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拉上普京,想在中國底盤上耍心眼?中方的“抬舉”成了美方要鉆的空子,但這事,俄羅斯恐怕不敢接茬。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將會在短時間內訪問中國,因為中方高層已經向其發出邀請。具體時間上,特朗普賣了關子,只說會很快決定“不會太遙遠”。《聯合早報》報道中提到,有兩名知情人士表示,中美高層的團隊已經在討論特朗普與中方高層會面的可能性。目前中美雙方都沒有做出準確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特朗普放出風聲的前一天,克宮剛剛回應了美俄“雙普會”的消息。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普京目前正在為訪華做準備,并且會在訪華期間,與中方進行全面雙邊會談,但是目前并沒有聽到特朗普訪華的具體消息。在此之前,外媒曾報道稱,特朗普會在北京與普京會面。
佩斯科夫
俄方的回應顯然并不熱絡,大概也正是因為俄方態度冷淡,特朗普才會在24小時之內,再度放出訪華的消息。特朗普的行動,顯然是想給自己留足“臺階”,先一步給俄方傳遞信號,希望和普京會面。畢竟,特朗普上任日久,但是承諾好的俄烏停火還沒實現,多次和普京通話,但是收效甚微。如今自然急于面見普京,面對面推進談判議程。
但是,如果美俄雙方真的在北京成功會面,那么美方一直籌備的“聯俄制華”就要徹底泡湯。特朗普在首次執政期間就多次表達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贊賞,并主張改善美俄關系。再度上任后,他迅速采取行動,試圖緩和與俄羅斯的緊張關系。這一政策轉變的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對“聯俄制華”戰略的明確追求。
要知道,如今中國被美國視作“眼中釘”,中國在經濟、科技和軍事領域的快速崛起,被美國視為最大的長期戰略挑戰。在特朗普團隊眼中,通過拉攏俄羅斯,可以分化中俄之間的友好關系,從而在戰略上孤立中國。
俄方則對此表現出了謹慎的態度,普京政府雖然在烏克蘭等問題上與美國存在根本分歧,但也希望借機緩解西方制裁的壓力,并為自身爭取更大的地緣政治空間。然而,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已今非昔比。中俄在能源、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合作日益深化,兩國還多次舉行聯合軍演,展現出高度的戰略互信。
因此,特朗普政府的“聯俄制華”戰略看似邏輯清晰,但實際操作中面臨多重挑戰。盡管俄羅斯可能從與美國的緩和中獲得短期利益,但完全倒向美國并不符合其長期戰略。更何況,在中國的地盤上,即便特朗普繼續籌謀,俄羅斯也不會接茬。特朗普如果想不明白這一點,恐怕這次的行動也是白費功夫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