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水滸傳》里有個挺奇怪的事,宋江作為梁山的大哥,帶著一眾兄弟奔走江湖,鬧了半天卻又主動求招安。
最離譜的是,自己臨死前也要殺掉最忠心的兄弟李逵!
武松和李逵明明都是反對招安的“硬骨頭”,宋江為啥對李逵趕盡殺絕,卻對武松客客氣氣呢?
宋江的忠義夢
梁山好漢聚義初期,山寨里可熱鬧了。
一百零八將,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脾氣。宋江作為"及時雨",最講究的就是"忠義"二字。
他從小就有個夢想,就是給朝廷效力,當個正經官。就算被逼上梁山,心里那根"忠君愛國"的弦也從沒斷過。
梁山初期打仗很順,在吳用的計謀下,幾次打敗官兵。每次打勝仗,宋江心里卻不怎么痛快。
他不像李逵那樣砍人腦袋跟切菜似的,也不像武松那樣見官府就來勁。宋江骨子里還是那個縣里的小官,向往著朝廷的認可。
他表面上是梁山的大哥,暗地里卻一直盼著有朝一日能回歸朝廷體系。這種心態決定了他后來對招安的態度。
梁山勢力壯大后,朝廷幾次征討都鎩羽而歸,最后只能考慮招安這條路。而宋江,正好順水推舟,實現自己的忠義夢想。
宋江每次打敗官軍后,都會故意放走一些官兵,甚至給他們錢財,讓他們回去報信。
他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展示自己的仁義,更是在給朝廷遞話——我宋江,還是向著朝廷的,隨時可以回頭。
這種小動作,精明如武松都看在眼里,而直性子的李逵卻完全察覺不到。
李逵:一根筋的鐵憨憨
說起李逵這個人,真是又可氣又可愛。
人送外號"黑旋風",性格直來直去,從不拐彎抹角。
他對宋江那個忠誠度,簡直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在梁山,李逵幾乎沒什么親近的朋友,除了宋江,就只有他那對開山斧作伴。
有一次,宋江被朝廷抓住要處斬,李逵二話不說,提著板斧就殺進刑場救人。
事后宋江數落他莽撞行事,他也不生氣,嘿嘿一笑就過去了。
這種鐵憨憨式的忠誠,讓宋江既感動又放心——李逵罵得再兇,心里永遠裝著的只有大哥。
當招安的事情提出來時,李逵跳得最高,罵得最兇。
他直接在眾人面前拍桌子:"俺們好不容易混出名堂,干嘛要投降朝廷?那些狗官把咱們當人看過嗎?"
李逵不明白,他以為上梁山就是為了自由自在,可宋江卻有著不同的算盤。
宋江看李逵鬧得歡,當場就訓斥他:"你懂什么!我們上山,不是為了當永遠的強盜,而是等待朝廷招安!"
李逵被罵得啞口無言,雖然心里不服,但大哥發話,他也只能忍著。這一幕,不少人看在眼里,包括精明的武松。
武松:表面粗狂內心細
再說武松,這人可不簡單。表面看他也是個直性子,打虎的,報仇的,殺嫂的,做事干脆利落。
但實際上,武松心思細著呢。他在景陽岡打虎成名后,當了個都頭,對官場那套門道多少有些了解。
武松在梁山上交友廣泛,跟魯智深是酒肉兄弟,跟林沖、楊志這些有官場經歷的人也能聊到一塊兒。
不像李逵,武松在梁山有自己的小圈子,代表著一批人的意見。
宋江清楚,得罪李逵最多是一個人不高興,得罪武松,可能會影響一大批人的心態。
招安的事情提出來后,武松雖然也反對,但方式就不同了。
他不會像李逵那樣大吵大鬧,而是冷眼旁觀,偶爾丟幾句話:"大哥決定了,我們跟著走就是。不過,那朝廷的承諾,能信幾分?"
這種不咸不淡的態度,比李逵的直接反對更讓宋江頭疼。
宋江對武松,總是客客氣氣的。武松不同意的事,宋江從不強求,反而會想辦法慢慢說服。
為什么?因為宋江知道,武松背后站著梁山的一派人馬,他們雖不如李逵聲音大,但影響力卻不容小覷。
宋江的權謀游戲
招安的事終于定下來了。宿太尉帶著圣旨、御酒來到梁山,宋江喜不自禁,連忙下山迎接。
在這個過程中,宋江使出了渾身解數,一邊安撫反對派,一邊鼓勵支持派。
招安前夕,梁山內部其實已經形成了幾個小團體。
支持招安的有吳用、燕青、戴宗等人,這些人或是看透了形勢,或是向往官場。
反對的有林沖、魯智深、武松、李逵、孫二娘等人,他們或是對朝廷徹底失望,或是習慣了山寨自由的生活。
宋江的權謀高明之處在于,他沒有硬碰硬地壓制反對派,而是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
對李逵,他采取當眾訓斥的方式,一方面顯示自己的態度堅決,另一方面也是給其他反對者一個下馬威——連李逵都敢罵,你們還敢說什么?
對武松,宋江則采取迂回戰術。他從不直接與武松爭辯,而是通過吳用、燕青這些人去做武松的工作。
同時,宋江也特意在一些小事上順著武松,給足他面子。這種差異化對待,顯示了宋江作為領導者的精明之處。
最后結局:一死一出家
接受招安后,梁山好漢為朝廷征討田虎、方臘,傷亡慘重。
許多曾經的反對派,如林沖、魯智深等人都在戰斗中犧牲。武松在一次戰斗中斷了一臂,之后在六和寺出家,與世隔絕。
宋江對武松出家的事,表面上尊重他的選擇,說了句"任從你心",實則是松了一口氣。
武松離開了,就少了一個心腹大患。
而且,武松出家后,他那一派的影響力自然消失,宋江再也不用擔心有人挑戰自己的權威。
最慘的是李逵。征戰回來后,宋江和盧俊義因功勞太大,被朝廷忌憚,最后被賜毒酒身亡。
宋江在臨死前,擔心李逵會為自己報仇,從而招致大禍,便騙李逵說讓他繼承自己的官職,結果卻給了他一杯毒酒。
李逵死前的那一刻,大概終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江湖,什么是所謂的忠義。
可惜,一切都太晚了。而武松,因為早已看透這一切,選擇了出家遠離,反而保全了性命。
《——【·結語·】——》
李逵太過忠誠反而成了犧牲品,武松的精明和人脈圈子讓他逃過一劫。
這告訴我們,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單純并不總是美德,有時候,看透不說透,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