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偶像劇的末班車,正午是兩眼一閉拔腿就趕。
香港到底有誰在?
前有《難哄》溫以凡為躲避差點性侵她的車興德,跑香港洗盤子。
后有《櫻桃琥珀》蔣嶠西跑香港后,因為表哥一家發生變故,去工地搬磚▼▼▼
后面的故事,鍵盤已經給網友了:桑延櫻桃在去香港的路上坐上了45路公交車,循環《開端》▼▼▼
年初我們吐槽過《難哄》,很多人說《櫻桃琥珀》是低配的性轉版《難哄》,戀愛全靠一方死追。怎么滴,捅窗戶紙和烈女怕纏郎兩條是真正當祖訓了啊。
《難哄》還有cp感,到《櫻桃琥珀》只有兄妹感▼▼▼
這劇從開播起,“牛麥”二搭就承擔了不少炮火:難磕,演技差,顯成熟的張凌赫和長相幼的趙今麥,怎么看都不太搭▼▼▼
問題不僅出在cp,演員、導演、編劇,統統都沒有在線。
從《小巷人家》到《櫻桃琥珀》,導演張開宙的水平,真的是落差了一個宇宙啊。
不得不懷疑導演:看了“牛麥”二搭太絕望,所以直接擺爛▼▼▼
起初電視劇備案是40集,播出版變成了24集,大量刪減后,劇情更是雪上加霜。
小名櫻桃的女主林其樂(趙今麥 飾),和小伙伴在群山長大,是群體里的小太陽,男主蔣嶠西(張凌赫 飾)轉學到了群山,被女主治愈,但半年后就被媽媽帶回了城里。
原著中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塑造了群山小分隊的友情,但電視劇用一集草草帶過,戲份就跳到了高中,友情群像沒立住,男女主的感情更是顯得莫名其妙:一學期的玩伴,女主當成一輩子的選擇了?▼▼▼
女主打小戀愛腦,把男主擺在第一位,其他小伙伴都要靠后#代入其他朋友蠻難過的#。
但男主有個控制欲極強的媽,堅決抵制他和女主、以及其他群山來的朋友交往,兩人多年沒有聯系。
男主的天才哥哥死后,媽媽把他當成替身,不關心他的喜好,一心雞娃,要他走哥哥的路,參加奧數競賽保送。
女主因為從小就教人親媽怎么做個好媽,自此被拉入黑名單▼▼▼
從那時起,只要男女主有來往,老媽就拿著“把女主爸爸派到外地”威脅他▼▼▼
劇中的人物大都是這樣標簽化,成為推動男女主感情發展的NPC。
男性角色圍著女主打轉,女性角色大都喜歡男主、嫉妒女主。
成績優異的惡毒女配為了搶男主,帶著全班同學孤立女主▼▼▼
明明是省實驗的學生,但大家沒有忙著考試、刷題,而是成天蛐蛐農村轉來的女主,講八卦▼▼▼
男女主明明在明戀,結果對外還要打著做朋友的旗號。
做朋友需要拋開其他人單獨約會嗎?▼▼▼
很難想象這是正午出品。
大家對正午的怒其不爭導致各個都成了評論家:正午究竟哪出了問題?
有人說導演年紀偏大,不適合拍偶像劇,也有人批評爹味太重,愛不起來。
3年前我們寫《歡樂頌3》的時候就說過正午,今天我們重讀原文后,再來談談這個問題。
這幾年,正午產出過《山海情》《大江大河》這樣的年代劇精品,但從《歡樂頌》系列,到《相逢時節》《歡迎光臨》《凡人歌》,再到今年的《淬火年代》《櫻桃琥珀》,受爭議的作品也不少▼▼▼
這幾年正午最好的作品是《小巷人家》,但長大后成了范丞丞,勸退了不少觀眾▼▼▼
梳理正午的作品就能發現——低評分劇基本產于二代導演。
正午的團隊基本都是山影出身。
2011年,孔笙李雪離開山影,創立正午陽光,彼時公司定位還是家后期制作公司,主要依附于山影,《父母愛情》《溫州一家人》等便是那時的作品。
2014年,山影上市前夕,考慮到體制內有諸多不便,侯鴻亮加盟正午。鐵三角集結后,正午開始向獨立制片公司轉型,憑著《偽裝者》《瑯琊榜》一炮而紅▼▼▼
隨著創作體量的增加,正午開始培養起了張開宙、簡川訸、孫墨龍等二代導演。
幾個核心導演分工非常明確,各有主攻方向。
孔笙,拍攝真實細膩,主控《瑯琊榜》《山海情》等正劇和主旋律劇▼▼▼
但只有今年65歲的孔笙是穩定輸出,其他人各有優缺點。
李雪,孔笙大弟子,功底扎實,節奏快,拍攝類型相對豐富,但在劇本掌控上仍欠火候,比較擅長年代題材。
如果遇上《外科風云》《歡迎光臨》這樣的劇本不行,也只能把它拍成制作精良的花炮▼▼▼
剛剛收官不久的《淬火年代》,高開低走,拍成了大男主流水賬▼▼▼
二代導演中,相對不錯的是攝影出身的孫墨龍,主攻創新題材,但缺點是容易爛尾。
不管是《我是余歡水》還是《開端》,都毀在了結尾的臨門一腳,再附帶一些性別話題爭議▼▼▼
同樣攝影出身的張開宙,畫面美,打光好到可以出書,但不擅長把控劇情節奏,一直有“人間褪黑素”的稱號。
碰上好劇本、好演員,能拍出《知否》和《小巷人家》。
運氣不好,先把《他來了請閉眼》《如果蝸牛有愛情》《清平樂》拍砸了,后又貢獻了目前口碑最差的《櫻桃琥珀》▼▼▼
簡川訸,主攻現代都市群像戲,《都挺好》《相逢時節》《凡人歌》《歡樂頌》系列等都出自簡導之手▼▼▼
但他脫離孔笙的話經常失控,近年熱衷在系列里灑狗血,屢屢碰壁。
去年,導演劉洪源也開始獨立執導,首部作品是楊洋、章若楠主演的武俠劇《雨霖鈴》#從演員配置來看,情況不妙#▼▼▼
從這些播出作品可以看到:幾位徒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對劇本、原IP、老戲骨的依賴性較大。
由此說到正午的第二個問題——不少翻車是翻在了故事上。
在選材上,正午有個重要人物,是電視劇記者出身的陸維。《瑯琊榜》《偽裝者》《大江東去》《歡樂頌》《都挺好》《喬家的兒女》都是她推薦給侯鴻亮。
陸維負責篩選IP并策劃改編方向,侯鴻亮進一步把關,編劇寫到一定程度后,再由導演判定,如果導演覺得不行,就會放棄這個項目。
最終決策權也在這幾位手中。
只要這少數人堅持,項目就能做下去▼▼▼
在這種模式下,正午瞄準了當時市場上并不熱的IP,在各類劇集上都制作出了爆款▼▼▼
但在好故事越來越少的大環境下,近幾年,這少數人對流行思潮的把握時常失控。
題材上屢次失手,從《清平樂》《歡迎光臨》《凡人歌》到《櫻桃琥珀》,不少人對原著都提出過質疑▼▼▼
如果原著有問題,但編劇好的話,還是能彌補,那正午的編劇呢?
其選用通常有三種——
一,邀請一線編劇做改編或原創,通常是完成命題劇:比如《山海情》的劇本策劃高滿堂,《縣委大院》的王小槍……
二,最常見的,采用原著作者做編劇,并舍得花力氣培養新人:朱朱(《外科風云》)、阿耐(《歡樂頌》系列)、海宴(《瑯琊榜》)、未夕(《喬家的兒女》)、祈禱君(《開端》)、紀靜蓉(《凡人歌》)等皆是如此,之后也會有二搭、三搭。
三,在原作者改不了或無意向的情況下,用合作過的老編劇以減少磨合問題,比如袁子彈、王三毛、王磊、曾璐、吳桐……
常用的編劇中,只有《都挺好》《山海情》《我是余歡水》的編劇王三毛王磊父子發揮相對穩定。
正午老熟人阿耐,是個好作者,但不是個好編劇。
《歡樂頌》3、4、5證明了:高管出身的阿耐很難走進普通人的生活,劇情懸浮假大空▼▼▼
《外科風云》原著作者朱朱,做了劇版編劇,被指有諸多邏輯和常識錯誤,后又憑著一部《清平樂》,翻身難▼▼▼
袁子彈,編劇袁克平的女兒,《歡樂頌2》《歡迎光臨》的編劇。
離開正午,可以創作出去年最高分國產劇《山花爛漫時》,但也可以寫出3.4分的《天龍八部》▼▼▼
此次貢獻了《櫻桃琥珀》的編劇曾璐,很難想象她是《戰長沙》《知否》的編劇▼▼▼
2021年,一向重視劇本和編劇的正午還開啟了“光合計劃”,培養人才▼▼▼
不知道影視人才有沒有找到,但在好IP難尋的情況下,倒是能看到正午更擁抱資本和流量了,對流量的演技標準也在不斷降低。
以前用的是胡歌、霍建華、趙麗穎,現在用的是范丞丞、盧昱曉、張凌赫▼▼▼
早在2017年宣布解散藝人經紀業務、專心內容創作的正午,去年還重新做起了經紀業務,成立了經紀公司得藝#你沒想到吧我也沒想到#。
得藝的大股東是侯鴻亮兒子侯緒揚,公司既有閆妮這樣的老戲骨,還新簽了一批00后小花小生,有秀人出身的何洛洛,也有一批專業院校畢業的新人演員,在一系列正午劇中以老帶新的方式演配角。
《諜報上不封頂》《櫻桃琥珀》里中的女二沈佳鈺就在其中▼▼▼
目前正午待播劇中流量含量也不低——
楊洋、章若楠的武俠劇《雨霖鈴》,肖戰、周雨彤的諜戰劇《諜報上不封頂》,黃軒、李庚希主演的懸疑劇《命懸一線》,楊紫、胡歌的扶貧劇《生命樹》,還有正午的首部電影,由肖戰主演的《得閑謹制》……▼▼▼
流量能收獲更多關注,但最后劇集拼的還是劇本和整體質量。
侯鴻亮有個“長板理論”屢被提及:一個公司的發展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把制作做好就能在業內收獲尊重。
這個長板,指的自然是精良的制作,精致的服化道和布景,正午一向在內容上舍得下狠功夫。
但到了《櫻桃琥珀》,人們發現,這塊長板也消失了。
從曾經的人人夸到現在產出一系列的“問題劇”,正午也該好好想想了,究竟什么內容是該摒棄的,什么樣的價值觀是該傳達的。
有的演員,也別強用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