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拋出“外匯把柄”論,專家:經濟制裁?軍事現實?一場看不懂的賭局?
最近有個人叫蔡正元,以前在臺灣那邊當過“立法委員”,突然放話:大陸不敢武統臺灣,是因為美國手上捏著咱們的外匯儲備。他這么說是因為,大陸有3萬多億外匯存美元資產,要是真打起來,美國可能直接凍結這筆錢,搞到經濟崩潰。聽起來好像有道理?但仔細一想漏洞太多。
相關圖片5
首先說外匯的事。俄羅斯被制裁的時候,美國確實凍結了他們3000多億外匯,盧布暴跌,經濟吃不消。但中國和俄羅斯不一樣。咱們外匯分散得多,除了美元還有歐元、黃金,甚至很多海外投資,美國真敢動的話,美元信用也得崩,到時候全球誰還敢用美元?而且現在人民幣國際化慢慢起來了,沙特和咱們都開始用本幣結算了,美國未必能隨便卡脖子。
相關圖片4
再說打仗能不能打得贏。臺灣島就那么大,能登陸的地方少得可憐,海灘都被臺軍布置了雷區和工事。東邊全是山,坦克裝甲車根本沒法展開;臺北人又多,打起來傷亡慘重。就算軍事上占優勢,后勤也麻煩。美國要是真插手,派艦隊來封鎖,咱們的補給線就得遭殃,第二島鏈那邊關島、沖繩都有美軍基地,到時候補給船能不能過去都是問題。
相關圖片3
美國為啥總拿臺灣當牌打?他們很清楚,要是大陸真武統臺灣,美國就能名正言順加強在東亞的軍事部署,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都綁一塊兒,搞個小北約。而且打仗會轉移全球注意力,就像以前美國打伊拉克,打著打著就重新定了國際規矩。所以對美國來說,臺灣是個很好的“棋子”。
現在大陸其實不著急打。這些年慢慢在做工作,比如金門那邊搞交流,讓臺灣老百姓慢慢改變想法。經濟上也給臺灣壓力,比如限制臺積電從大陸買材料,或者減少對臺灣某些產品的進口。這些都是在逼臺灣選邊站,但又不用打仗。
相關圖片2
臺軍現在自己也慌。裝備老了,兵源不夠,就算美國送武器,能撐多久也不知道。最近臺灣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當兵,民調顯示四成20多歲的人不愿意參軍,打起仗來人心散了,仗還怎么打?
專家說,打仗不是按個開關那么簡單。就算贏了,經濟、國際關系、老百姓的生活都會受影響。現在大陸更傾向于慢慢來,打持久戰。就像煮餃子,得用溫水慢慢燉,急火煮容易煮破。
相關圖片1
現在各方都在等,在耗,在試探。美國在加碼軍援,臺灣在擴軍,大陸在搞軍演。但真要打起來,誰都沒把握說能贏。所以現在這個僵局,可能還要維持一陣子。到底誰會先動手?或者能不能找到別的辦法?現在誰也說不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