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也快過完了,而在八月份的第一個節氣,就是立秋!
馬上就到8月7日立秋啦!然而今年這個立秋可不一般,老人說今年立秋有五個特點,總結起來就是帶著3個好消息和2個壞消息,到底咋回事?聽我細細道來。
先簡單講講立秋這個節氣。立秋是二十四節氣里的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秋天正式開場!
不過,立秋后暑氣不會一下子消散,出伏后還會有“秋老虎”時不時出來溜達溜達,但總體趨勢是天氣慢慢變涼爽。
它就像夏天和秋天之間的過渡使者,標志著大自然開始從繁茂生長轉向收斂成熟。
先來說說3個好消息,第一個是超難得的好消息,今年立秋恰逢“天赦日” ,這是多年難得一遇的!
天赦日是傳統歷法里的特殊吉日,被認為是上天赦免人間罪過、賜予恩賜的日子,是非常吉利的。
在過去民間普遍認為,在這天辦事,好像能得到上天庇佑,事半功倍。這么多年才一遇的立秋和天赦日重合,實在是幸運,不管是祭祀祈福,還是做些重要決定,都感覺多了份底氣。
第二個好消息是今年是“母秋”。民間有“公秋兇,母秋爽”的說法 ,雖然各地對“公秋”“母秋”的判斷標準不太一樣,有的按立秋時間在白天還是晚上區分,白天立秋是“公秋”,晚上立秋是“母秋”;也有的按立秋當天農歷是單日還是雙日判斷,單日為“公秋”,雙日為“母秋”。
但不管哪種說法,今年都被歸為“母秋”,預示著立秋之后,天氣可能不會像“公秋”之后那般酷熱難耐,我們或許能早點迎來涼爽。第三個好消息,今年立秋在閏六月十四日。老話說“六月秋,早收晚不收,七月秋,早晚都收” 。意思是農歷六月立秋,早種的莊稼能豐收,晚種的可能就差點意思;要是七月立秋,不管早種晚種,都有好收成。
今年閏六月立秋,實際上也是在七月立秋了,對農民朋友來說,是個好兆頭,預示著辛苦勞作能換來滿滿收獲。不過,有好消息,壞消息也跟著來了。第一個壞消息,今年是晚上立秋!
民間諺語講“早上立秋涼颼颼,晚上立秋熱死牛”,按這說法,立秋后還要熱上一陣,大家的防暑降溫工作還不能松懈,空調、風扇、西瓜,還得繼續“上崗”。更糟糕的是,今年還是“秋包伏” 。簡單說,就是立秋在末伏之前。農諺有云“秋包伏,熱死牛”,這意味著立秋之后,高溫高濕的天氣還會持續,那種悶熱感一時半會兒甩不掉,大家可得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立秋,是大自然的一次更替,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好消息讓我們滿懷期待,壞消息也能提醒我們未雨綢繆。
在這個特殊的節氣里,大家不妨順應天時,調整生活節奏,做好防暑和迎接豐收的準備,一起擁抱季節變換帶來的新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