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陳柯旭
最近,湖南衡陽市圖書館“放娃”現象引發網絡熱議。每天有近100名孩子被單獨留在館內,靠一份外賣,從早待到晚。由于缺乏看管,時常追逐打鬧,制造噪音,破壞公物,嚴重影響他人閱讀體驗。
(圖源:衡陽日報視頻截圖)
“甩手掌柜”式帶娃看似荒唐,或是無奈之舉。雙職工家庭面對孩子暑假,尋求托管機構怕不靠譜,帶娃上班又不現實,圖書館兼顧“環境+安全”雙重要求,無疑是“放娃”的最優場所。
不可否認,圖書館作為普惠性公共文化空間,安全秩序有一定保障。然而,這絕不能成為家長安心“甩娃”的借口。家長把孩子放在圖書館,看似是對圖書館的信任,實則是把自己的監護責任轉嫁給了公共資源。
(圖源:衡陽日報視頻截圖)
對于圖書館工作人員來說,本就承擔著維護借閱秩序的職責,如今又要時刻關注著無人看管的孩子,防止出現安全意外,這種無序的托管方式給館方帶來巨大的管理壓力。當圖書館被迫淪為免費托兒所時,公共服務的邊界變得模糊不清,最終損害的是其他讀者的合法權益。
要破解“圖書館成臨時托兒所”困局,不能只靠家長自覺。學校、社區、政府或可合作探索,開設暑期托管新模式,比如,學校發揮自身優勢,提供容納場所,社區整合資源,提供多樣化的托管活動,避免“無序放養”。唯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讓圖書館回歸本質功能,既給孩子正確的陪伴,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又能還公共空間一片安寧和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