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一位獵人迷失方向,誤入羅布泊深處。當他九死一生回到村莊時,逢人便說:“我見到一座‘鬼城’,里面有一千口棺材!”村民們起初以為他瘋了,直到1934年,一位外國考古學家聞訊而來,花重金請他做向導。
“羅布泊深處有鬼城,我可以帶你去看一看。”
胡須發白的奧爾德克坐在村口嚼著干枯的煙草,不斷對路過的商隊講述自己的沙漠奇遇。
村民們在一旁不住得搖頭,叫這些外地的行客不要相信。奧爾德克是個放牧好手,唯獨在一件事上顯得瘋癲,那就是提起羅布泊的時候。
大約是1910年到1911年的時候,奧爾德克還是個孔武有力的青年,他意外在沙漠中迷失,進入了那片被人稱為“死亡之地”的沙漠。
就在大家都以為奧爾德克回不來了,像之前所有誤入的人一樣,奧爾德克回家了。
他的衣服破破爛爛,滿身都是沙子,嘴唇干裂,臉頰凹陷,雙眼卻明亮的放光。
“里面有座鬼城!足足有一千口棺材!”
奧爾德克沙啞著喉嚨叫喊著,然后就昏了過去。等到他再次醒來,就開始不斷講述著那座“鬼城”的故事。
沒有人愿意相信奧爾德克,也沒有人愿意跟著奧爾德克冒險去驗證,他只能在空閑時間守在大路上,期盼一個敢于冒險的人。
這些年里,奧爾德克在沙漠中比誰都走得遠,他知道對每一種沙丘的形狀了如指掌,知道風向轉變的征兆,能在找不到一個腳印的沙漠中找到水源。
可是當提起沙漠深處的“鬼城”時,人們依舊說,奧爾德克“瘋了”,他的執著終會讓他送命。
轉眼間銀白的胡須已經長滿了奧爾德克的臉龐,那個驚叫發現“鬼城”的青年,成為年逾70歲的老人,他目光深沉,永遠望著遙不可及的地方。
1934年這一年,一位名叫貝克曼的瑞典考古學家遠道而來,他來尋找一個名叫奧爾德克的人。
村民們都滿臉不解,只有失去理智的人,才會相信奧爾德克描繪的“鬼城”。
“快回去吧,找什么‘鬼城’,你會被困在沙漠里的。”
貝克曼拿出一本厚厚的記錄,告訴眾人,他相信奧爾德克,因為曾有人跟著奧爾德克前往,發現了傳說中的樓蘭古城。
那人是貝克曼的老鄉斯文赫定,他來沙漠探險的時候差點兒迷路,被救后認識了奧爾德克,跟著奧爾德克的向導,斯文赫定找到了樓蘭古城,那時候他的物資已經耗盡,因此沒有繼續前往。
多年后,斯文赫定的故事在海外流傳,貝克曼被吸引前來,他相信,只要跟隨奧爾德克,就能發現沙漠中神秘的古跡。
村民們像看瘋子一樣,目送貝克曼敲響了奧爾德克的家門。
一個晴朗的夏日,貝克曼和奧爾德克出發了,他們牽著駱駝,帶著行囊和地圖,邁進了風沙之中,不一會兒就融入了一望無際的沙漠。
人們只能聽到叮當作響的駝鈴,卻早已看不到奧爾德克和貝克曼的背影,眾人望著那吞噬了許多生命的未知沙漠,在心里默默嘆息:又多了兩個沒有歸路的人。
奧爾德克卻目光堅定,年齡漸長的他如一棵堅韌的白楊樹,他的雙手雙腳像蔓延到地下的樹根,了解這片沙漠的每一次喘息。
沙漠里根本沒有所謂的道路,然而奧爾德克卻仿佛知道路在何方,沒有絲毫猶豫大步往前走。
停下來休息的時候,貝克曼問奧爾德克到底看到了什么,奧爾德克不答話,他拿起貝克曼記錄地形的畫本,埋頭畫下一些密密麻麻的線條。
兩人的行囊越來越少,步伐卻越來越快,終于在繞過一片沙丘之后,貝克曼眼前突然出現一根木樁。
抬頭一看,遍地都是密密麻麻的立柱,有的直指天際,有的倒在地上,貝克曼翻開奧爾德克畫的那一頁草圖,圖上的線條,與眼前的場景一模一樣。
散落的立柱,沙子中露出的人骨,造型獨特的祭祀品,還有船型的棺木,這是一片規模宏大的墓地,是奧爾德克口中的“鬼城”。
“鬼城”中沒有人煙,只有上千座歷經風沙的棺槨,還有埋葬在其中的無數亡靈,這里是歷史上著名的小河墓地。
貝克曼的贊嘆回蕩在“千棺之地”,他在這里的考古發現成就舉世矚目。而奧爾德克依然目光沉靜,他舉起水囊,痛快地一飲而盡。
參考資料:小河墓地的發現史.央視國際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