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應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態勢,切實守護好居民群眾的“錢袋子”,近日,重慶市渝北區龍塔街道以“筑牢反詐‘防火墻’ 共繪鄰里‘安全網’”為主題,精心組織、多措并舉,在轄區各社區廣泛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深入人心的反詐宣傳活動,將安全防范意識送到居民身邊,營造了全民參與、共筑防線的濃厚氛圍。
精準施策
織密全民反詐防護網
針對電信詐騙手段不斷翻新、老年群體和家庭主婦等易受騙人群風險突出的特點,龍盛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中國電信及物業在小區開展“反詐宣傳進社區 守護群眾錢袋子”專項行動,通過“線上+線下”模式擴大宣傳覆蓋面,守護群眾財產安全。線上,充分利用社區微信群、公眾號等平臺,密集推送反詐短視頻、圖文案例100余條,覆蓋居民超8000人次。線下,在小區出入口、廣場等人流密集處設立固定宣傳點,懸掛醒目反詐標語橫幅,發放通俗易懂的反詐手冊、宣傳單頁累計200余份。工作人員結合近期高發的“刷單返利”“冒充公檢法”“養老詐騙”等典型案例,現場剖析詐騙手法,面對面解答居民疑惑,讓反詐知識入腦入心。龍盛社區黨委書記桂曉晴表示,后續社區將把反詐宣傳納入日常工作,計劃每月開展一次集中宣傳活動,并根據詐騙手法變化,定期更新宣傳內容,確保持續有效。
龍盛社區開展“反詐宣傳進社區 守護群眾錢袋子”專項行動。梁佳 攝
溫情入戶
志愿服務到家暖民心
針對行動不便或信息獲取渠道單一的老年居民,工農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近日開展入戶精準宣傳。由社區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組成的宣傳小隊主動上門,將反詐知識送到家。他們用拉家常的方式,耐心講解防騙要點,反復叮囑“不點陌生鏈接、不泄露個人信息、不輕信高收益投資承諾”的“三不”原則。更為貼心的是,工作人員手把手協助老年人下載、安裝并激活“國家反詐中心”APP的預警功能,為他們筑起一道堅實的“數字防護墻”。工農社區工作人員小龍的事跡成為這場行動的生動實踐:在得知家住金華園小區16樓的吳阿姨行動不便且電梯存在故障后,他毅然徒步登樓,為其安裝APP并細致講解使用技巧。吳阿姨感動地說:“小龍同志是真正為群眾服務!”這“爬樓16層”的溫情服務,正是龍塔街道反詐宣傳溫度與力度的完美體現。
工農社區網格員(左)向轄區商戶宣傳反詐知識。劉佳 攝
創新融合
拓寬安全守護新維度
龍塔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貝殼公益,創新推出“長者安全守護”系列活動,巧妙地將財產安全作為重要一環。在“財產安全課堂”上,聚焦保健品詐騙、虛假投資等針對老年人的高頻騙局,志愿者摒棄枯燥說教,采用“角色扮演+詐騙話術解構”的互動形式,并精心設計“詐騙情景卡”分組模擬游戲,讓長者在參與“免費旅游陷阱”“高息理財誘惑”等場景應對中,輕松掌握“不輕信、不轉賬、多核實”的防御技巧。同時,活動還涵蓋預防跌倒等居家安全知識,通過案例視頻、安全評估和環境優化指導,讓長者們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原來扶手高度差10厘米,都可能成為隱患!”72歲的王爺爺在觀看視頻后恍然大悟。這種融合式宣傳,不僅提升了實效,更傳遞了社區對長者的全方位關懷。
龍塔社區“財產安全課堂”。彭雪楓攝
營造氛圍
共筑社區安全共同體
為營造“全民反詐”的強大聲勢,街道還積極動員社區多元力量參與,通過組織網格員、志愿者組建反詐宣傳隊,深入沿街商戶、超市、便利店等場所,張貼宣傳海報,利用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反詐標語等方式,將反詐提醒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場景。在小區院壩、游園廣場等公共區域,網格員、居民代表以接地氣的“拉家常”方式開展聚集宣講,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整體防范意識。“下一步,將持續深化宣傳,擴大覆蓋面,并針對不同群體特點,開展更具針對性的反詐教育。同時,構建長效機制,致力于將反詐知識內化為居民的日常防范習慣,為居民創造一個更加安全、穩定、和諧的居住環境。”龍塔街道平安法治崗相關負責人表示。
龍塔街道通過開展系列反詐宣傳活動,不僅顯著提升了居民的反詐意識和能力,更在一次次溫情的服務和創新的探索中,拉近了鄰里距離,激活了社區治理的深層力量,讓安全與溫情成為和諧龍塔最堅實的底色。
通訊員 辜婷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