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陶春燕
近日,從聊城市民政局傳來好消息:截至7月23日,聊城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今年參加高考的8名孩子已有3人收到了錄取通知,7月19日收到寶雞文理學院錄取通知,7月22日又相繼收到青島農業大學和山東管理學院的錄取通知。其余孩子的錄取結果也正在陸續揭曉。這也意味著,他們即將叩開高等學府的大門,奔赴心目中的“象牙塔”。
自2012年福利中心成立以來,13年間共有31名大學生先后從這里走出,開啟人生新的篇章。今年參加高考的8個孩子,亦是全部過線。
孤困孩子的逆境成才,離不開孩子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社會保障體系的有力“托舉”。31個勵志成才故事的背后,正是聊城民政系統從“保基本”向“促發展”升級的生動實踐。多年來,聊城市始終將孤困孩子教育保障作為重點民生工程來抓,努力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全鏈條保障體系,持續深化社會福利機構“養治康教”一體化改革,努力讓每個孤困孩子都有機會成長、成才。
“福利中心兒童部現有109名兒童,包含棄兒54人,孤兒31人,事實無人撫養24人。”聊城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李嬌介紹,聊城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由原聊城市兒童福利院和原聊城市社會福利院整合組建,主要職責包括:承擔收留撫養市轄區無法查明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兒童、父母死亡或者宣告失蹤且沒有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兒童、父母沒有監護能力且沒有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兒童等,為其提供養育、醫療康復、特殊教育、心理輔導、技能培訓等服務。
近年來,聊城市民政局持續加大保障投入,兜牢基本生活底線,設立孤困孩子助學專項基金,為每位考上大學的孩子每人每學年發放1萬元助學金。“吃飽穿暖是最基本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們成長、成才,讓他們能夠自力更生。”福利中心副主任楊建說道。
在福利中心三樓,一面“榮譽墻”吸引了記者的眼光。這面墻上不僅記錄著從這里走出去的一個個優秀的大學生成長軌跡,更講述了一段段在逆境中破繭成蝶、用知識改寫命運的勵志故事。
一位曾深陷家庭變故陰霾的姑娘,在中心溫暖的庇護下,用堅韌與執著敲開了山東大學的大門,如今在廣闊的學術天地中展翅翱翔;余杭從貴州一所高校畢業后,如今已經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村官;由于勤奮、認真、負責,宋佳入職不久便被破格提升為連鎖店店長;還有人開起火鍋店,完成了從“受助者”到“創業者”的身份蛻變……
“直到孩子的高考成績出來,心里一塊石頭才落了地。”學齡區區長陳海龍口中的孩子叫小雨,父母因病去世后,小雨和雙胞胎哥哥就成了孤兒。這個倔強又好學的姑娘,在高考前夕遭遇了一場大病,為了最后的考前沖刺,手術后兩天她就回到學校。這次高考,小雨也不負眾望,總分超出一段線一大截。
林穎從小在福利院長大,因為熱愛繪畫,一心想報考美術專業。為了支持孩子的夢想,福利中心送她到濟南接受強化培訓。最終,林穎順利考取省內一所高校,圓了自己的繪畫夢。
福利中心主任李廣波的手機里,保存著每一個離開中心的孩子的聯系方式。“我會經常和孩子們交流,不管走到哪里,福利中心是你們永遠的家。孩子們遇到困難時,也愿意第一時間和我講。”去年夏天,福利中心還特意發出邀請,組織離開中心的孩子們“回家”團聚。
(文中涉及的福利中心孩子均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