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錄取季,耒陽市永濟鎮白鳳村一組的梁望同學,以文化成績434分、美術專業分247分、綜合分303.1分的成績,成功被湖南科技大學錄取。他的經歷,是眾多文化課成績不突出、卻通過藝術高考成功“逆襲”的學子縮影。
梁望小學四年級之前,是在輾轉中度過的。父親梁海濱當時在永州開不銹鋼門廠,母親段春枚和舅媽則在衡陽上班。梁望跟著母親和舅媽一家七口人,合租在衡陽的房子里生活,并在衡陽市珠暉區的英發實驗小學讀書。也就是在這段時期,年幼的梁望養成了一個習慣:喜歡拿著小本子,對著一些小卡片上的動漫人物進行臨摹,畫著玩。這看似不經意的興趣,為他日后走上美術道路埋下了最初的種子。
家庭情況 初一開始學美術
四年級時,梁望跟隨父母回到耒陽。家庭生活模式也發生了變化:父親回到鄉下種田搞養殖,母親則在城區飯店上班,月工資有五六千元。雖然同在一個縣域,但父母處于兩地分居的狀態。梁望跟隨母親住在耒陽城區,并轉學到了正源學校繼續學業。
進入正源學校后,梁望的成長軌跡在初中階段迎來了關鍵轉折點。他進入了學校的藝術部,并在初一年級正式接觸到了專業美術培訓。童年時對著動漫卡片臨摹的愛好,在藝術部里開始轉化為系統的學習。學校為藝術生安排了每天兩節美術課,梁望就這樣一路學習,從藝術部的教學樓走進了高中部的教室。
然而,在文化課學習方面,梁望坦言自己初中時并不理想。中考600多分已經是他“盡力而為”的結果。他自我總結那時的狀態是:上課不怎么聽課,搞小動作,也不喜歡問老師,不喜歡做題也不喜歡問同學,“反正就是混日子”。不過,在同樣選擇藝考的同班同學中,梁望的文化成績還算在前列。他解釋說,學藝術的同學文化成績差距不大,普遍不太理想,大家都是基于自身情況選擇了藝考這條路。
初高中文化成績
對于每天的兩節美術課,梁望感覺意猶未盡,常常是“剛進入狀態就下課了”。這種對繪畫投入卻時間受限的感覺,一直延續到高中。
升入高中后,梁望延續了每周上美術課的安排。時間來到高二結束的2024年6月,暑假尚未正式開始,梁望便和同學們一起,奔赴長沙正源藝術培訓學校,開始了為期六個月的美術專業緊張集訓。
在去長沙之前,梁望和許多同學一樣,對這次集訓的效果心存疑慮。他們聽過校長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但當時懷著質疑的態度,認為“就是換個地方畫畫而已”,并沒有校長講的那么好。直到梁望自己在長沙集訓了一個月后,才有了切身的、顛覆性的體驗。
“到長沙就是不一樣,去長沙學藝術完全是兩回事。”梁望這樣描述集訓生活。在這里,老師每天從早到晚進行輔導,學生們天不亮就要起床外出寫生,深夜才離開畫室。精力和精神都處于高強度集中狀態,可以暫時放下文化課的負擔,一門心思扎進美術的世界里。“我覺得那里真的很好,就是要自己親身去體驗一番才知道,很多家長也需要有這種心態。”梁望感慨道。
長沙集訓的經歷
憑借之前打下的美術基礎,梁望在長沙正源被分到了蔣鑄云老師的班上。在梁望眼中,蔣鑄云老師的教學水平相當高。“我感覺他畫的非常厲害,我自己肯定趕不上他,教的也很好,比如色彩素描都很強,都是一流的。”
在長沙正源藝術培訓學校,梁望早上6:30起床,然后寫生到7:50結束吃早餐,8點開始上課到中午12點下課,午休一個半小時,下午接著上專業課到5點吃飯,打完球洗完澡,晚上7點多開始上晚自習,上到10點半吃完夜宵接著畫,直到12點老師到教室趕人,被告知的理由是,明天早上還要早起寫生。
集訓期間,梁望和他的同學們都非常刻苦,經常畫到十二點鐘才睡,有時候甚至加班苦練到一兩點。這種緊迫感源于高三僅剩的時間。
一個重要的心理轉變在長沙集訓期間發生。梁望提到,藝考生在耒陽正源的文化成績基本上都靠后,總感覺“被別人壓著,喘不過氣來,沒有信心去超越”。然而,正是因為耒陽正源整體的文化成績水平很高,這些在耒陽排名靠后的藝考生到了長沙,與其他地區的藝考生相比,文化分反而成了優勢,成了“文化的優秀生”。因此,他們被長沙的老師“高看一等,厚愛一層”,自信心得到了充分的釋放,專業成績進步也很快。
比較在長沙學藝術和在耒陽學文化,梁望感覺在長沙更輕松更舒服。因為畫畫的時候“腦袋不用想那么多,都是手上的活,只要努力去畫了,成果顯而易見。”而且長沙正源培訓學校的生活安排也比較豐富,在去年9月份,他們還組織去安徽黃山進行了一次寫生。
時光飛逝,六個月的集訓充實而緊張。2025年美術專業聯考(高考美術專業考試),梁望考了247分。查到專業分后,梁望知道,按照去年的分數線,自己的專業肯定過線了。這讓他回到耒陽學習文化課時,目標更加明確:“多考一分都是在大學的層次上上個臺階。”
事實證明,長沙正源藝術學校作為為耒陽正源高中培養大學生的專業基地,其老師“特別專業,特別有愛心,特別細心”,而且教學管理也像耒陽正源一樣嚴格。該校藝考生,即使是零基礎的學生,在長沙集訓后,“沒有一個沒過專業線”。
梁望認為,學藝術的魅力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集訓期間通常會有三四次與外校聯合舉行的大規模模擬考試,實行統一監考、統一閱卷。這種規范的流程讓考生對自己的真實水平有更準確的把握,感覺更放心。因此,在湖南省聯考之后,考生們普遍自信能過線,甚至得高分,“感覺已經有一只腳踏進了大學”。雖然藝術類本科過線可能只需要綜合分320多分,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只要文化分多考10分,就可以換一所更好的學校”。這種明確的目標和希望,轉化成了強大的學習動力。因此,盡管為了專業集訓耽誤了6個月的文化學習時間,但在最后的文化沖刺階段,藝考生們不僅成績沒受影響,半數以上同學的文化成績排名反而比以前上升了。
梁望自身的狀態變化就是最好的例證。他在高二時,曾隨高三一起參加衡陽聯考,當時考了360分,賦分后是380分。而在高三下學期,從長沙集訓回來后的模擬考試中,他的文化成績提升到了430分。具體科目上,英語從高一高二的50、60分水平,提升到每次考試都能考90多分;語文也從平時的80、90分,在高考中取得了106分,作文水平也在提升。“就是方方面面都在提升。”梁望總結道。
梁望告訴記者,如果自己不學美術,純靠文化課,成績大概在370分左右。學藝術雖然耽誤了6個月的文化學習時間,但他的文化成績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提升了六十多分。究其原因,梁望覺得從長沙集訓回來后,自己學習文化的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刷題變多了,看書變多了,考試的次數也變頻繁了。“沒那么畏懼考試了,每天的學習量也大了,記單詞也記得多了,數學慢慢也提上來了,每天刷數學題。” 他將這種改變歸因于集訓期間培養的專注力和毅力。
高三美術集訓半年 文化不降反升
今年高考成績放榜,梁望的文化分定格在434分,結合美術專業分247分,綜合分為303.1分,順利被湖南科技大學錄取。
對于這個結果,梁望對自己的美術專業分略感遺憾:“我的目標是265左右,只考了247,沒發揮好。”他坦言,如果專業發揮得更好,他的目標大學會選擇沿海地區的院校,像廣東、浙江的學校。因此在填報志愿時,他仍然把浙江科技大學放在第一位,寧波大學放在第二位,最終被第三志愿湖南科技大學錄取。
當記者問及“一路走過來學美術心里最大的感想是什么,沒學美術之前你的目標是哪里”時,梁望的回答真摯而樸實:“如果沒有學美術,我上不了這么好的學校。那時候我目標就是一個二本,差不多一個二本左右就可以了。”
如果沒有學美術,我上不了這么好的學校
成績公布的時刻充滿喜悅。梁望媽媽段春枚抱著兒子,激動不已。梁望也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親戚們:舅媽舅舅、姑媽姑父,大家都為他高興。姐姐梁婷更是直接要求辦幾桌升學宴以示慶祝。父母對梁望的期望很樸實:希望他在大學時自律一點,好好學習,再進一步。
家里人對錄取結果都很高興
回顧自己的藝考之路,梁望有著深刻的體會:“文化不好不代表藝術素養差,要學會田忌賽馬。文化賽道上我拼不過你,但是在藝術賽道上你可能拼不過我。所以,換個賽道不一定贏,不換賽道肯定贏不了,至少換個賽道給了我機會。”
采訪的最后,梁望分享了他找到奮斗方向后的感受:“自從我學美術感覺找到了奮斗目標,所以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可以全天,除了睡覺就畫畫,而且不覺得累。因為有興趣,覺得學藝術是一種享受,學習起來效率高。”基于自己的經歷,他也給出了建議:“所以我也建議,有想法的都可以去試一下,沒興趣可以不學,試了有興趣,那就好辦了。”
梁望的故事,是一個關于發現自我、轉換賽道并通過熱愛與堅持實現目標的勵志故事。他的經歷生動地詮釋了藝術高考為文化課成績不占優勢的學生提供的另一種可能,以及興趣和專注所能激發的巨大潛能。
來源:正源學校
免責聲明:本平臺按耒陽社區及各網站網帖推送的任何圖文言論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