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為了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可以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章內容均有可靠的信息來源,相關信源加在文章結尾
在現代社會,公務員因其穩定的收入和福利待遇而備受青睞。然而在沒有社保、公積金的古代,猶如古代“公務員”的官員們,他們的收入情況很容易引發人們的好奇。
令人驚訝的是,歷史上那位以清廉著稱的包青天,他的年收入竟然可能達到千萬級別!
那么,究竟哪個朝代的公務員待遇最好?而包拯這樣的清官,又是如何積累如此巨額財富的?
談起古代官員的薪酬體系,很多人以為從一開始就有清晰的制度。其實不然,在戰國之前的周朝,壓根就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工資概念。
當時實行的是分封制度,貴族世襲制下,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內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除了需要向周天子繳納一定的貢品外,其余的收入都歸自己所有。
這種模式看似美好,但問題顯而易見。有封地的貴族生活富足,而沒有封地的人才,即便再有能力也只能空有抱負。
戰國時期,情況發生了轉變。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提出了一項極具創新性的政策——根據軍功授予俸祿。
他規定,每斬獲一名敵軍首級,便可獲得相當于五十石的官職,斬獲兩個首級則可晉升為百石的官職。
五十石在當時,大概相當于一個五口之家一年的基本糧食開銷。這一制度出臺后,秦軍在戰場上格外勇猛,畢竟打仗就意味著升官發財!
商鞅的這一舉措確實極具影響力,徹底打破了原本依靠出身決定地位的貴族體制,讓普通人也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不過這種依賴戰爭獲取報酬的方式終究有其局限性,在和平年代顯然無法持續。
到了漢代,俸祿制度逐漸走向成熟。西漢初期仍以發放糧食為主,直到漢武帝時期才開始發放貨幣。
當時一位諫大夫每月可領取九千二百文錢,而光祿大夫則可獲得一萬二千文錢。
以當時的物價來看,一斤肉大約值六七文錢,換算下來,一位諫大夫一個月的俸祿能買上千斤肉,生活水平相當可觀。
看到這里,人們或許會認為漢代官員的生活非常優渥。確實,對于高級官員來說是如此,但對基層官員而言就沒那么輕松了。
最低等級的“斗食”官員每月俸祿只有十一斛,折合一千一百文錢,這點收入與當時的普通打工人相當。也難怪后來很多小官開始向百姓索取財物,畢竟工資太低,不貪污真的難以維持生計。
漢代之后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員的日子可謂舉步維艱。當時戰亂頻繁,國庫空虛,朝廷連基本的俸祿都難以發放。一些朝廷命官甚至需要依靠他人接濟才能維持生活。
在那個年代,官員若想生存下去,只能各顯神通。有背景的官員選擇經商,沒有背景的則招收學生,實在走投無路的只能四處蹭飯。
當時流行一種名為“饋遺”的風氣,說白了就是下級向上級送禮,上級再回禮,大家互相幫扶度日。別誤會,這不是貪污,在那個年代,不這么干真的會餓死。
進入宋朝后,情況發生了巨大轉變。宋朝對官員的待遇可謂空前優厚,包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在擔任樞密副使期間,每月基本工資高達三百貫,一年下來就是三千六百貫。
但這還只是基礎薪資,除此之外,他還能獲得春秋兩季的綢緞、每月一百石的米糧、五十名隨從的工資補貼、二十五貫的伙食費,還有茶葉、酒水、柴火、紙張等各種生活物資。
更令人羨慕的是,包拯每月還能領取五十名隨從的工資補助,每人一貫,共計五十貫。還有添支錢二十五貫、薪炭錢七十二貫、茶湯錢十貫。這些加起來,每月總收入超過七百貫。
要知道當時一個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開銷才二十貫,包拯一個月的收入足以供養三十多個家庭一年。
難怪有人估算包拯的年收入換算成人民幣可達千萬級別,雖然這個數字存在爭議,但他確實是當時的高收入階層這一點毋庸置疑。
包拯本人的能力也非常突出,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一位清官,卻忽略了他還是個經濟管理高手。他在端州任職期間,當地盛產端硯,歷任官員都會多征收一些用于送禮或自留。
包拯上任后嚴格執行規定,征收多少就是多少,絕不私藏。更令人欽佩的是,他發現當地商業低迷,便大力推動貿易發展,短短兩年時間就讓端州經濟迅速崛起。
有人可能會質疑,包拯拿著如此豐厚的俸祿,會不會也滋生腐敗?這完全是多慮了。包拯立下嚴規,家中任何人若敢貪污受賄,死后不得入包家祖墳。
他自己更是嚴于律己,除了朝廷發放的俸祿外,一分外財都不取。有一次親戚想走后門辦事,被他嚴厲斥責。
包拯的高收入其實也體現了宋朝的治國理念,宋朝重視文人,對讀書人格外優待。當時流傳著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在宋朝絕非虛言。
不僅如此,宋朝的慷慨也有其深層原因。宋太祖趙匡胤出身武將,深知官員收入過低容易誘發腐敗。因此他立下制度,要讓官員過上體面生活,這樣才能安心為國效力。
事實證明,這一政策確實有效。雖然宋朝軍事實力并不突出,但在文治和官員待遇方面,確實達到了中國古代歷史的巔峰。
不過別以為宋朝所有官員都像包拯那樣富裕,包拯畢竟屬于高官行列,享受的是特殊待遇。普通的七品縣令每月俸祿只有二十貫,雖然比其他朝代優越,但也就相當于中產階層。
而且宋朝官員編制有限,很多人考中進士后還得排隊等職位,有的等了十幾年才獲得實職,這段時間只能領取一半俸祿。
而包拯的“千萬年薪”告訴我們,不僅是現代,即便在古代,清官也能過上體面的生活。
但同時,歷朝歷代層出不窮的貪官也在提醒我們,高薪未必養廉,低薪必然致貪。
真正的廉潔,靠的不是工資的高低,而是內心的操守與完善的制度。
信源:央廣網 唐朝官員薪水簿年薪月薪雙軌制 武則天漲底層待遇
信源:中國新聞網 趣話宋朝長官銜 包拯、司馬光的官銜無一字多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