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省總工會聯合主辦的“矢志創新發展建設交通強省”2025年度全省交通運輸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焦作落下帷幕。來自該省交通系統的22位“科普金話筒”同臺競技,以妙語連珠的講述、靈動鮮活的演繹,將深奧的科技成果化作可觸可感的日常故事,為觀眾呈上一場“科普+藝術”的視聽盛宴。
比賽現場,各參賽選手圍繞重大工程、智慧交通、綠色低碳、服務出行、交通安全、低空經濟等領域,結合自身工作,以生動的語言、創新的形式,為觀眾展示了各自領域的科技成果,解讀交通運輸領域科技知識,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妙趣橫生的科普視聽盛宴。從“云端”到“地面”,從“橋梁”到“低空”,選手們以多維視角勾勒河南交通的嶄新圖景:河南交通技師學院趙世琪化身“未來駕控官”,在《AI賦能汽車重塑駕駛體驗》中,以模擬駕駛艙為舞臺,將“車道保持”“自動泊車”等硬核技術拆解成“老司機的第二雙手”,讓觀眾在引擎轟鳴與數據流光中,觸摸到“人車合一”的智駕時代;河南交投檢測認證有限公司曹高語手執“智能聽診器”,在《橋梁支座的智能“體檢師”》里,把毫米級形變比作“橋梁的脈搏”,把傳感光纖喻為“醫生的聽診器”,將冷冰冰的監測數據翻譯為“橋梁的悄悄話”,令在場觀眾會心一笑。
經過激烈角逐,來自河南省中工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符楊等3名選手獲大賽特等獎,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的程龍等7名選手獲得一等獎,鄭州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的張元鵬等12名選手獲得二等獎,焦作市交通運輸局、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河南中工設研院三家單位榮獲優秀組織獎。
此次大賽是面向全省交通運輸系統舉辦的第三屆科普講解大賽,也是河南省交通運輸科普工作重要活動之一,每年參賽選手百余人,人員覆蓋交通行業各領域,已經在行業內形成了品牌效應。
近年來,河南交通運輸廳以大賽為支點,搭建“橫聯縱通”科普矩陣:年均舉辦科技周、論壇等活動,線下3萬人、線上輻射超10萬;依托國家及省級6大科普基地,開展參觀、講堂、創作,廣撒交通科學種子;建立科普人才庫,讓優秀講解員脫穎而出,持續為行業創新注入新動能。(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余嘉熙 通訊員 方青坡)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