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高小雨 通訊員 唐金成 )地下油藏的每一絲變化,都牽動著穩產的神經。2025年中國石油長慶油田采油八廠吳定生產運維中心把動態監測當成認識油藏的“千里眼”,以“測以致用、科學開發”為準則,通過全流程精細管理,讓地下油藏的“脾氣”“秉性”清晰可見,為油藏開發裝上“導航儀”。
嚴把開工關,讓監測基礎“實起來”。動態監測施工的第一步,就是給隊伍“驗明正身”。運維中心嚴格審核施工單位的人員資質、設備狀況,從源頭杜絕安全隱患;小修隊伍與測試人員的工序銜接被細化到“分鐘級”,確保測試不誤工、不脫節;開工許可證辦理全程協助,讓隊伍輕裝上陣。更關鍵的是“簽字把關”——現場開工必須經巡檢維護班負責人或安全監督簽字確認,少一個簽名,施工就不能動,這份較真讓監測工作從一開始就站在規范的起點上。
緊盯過程質,讓監測數據“準起來”。“數據不準,等于白測”,這是運維中心抓監測質量的鐵規矩。三級監督體系像一張“防護網”:管理人員查流程合規性,技術骨干盯操作規范性,現場監督員看細節到位度。施工設備是否達標、票據證件是否齊全、現場布置是否規范,每一項都要過“篩子”;視頻監控全程“盯梢”,現場監督實時記錄,哪怕是測試儀器的微小偏差,都能被及時糾正。正是這份“零容忍”的態度,讓動態監測數據成了“放心數據”。
深挖數據值,讓監測結果“用起來”。每一份監測報告,都是油藏遞出的“悄悄話”。運維中心堅持“測完一口、分析一口”,油藏負責人帶著技術團隊逐份解讀數據:含水率的細微波動、壓力變化的深層原因、不同區域的開發差異,都被掰開揉碎分析。從這些數據里,他們找準油藏開發的“癥結”,為注采調整、措施選井提供精準依據;面對長停井,更是通過動態監測“診斷”潛力,讓“沉睡”的油藏重新煥發生機。
動態監測這雙“千里眼”,讓吳定生產運維中心把準了油藏的“脈搏”。從嚴格開工到精準分析,每一個環節的精細管理,都在為科學開發油藏提供可靠支撐,讓每一滴原油的開采都更精準、更高效,為穩產之路鋪就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