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自在拉姆施泰因會議上宣布各自的援烏計劃和承諾:
德國和英國宣布向烏克蘭提供22萬發35毫米獵豹防空系統彈藥,采購資金將從德國預算中撥出,獵豹高射炮是除了愛國者之外烏克蘭最重要的防空系統,因為其低廉的價格,優異的性能,幫烏克蘭攔截越來規模越大的俄羅斯自殺無人機。
英國宣布向烏克蘭撥款4000萬英鎊,今年計劃向烏克蘭提供總計45億英鎊的軍事援助,其中7億英鎊用于炮彈、遠程導彈和防御導彈,其中1.5億英鎊已撥付。
荷蘭撥款3.25億歐元用于購買烏克蘭無人機以及F-16的裝備及維護。
挪威援助10億歐元用于購買無人機,其中4億歐元將直接從烏克蘭國防工業采購。
加拿大撥款2000萬加元用于烏克蘭坦克的維護,以及進一步向烏克蘭提供20億加元軍事援助。
瑞典正準備包含防空系統、火炮和相關設備的新一攬子軍事援助。
法國準備培訓更多的烏克蘭幻影戰斗機飛行員,還協助烏克蘭實現無人機生產、防空系統、導彈系統的本土化生產。
因為現在援烏已經交由北約主導,而北約成員國上半年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價值4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當然,這些是援烏的部分國家,還有其他國家都有或多或少的援助。
光從這些數字上,你覺得歐洲援烏多嗎?看起來不少,但如果把歐洲各國戰爭爆發以來援烏的總額各自疊加一下,絕對超過烏克蘭實際收到援助的N倍以上,而按照烏克蘭新任國防部長什梅加爾的說法,烏克蘭需要60億美元來滿足其 2025年的國防采購需求,并將戰爭重新帶回俄羅斯領土。他呼吁西方各國填補這些資金空缺。
相比拉姆施泰因會議上的各種承諾資金,這60億美元是真正的真金白銀才能填補。
這里不得不說整個西方援烏,美國確實非常真誠,也出了最大力氣,援烏資金的交付和兌現率也最高,當然,川普現在改變了方式,不再提供任何無償援助,但不意味著美國在援助方面拖沓。
而歐洲包括英國在內對烏克蘭的援助,更多處于口頭許諾,實際資金到位比例極低的問題,他們喜歡將上次會議的援烏金額數字,疊加到未來的多次會議上,以表達對烏克蘭的援助,許多人將這些數字疊加在一起,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那回事。因為靠疊加的數字,俄羅斯早就該被打垮。
例如今年3月份因為白宮爭吵,英國首相安慰到訪的澤連斯基,宣布援烏的 5000枚防空導彈,實則建立這些導彈的工廠,以及生產計劃,都還沒有著落。按照道理來講,如果英國確實希望盡快讓烏克蘭得到急需的武器彈藥,理應自己無法及時生產提供這些導彈,那就花錢去買,例如向美國向韓國這些軍工生產大國下訂單。
但歐洲的問題在于,他們本身沒有生產能力,戰爭三年多,依然沒有重振軍工生產,但還不希望拿錢去外面買,那樣會讓工作機會流失到歐洲以外,這是2023年歐盟無法兌現12個月援助烏克蘭100萬發導彈的根本原因,川普現在的政策很明確,歐洲花錢去買美國武器援助烏克蘭,但最大的抵制,當然來自法國,其次是意大利捷克波蘭等國。
烏克蘭是救兵如救火,但對歐洲各國來說,那是精打細算的工作崗位和補貼自家的軍工企業。
對許多慣于煽情打雞血的挺烏寫手而言,他們堅稱沒有美國的支持,歐洲也能支持烏克蘭打敗俄羅斯(澤連斯基則堅決否認這種觀點,認為沒有美國烏克蘭絕不可能贏得對俄羅斯的勝利)。
他們的理由是歐洲的經濟體量比俄羅斯大很多,實則確實很多,可能在8-10倍左右,這意味著歐洲可以拿出更多的錢來支持烏克蘭擊敗俄羅斯——如果他們不希望自己將來面對俄羅斯的話。但你雖然盤子很大,但拿出來多少投入真金白銀的戰場,對抗俄羅斯能拿出來多少,這才是真正的關鍵。而另外的關鍵是,歐洲購買俄羅斯能源的花費,比實際援助烏克蘭的資金要多得多而且這些資金實際到位的比率還是個未知數,但購買俄羅斯能源,那是要出真金白銀的。
實際上,歐洲各國確實許諾了烏克蘭很多,但拿錢的時候,沒有幾個像是德國波羅的海三國那樣,波羅的海三國援烏是絕對的真誠,但因為體量太少,哪怕拿出更多占GDP比例的資金,也無濟于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