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在課本里見過它的照片——幾十塊巨石圍成圓圈,像遠古巨人留下的“石制朋友圈”。作為英國最神秘的地標,巨石陣的每塊石頭都藏著故事。
最近科學家剛破解了藍砂巖的“出生地”(來自威爾士普雷塞利山),但更讓人抓心撓肝的是:這五大核心謎題,至今沒人能說清!
一、巨石是怎么“搬家”的?卡車?人拉?答案可能顛覆想象
巨石陣的石頭分三撥“來的”:
沙森石(sarsens):30噸重、7米高的“大塊頭”,老家在20英里外的馬爾伯勒西樹林;
藍砂巖(bluestones):2-4噸的“小個子”,從125英里外的威爾士采石場“長途跋涉”;
祭壇石(AltarStone):最離譜的6噸“旅行家”,從435英里外的蘇格蘭奧克尼盆地“搬家”到這。
5000年前沒有卡車,甚至連輪子都沒普及,古人咋把這些“石頭快遞”運過來?
科學家猜過“沿海漂流說”(用木筏沿布里斯托爾海峽運輸),但最新研究更傾向“陸路運輸”——可能沿著今天A40公路的路線。紐卡斯爾大學的團隊發現,附近杜靈頓墻遺址的陶器里有大量豬脂殘留,這些“油膩罐子”可能不是做飯用的,而是給“木質雪橇”涂潤滑油的!
想象一下:20個壯漢喊著號子,拉著涂滿豬油的雪橇,石頭在圓木上“滾”著走——但具體咋操作?木頭早爛沒了,至今沒實錘。
二、建這么“豪華”,真的只是看太陽?
考古學家確定,巨石陣的布局和夏至日日出、冬至日日落完美對齊——像個“史前天文鬧鐘”。但問題是:看太陽需要這么費勁嗎?
打個比方,這就像古人用純金打造了個電子表——功能簡單,成本卻高到離譜。
有學者提出新觀點:建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比如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巡游洛杉磯,不是為了展示飛船本身,而是通過全民參與凝聚共識。巨石陣的石頭來自英國各地,可能是為了團結不同部落,把“搬石頭”變成一場跨區域的“團建儀式”。
三、為啥選索爾茲伯里平原?風水特別好?
在巨石陣“出生”前1000年,索爾茲伯里平原就有個神秘祭祀區——這里的古人會聚餐、砸陶碗搞儀式。更絕的是,這片平原的緯度讓夏至日太陽正東升起、冬至日正西落下,地面還有天然凹槽沿著“太陽軌跡”延伸,像大地自帶的“天文標記”。
但關鍵問題:全英國那么大,為啥非得把石頭從蘇格蘭、威爾士大老遠運到這?是東西部落的“會師圣地”?還是全島人的“精神中心”?至今沒定論。
四、古人咋這么愛“拆家”?5000年改了N次
今天看到的巨石陣,其實是“N手改造款”:
公元前3000年:最初是56個坑+土堆,可能插過木柱或石頭;
公元前2500年:沙森石和藍砂巖“入住”,擺成圓圈;
200-300年后:有人把藍砂巖挖出來,改成大橢圓;
又過幾百年:再挖一次,擺成馬蹄形……
考古學家羅布?艾克說:“每次改形狀,可能代表信仰大轉變。但到底為啥反復拆?是權力更迭?還是儀式需求變了?沒人知道。”
五、消失的石頭去哪了?被偷?被埋?成謎!
考古學家發現,巨石陣周邊有很多“石坑”,但現存石頭根本不夠填——比如原本56個“奧布里洞”(AubreyHoles),現在只有45塊藍砂巖。
有人猜是游客偷的:19世紀時,附近阿姆斯伯里鎮甚至租錘子給游客敲石頭當紀念品。但問題是,6噸重的石頭總不能揣兜里帶走吧?其他英國石陣的石頭碎片常出現在農舍墻上,巨石陣的卻“活不見石,死不見渣”——它們到底藏哪了?
5000年過去,巨石陣像本翻到一半的“遠古日記”,每解開一個謎題,就冒出更多問號。
下次去英國旅游,站在這些巨石下,不妨想想:5000年前的古人,拉著石頭走幾百公里時,心里在想啥?是敬畏?是信仰?還是單純“閑得慌”?
你覺得哪個謎題最離譜?
留言區聊聊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