人生活里的附屬品,讓自己變得一文不值。
很認同王小波的觀點:
“人活在世上有兩大義務,一是好好做人,無愧于人生一世。
另一條是不能慣著別人的臭毛病。”
余生歲月里,我們可以做到善待他人,好好說話,但也不能變得太好說話,而是要守住自己的底線和原則,活出自己的骨氣和硬氣。
這樣,才能真正保護自己,不讓自己受他人欺負,被別人利用和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