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跑完午餐高峰的00后小趙一腳踩進尚浦領世T2一樓的一處空間,整個人都涼爽了下來。小趙是“餓了么”外賣員。近來天熱,送完一批訂單找個地方休整一番,為下一個送餐高峰積蓄能量,對小趙來說尤其需要。
人口密集且互聯網企業云集的楊浦區,活躍著大量像小趙一樣的新就業群體。暑浪來襲,楊浦的商圈、居民區、園區紛紛推出“納涼服務”,為長期奔波在戶外的他們送去一絲清涼。
小趙歇腳的地方,是新江灣城街道的“新·尚黨群服務站”興閱館。館內溫度適宜,環境敞亮,正是消暑的好去處,呼應了門口張貼的海報內容——“‘納涼點’開放進行時”。小趙來過這里幾次,“休息的時候可以待上半個小時,充電喝水玩玩手機”。
“今年我們發了一張公司的休息站點地圖,高溫天公司也對我們的工作時間做了調整,天氣太熱,大伙就輪流排班。”除了來自企業的關照,這幾年,社會上開放給新就業群體的休憩點位也越來越多,小趙的“工作群”里時常會有同事分享這樣的信息。今年6月新開放的“新·尚黨群服務站”興閱館就是其中一處。
興閱館旁邊是餐飲企業集聚的江灣里商圈和大廠集聚區,快遞、訂餐單量大,考慮到騎手小哥的送單便利,新江灣城街道在此打造了楊浦區首個騎手友好商圈,將騎手驛站功能納入黨群服務站中,還在民府路沿街依托外擺位以及與商戶共建的休憩空間,為小哥設置拿取消暑物資的納涼點和臨時歇腳處。
“興閱館外幾步路就是一長排外賣柜,小哥送完單來休息,非常順路。”“新·尚黨群服務站”負責人戴海麗介紹,隨著氣溫升高,整個場館開放時間也有所延長,閉館時間從原來的下午5點調整到晚上8點,“每晚閉館前,我們會整理補足次日的必需品。騎手小哥流動性強,館內未必能看到很多人停留,但從每天三四十瓶冰水的消耗量來看,他們對這樣的休憩空間很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興閱館還辟出一個10多平方米的空間“24小時”營業,在深夜為奔波的小哥亮起一盞燈。24小時驛站里充電寶、飲用水、微波爐等一應俱全。“這個很貼心,我有過夜里送完餐商場超市都關門的經歷,需要這樣一個全天開放的地方。”小趙覺得,在上海做外賣小哥基本上不會為尋找休息的地方發愁,“不只有騎手驛站,這里的商場、超市都很友好,累了進去買瓶水坐一下,也不會有人趕,有時他們還會過來聊上幾句,很親切”。
下午3點多,快遞員小苗熟門熟路走進位于開魯二村內的暖xin驛站休息,“平時工作就在快遞接駁點和開魯二村之間往返,除了接駁點,我最常在這里歇腳。你看桌子上還有貼了我名字的專用水杯,這是居委會提供的”。不只小苗,負責該片區業務的許多快遞員、外賣小哥都對暖xin驛站非常熟悉,“特別是中午,好幾位小哥會選擇到這里歇息,有的索性將兩把椅子一并,就地打個盹兒”。
開魯二村位于殷行街道,去年4月,楊浦區首個“騎手友好社區”落地殷行街道,暖xin驛站是街道設在居民區內的第一個騎手驛站。“去年怕大家還不了解‘騎手友好社區’,天熱時居委干部每天上午9點到10點半守在小區門口專門設置的服務窗口發水,5月到9月間發了6000多瓶。今年不用發水了,大家對暖xin驛站很熟了,需要防暑降溫物資隨時來取,我們保證供應充足。”開魯二村居民區書記張蓓芳說,暖xin驛站內,已經放好了清涼噴霧、冷感毛巾等用品,擔心騎手小哥太熱的時候吃得太冰對身體不好,驛站內的飲用水不進冷凍,全放冷藏,“我們晚上下班時,這個小冰箱就會被重新塞滿”。從居委干部與騎手小哥的互動來看,他們之間已如朋友般熟絡。
“小區居民與小哥的關系也非常融洽,到居民家送單,很多老人會主動送上冰水,小哥也很貼心幫老人捎帶垃圾。不少小哥還擔任了社區治理網格員,成為我們的好幫手。”張蓓芳說。記者了解到,開魯二村一度住著不少騎手小哥,所以一直保持著騎手友好的傳統與氛圍,現在居民區內不僅有了提供基礎服務的騎手驛站,居委會和街道還在想辦法為騎手小哥爭取免費體檢及更多的權益。
原標題:《暑氣正盛,楊浦各處為騎手小哥開啟“清涼模式”》
欄目主編:蘇展 文字編輯:周辰
來源:作者:文匯報 劉力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