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期內分紅超5000萬。
作者|金雯
編輯|劉欽文
青島科技大學橡膠專業畢業的王傳鑄,與天津大學高分子系畢業的郭永芳,二人相識于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后攜手辭職創業。十七年間,這對技術伉儷把中國場景化輪胎賣到世界各地。
2024年,二人創立的青島泰凱英專用輪胎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凱英)年營收近23億,這家由王傳鑄、郭永芳夫婦牢牢掌控79.71%股權的企業,從2018年雄心勃勃搭建紅籌架構劍指港股,到2022年匆忙拆除紅籌轉道A股,再到2024年最終“轉道”北交所,其路徑切換之頻繁、資本運作之復雜,也彰顯其登陸資本市場的決心。
7月25日,泰凱英將迎接上會大考,接受北交所上市委審核。
近三年營收超60億,
第一大供應商被查封
2022年至2024年(下稱:報告期),泰凱英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8.03億元、20.31億元和22.9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8億元、1.38億元和1.57億元,營收與凈利雙豐收。
泰凱英的產品主要屬于工程子午線輪胎和全鋼卡車輪胎范疇,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主要包括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等頭部廠商。隨著國內輪胎廠商的產能規模優勢漸顯,泰凱英也逐漸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泰凱英以境外銷售為主,銷售占比平均約為70%,產品覆蓋全球六大洲的100多個國家及地區。
不僅如此,泰凱英在境外的產品毛利率也高于境內。報告期境外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9.62%、20.39%、19.97%,而境內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3.28%、15.27%、16.23%。
毛利率并不高的背后,是泰凱英將自身定位為全球礦業及建筑業輪胎場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不直接從事生產,而是把制造環節全部外包給國內代工廠。
《招股書》顯示,其前五大供應商均為其代工廠商。報告期內,泰凱英向前五名供應商采購的金額分別為11.43億元、13.06億元、15.53億元,占各期總采購額的比例分別為75.48%、78.73%和79.85%,其中朝陽浪馬、中策橡膠、山東新豪克、濰坊躍龍等均位列核心供應商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原第一大供應商“興達輪胎”及其關聯貿易商,在2022年合計供應的占比高達20.55%,但興達輪胎于2024年,因債務違約已被法院查封主要資產,目前仍處于債務化解階段。
對此,泰凱英在《招股書》中表示,興達輪胎查封尚未直接影響供貨,公司已通過“主-輔-備”三級供應商體系,通過委托其他代工廠生產以滿足交貨需求,但若興達輪胎進入破產程序,短期內仍可能帶來產能缺口與重新驗證成本。
實控人夫妻持股近八成,
分紅、募資遭問詢
泰凱英的股權結構呈現出典型的“夫妻店”特征。
泰凱英控股是公司的控股股東,直接持有公司72.94%的股份。王傳鑄通過泰凱英控股間接持有72.94%股份,其妻郭永芳直接持股6.77%,二人合計控制79.71%的表決權。
“夫妻檔”創業前期是一條獨特且高效的創業路徑,其優勢不僅體現在溝通、信任成本等層面,也深層地嵌入組織行為中。但在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夫妻檔”也面臨著一定挑戰。
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認為,夫妻店“一言堂”的問題難以避免,如果實控人處于絕對控股地位,不利于公司形成有效決策,也不利于形成有效公司治理,因此也考驗著這類企業內控制度的建設。
不過,泰凱英依然在王傳鑄、郭永芳夫婦的手中迅速成長起來。前文提到,王傳鑄、郭永芳夫婦最初謀求的是港股上市,2018年啟動境外紅籌架構。2021年2月,泰凱英引入境外投資者JIXIANG Investments時,評估機構以收益法給出29.31億元估值。
但僅隔一年,2022年泰凱英拆除紅籌并引入境內投資者橡科匯智、青島共贏時,估值跌至1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新股東均簽有較為嚴苛的對賭協議——若6年內未上市,需按8%-10%年化利率回購股份。
泰凱英IPO前,對賭各方共同確認,自公司向青島證券監督管理局申請輔導驗收完成之日起,本承諾不可撤銷地終止,且各方確認自始無效。
據《經濟導報》報道,泰凱英在放棄港股之后,與招商證券簽訂輔導協議之初,是計劃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后綜合考慮自身發展戰略等因素再次改道。
而向北交所遞交《招股書》后,泰凱英的估值又重新回升。
泰凱英在《招股書》中披露,公司擬申請公開發行不超過59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募集資金7.7億。以此推算,此次公開發行前,泰凱英的估值約為23.1億元人民幣,發行后對應估值則為30.8億元。
另外,橡科匯智、青島共贏已經享受到了泰凱英的現金分紅。
2022年、2023年,泰凱英曾實施兩次大額分紅,分別為1800萬元、3363萬元, 累計金額5163萬元。
分紅后,泰凱英最初還計劃使用募集資金補流。
據首版《招股書》顯示,泰凱英擬募集7.7億元,用于全系列場景專用輪胎產品升級項目、專用輪胎創新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三個項目建設,以及國內、海外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還將使用3326.56萬元募資直接補充流動資金。
在三個建設項目投資中,泰凱英擬使用募集資金共計約1.18億元用于購置辦公及測試場地,合計面積約5950平方米。
交易所在首輪和二輪問詢中,均重點關注泰凱英募投項目的合理性,要求說明無自主產線模式下募資測算依據、規模經濟性及新增研發場地的必要性,細化房產設備購置、人員招募等成本的定價公允性等。
還要求泰凱英結合報告期內分紅情況,要求說明補充流動資金的必要性。
對此,泰凱英強調,泰凱英控股獲得的現金分紅主要用于對發行人增資和公司理財,其他主要股東獲得的現金分紅主要用于家庭開支、理財、借款、歸還貸款等事項,相關資金不存在流向客戶及關聯方、供應商及關聯方等異常情形,亦不存在體外資金循環的情形。
兩次問詢后,泰凱英更新《招股書》上會稿,原募投項目僅保留全系列場景專用輪胎產品升級項目和專用輪胎創新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并新增專用輪胎智能化管理系統提升項目,兩個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以及補流全部取消,募集資金降至3.9億元。
其中,公司用于購置辦公及測試場地的資金降至5000萬元,購置面積降至合計約2500平方米,較原來大幅縮減。
泰凱英從夫妻創業到如今在北交所上會,上市之路幾經波折。最終調整后的募資方案更趨務實,但代工模式能否支撐其長期競爭力?仍待觀察。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