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窗外蟬鳴不斷,最最真切地感受到夏天是真的來了。然而,伴隨夏天來的,不僅是蟬鳴,還有蟬尿!
“今年好多蟬,在樹下騎車有水滴落下,我舔了嘴,事后才知這疑似為蟬的尿液。”
究竟蟬尿有多夸張?一張圖告訴你↓不說是不是還以為是局部降雨,或者樓上在潑水。誰能想到,小小的一只蟬,能產生大大的尿啊......
(蟬正在撒尿)
這張圖真是嚇得最最謹記出門要打傘了,誰知道淋下來的水究竟是雨水、空調水還是蟬尿呢......
上網一看,也有不少人被樹下滴液困擾。
被淋到可能算是小概率的事情,但被吵到卻是大部分人都在經歷的折磨,不少街坊都稱夜間被蟬鳴吵得無法入睡。
網友發帖吐槽,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蟬聲實在是吵得有點太響了。
為何今年蟬大量出現?
樹下的滴液是否對人體有危害?
其實,不僅人類有閏年,蟬也存在“大小年”現象,而這與多個因素有關,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比如說,蟬卵在秋冬季孵化并落入土中時,環境和氣候條件會影響它們后續生長。而今年剛好是遇上了蟬的“大年”,不同生長周期的蟬品種疊加出現,多種類同時迎來“大年”,使得蟬的數量格外多。
這個現象與今年高溫沒有太大的直接關聯,每年蟬在我國出現的概率本就很大,只是種群數量有差異,今年這樣的情況在以往年份也可能出現過,只是大家沒有過多關注。
蟬鳴較往年更為明顯也是因為遇上“大年”的原因。這是雄蟲在成熟階段的求偶行為,與城市照明、綠化等關系不大。
那蟬的尿液究竟有沒有毒呢?
蟬屬于半翅目昆蟲,以植物汁液為食,屬于刺吸式取食方式,其腸道會將吸收的汁液部分排出。這種液體除了水,還含有氨基酸、糖類等營養物質,因此帶有甜味,但對人體和衣物無害,只是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不適和清潔上的麻煩。
就是主打一個傷害性不強,侮辱性極高啊!
那有沒有辦法解決蟬鳴和滴液呢?
解決蟬鳴難度很大,古人在詩經中便對蟬鳴有記載,這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夏天的標志,沒必要苛求“完全寧靜的夏天”。
至于滴液現象,可通過打傘等物理隔絕方式應對。
其實蟬數量增多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影響其實也不大。蟬的成蟲階段很短,通常只有幾周時間,最多一個月多,鳴叫時間不會太長。其對環境的主要影響是在產卵時將卵產在樹枝的嫩梢部分,對植物有一定影響。
大家可以以平常、和諧的心態看待這一自然現象,接受大自然的正常規律,不必因此造成過多困擾。
網友們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覺得不影響生活:
有廣東、福建的網友表示:蟬尿+蟑螂就是絕對暴擊。也有網友認為:比蟑螂可怕!起碼不吵也不尿。
靠吃減少蟬鳴蟬尿靠不靠譜?
都說廣東人什么都吃,那靠吃蟬解決這些問題有用嗎?
還真別說,近期,一到晚上就有一群“神秘人”,出沒在山間樹林、公園、河堤等,拿著手電筒、拎著塑料袋,目不轉睛地在樹上找什么……
99.99%的概率,他們在抓“知了猴”。抓到了賣給餐館,有人一天能捉12~15斤,凈賺2000多元。
知了猴是蟬的幼蟲,蛋白含量高,口感比蟬更好。知了猴一般藏在樹枝之間,比較隱蔽。剛剛褪殼的知了猴口感最好,是最嫩的時候,需要瞅準時機抓住它。如果再等一兩個小時,它的翅膀硬了就飛走了。
別看它其貌不揚,“知了猴”堪稱“天然營養膠囊”,具有食用及藥用價值。
對此,一些廣東人表示沒吃過,但也有人表示經常抓來吃。
廣東人不愛吃,但山東人可愛吃了!最最建議去抓了賣給山東人哈哈哈!
就在這些吐槽蟬叫聲的帖子中,還有不少山東網友申請前去“滅蟬”。
“急得我半夜在山東拍大腿”“建議引進我爸,白天粘知了,晚上照知了猴,簡直可以用通宵達旦來形容”“叫山東人去,一晚上可以抓一百只”……
我國山東、河南等地都有食用“知了猴”的習慣,近年來漸漸成為很多餐廳、燒烤攤的特色菜,價格也逐年上漲。
據青島某批發市場商戶介紹,今年“知了猴”價格突破了每斤百元。
不過“知了猴”雖然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但并非人人都適合食用。
近期就發生過連吃數只“知了猴”,導致高蛋白過敏的情況。此外,“知了猴”也容易攜帶細菌、寄生蟲以及重金屬等,不宜多吃。
不過當然了,光靠吃是解決不了惱人的蟬鳴的,那蟬叫聲太吵還能怎么辦?
關窗+開空調:
雙層中空玻璃窗可降低20-30分貝噪音,配合空調運行的白噪音,能有效掩蓋蟬鳴。
戴耳塞:
若夜間仍感吵鬧,可佩戴硅膠耳塞,選擇25分貝以上降噪等級的產品。
修剪樹木:
蟬喜棲息在樹冠外層茂密枝葉間,修剪過密枝條也可減少其藏身之處。
你吃過蟬嗎?
對此你怎么看?
編輯:Selex
圖文來源:廣州廣播電視臺、廣州日報、南方網、信息時報、新快報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廣東最生活出品,轉載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