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理論培訓,即便掌握了供電系統的參數與流程,在實際應用中仍難以建立完整的技術認知體系。這次跟隨總工程師深入現場,結合實物講解,讓理論知識與實踐場景形成強關聯,徹底打通了技術應用的關鍵鏈路!”參與周一集中學習的掘進一區見習技術員劉志鵬分享道。
為切實提升技術人員業務水平,踐行“實事求是”的技術理念,6月30日,由生產技術科牽頭組織,總工程師帶隊,開展地面排水、供電系統專項培訓。此次培訓創新采用“理論 + 實戰”雙段式模式,有效增強培訓效果,為礦井安全生產筑牢技術根基。
傳統培訓多采用會議室單向授課形式,存在知識傳授與現場應用脫節、理解深度不足等問題。“單純依靠圖紙推演,難以精準把握系統運行的動態特性與現場復雜工況的適配邏輯。”不少技術人員曾有過這樣的困擾。針對這些痛點,陽城二號井積極探索培訓新模式,將培訓流程分為理論講解與現場實操兩個緊密銜接的階段。
在理論教學環節,企管科、機電技術科授課人員以地面排水、供電系統圖紙為基礎,系統講解系統構成、運行原理和關鍵節點,幫助參訓人員搭建起完整的知識框架;現場實操階段,總工程師帶領參訓人員深入一線,對照系統路線和關鍵部位進行實地查看,授課人員結合現場設備,開展“逐個擊破”式講解,將圖紙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設備、線路一一對應,讓抽象概念變得直觀易懂。
“授課人員在現場結合故障案例,對設備運行參數、線路維護要點進行深度剖析,這種‘理論溯源 + 現場驗證’的教學方式,極大提升了我們應對復雜技術問題的能力。”參與培訓的技術員劉聰說道。這種理論與實踐深度結合的培訓方式,有效打破了以往學習與應用之間的阻礙。
此次“理論 + 實戰”雙段式培訓的成功開展,是陽城二號井在技術培訓與人才培養方面的一次重要突破。公司將繼續總結經驗,優化培訓模式,持續探索更多貼合實際需求的教培新方法,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以專業技術能力推動礦井安全高效發展。
(通訊員 劉鵾臣 李鵬程 任德寧 武曉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