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玩子兩赴神農架,只因身處大自然饋贈的清涼秘境,瞬間便驅散了燥熱與疲憊。
漫游中,我們發現作為湖北首個國際慢城,神農架松柏鎮藏著夏日最動人的打開方式:在91.1%森林覆蓋率的清新里,用30家燒烤老店的煙火氣,消解所有暑熱。
7月17日,神農架2025年消夏美食燒烤季正火熱進行中。在這場持續40天的熱鬧里,20℃的晚風與100℃的烤串,正書寫著“慢城”獨有的夏夜故事。
一條老街30多家燒烤店
吃著烤串還能看文藝演出。
暮色剛染藍天際,松柏后街的烤爐就率先醒了。
不到1000米的老街兩側,30多家燒烤店像被星星點亮的燈籠,烤架上的肉串正發出“滋滋”的歡鳴,油花在炭火上跳著細碎的舞,混著孜然與松木的香氣漫過街角。
“這些店多是開了二三十年的老手,沒點真本事,可撐不起慢城燒烤的口碑。”神農架林區文旅局的工作人員笑著說。
在這里,每塊烤架都藏著獨家密碼,每串煙火都連著老食客的味覺記憶。
松柏后街設置了拍照打卡區,游客吃著燒烤還能拍照。
“我們在第一家聚!”本地人的這句暗號,藏著松柏后街最老的燒烤故事。
文化宮入口處的第一家燒烤,何芬已經守了32年。
從最初沒招牌的小攤,到木牌上“芬姐燒烤”四個字,再到大大的“第一家燒烤”的招牌,她的秘訣從來沒變:“每天早上6點去挑本地土豬肉,現切現穿才夠鮮。”
正說著,襄陽來的游客舉著空簽子回頭:“再要10串!這肉串真香。”
“第一家燒烤”老板娘何芬。
“吃貨挑戰賽”正在進行中
“壯壯燒烤”老板娘。
緊挨著“第一家”的燒烤店依舊沒有招牌,平常本地人來吃都說“第二家”見。
這一家店除了燒烤,獨門絕技是“麻辣燙”,店內自制的酸菜末和辣椒醬,是本地食客的最愛。
“壯壯燒烤”的老板正在烤著辣椒,陣陣香味撲鼻而來。老板笑著說,“我家最受歡迎的是炒飯,雞蛋、酸菜、辣椒面,和著米飯一起炒,用的都是最家常的調料,大家都愛吃。”
撒了抹茶粉的烤肉串。
“酒經烤焰”的獨家秘籍是抹茶烤串和蜂蜜烤串。
抹茶烤串用的原材料是神農架本地的綠茶。“我們這里的綠茶本身口感就很好,加工成抹茶粉后,撒一把在烤串上,吃起來有一點點澀澀的苦味,還有回甘,非常解膩。”
神農架氣候涼爽濕潤,適宜茶葉生長。這里的林木原始,水源優質,空氣新鮮,完全不受污染,所以其綠茶品質優異。老板介紹,用來烤串的抹茶一斤達到1000多元。
蜂蜜烤串更絕,神農架百花蜜裹著肉香,咬下去先是蜜的甜潤,再是炭火的焦香,最后是肉汁的醇厚。
游客在“第一家燒烤”邊吃燒烤邊聊人生。
吃著烤串時,街角突然響起歡呼。
“吃貨挑戰賽”正在熱鬧進行:有人皺著眉挑戰吃檸檬,啤酒杯碰撞的脆響混著笑聲,把夏夜攪得更生動。
來自武漢的游客李先生舉著烤串說——“在20℃的風里吃燒烤,還有節目看,這才是夏天該有的樣子!”
接下來的一個半月里,這條老街還會更熱鬧。非遺展演的鼓點會混著烤串香,趣味游戲的歡笑聲將漫過街角。
松柏后街燒烤店眾多。
當森林里的晚風穿過老街,帶著松針的清香與烤肉的煙火,你會懂為什么那么多人說:神農架的夏天,一半在青山綠水間,一半在松柏后街的烤架上。
在這里,慢城的“慢”不是悠閑,是30年守住一味地堅持;煙火的“熱”不是喧囂,是老味道與新游客的相遇。
若你也來神農架,不妨在暮色里走進神農架后街 —— 或許“第一家”的烤串里,在 “酒經烤焰”的茶香中,就能找到屬于你的夏夜答案。
EDITOR編輯部
出品 長江日報文旅事業部
采寫 黃麗娟 通訊員丁苗苗
視頻 曾熙來
圖片 侯鈺倩
編輯 玩子
CONTACT US
發現更多好玩的我們
@長江日報旅游
@好玩武漢
@好玩武漢
@好玩武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