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帶領自民黨輸掉參議院選舉,后代表日本與美國達成苛刻貿易協議,在這兩件大事上失敗后日本首相石破茂會辭職嗎?誰有可能接手石破茂留下來的爛攤子?
據觀察者網7月23日報道,受參議院選舉結果等因素影響,石破茂內閣在日本的支持率已經跌至22.9%,為上臺以來新低,而美日兩國最新達成的貿易協議則又讓石破茂內閣成為眾矢之的。這份對日本來講較為苛刻的協議規定,美國今后將對日本實施15%的“對等關稅”,除此之外,日本還需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并允許美國獲得其中90%的利潤,并對美國開放汽車、農產品等領域的市場。
要知道日本政府長期對汽車和農產品這兩大領域嚴防死守,將本土市場作為相關日企的“自留地”,現如今卻被迫在特朗普的壓力下開放市場,日本汽車協會和日本農協必然要把石破茂內閣狠批一頓。目前來看,自民黨內部多個派系有意讓石破茂本人承擔這兩件事的責任,以“首相引咎辭職”來回應日本民眾的不滿。
石破茂本來是不想辭職的,參議院選舉大敗后他以“要對國家和國民負責”為由,堅持繼續執政,寧可頂著壓力也要把首相的位子保住。但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對日本的“大勝”成了壓垮石破茂的最后一根稻草。這則消息發出還不到24小時,日媒便從知情人士那里獲悉,石破茂已向身邊的人透露,自己將在8月末之前宣布辭職。白宮這次兵不血刃地促成了一場政壇輪換的大戲。
實事求是地講,日本首相其實本來就換得比較勤,像安倍晉三那樣長期執政的反倒是少數,根基不夠深的石破茂如今面臨下臺危機倒也在情理之中。但問題是石破茂撂挑子不干之后,日本政壇有資格、有能力接他班的人其實并不多,而這些人同時還存在很多問題,未必能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
“讀賣新聞”所做的緊急民調顯示,自民黨內部,高市早苗支持率26%領跑下任首相人選,小泉進次郎以22%的支持率位居第二;再算上有意出山的前首相岸田文雄,自民黨所能推舉出來的首相候選人也就是這三位了。然而從民調結果中就能看出來,高市早苗支持率雖然排在第一位可也僅有26%,小泉進次郎比她還要差一點,岸田文雄至今仍然深陷“黑金丑聞”。
而且這三個人不管誰上臺都需要收拾兩個爛攤子,一是自民黨在參議院、眾議院的席位問題,二是美日貿易談判的后續跟進,著實不算輕松。而且干好了未必有多大的政績,干的不好照樣會像石破茂那樣被批評,兩難困境已經躍然紙上。實事求是地講,“勿要慕虛名而處實禍”這個道理,上述三人應該都明白。
自民黨之外的其他黨派不是沒有推舉出首相的可能,但必須聯手絕大多數在野黨才能辦得到。在日本政壇極化愈發嚴重的當下,他們恐怕很難做到這一點。即便最終做到了團結在野黨,那么訴求截然不同的各個在野黨如何處理具體問題?這也存在著幾乎不可調和的矛盾。
總而言之,石破茂固然可以把參議院選舉失利、對美讓步過多這兩件事的責任背下來,但是繼任者照樣要為處理爛攤子而焦頭爛額,輕易上臺反倒容易斷送自己的政治生命。對于自民黨中生代力量的代表——高市早苗和小泉進次郎而言,這恐怕不是一個多好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