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大日頭要狠曬了。地里的馬齒莧正長莖葉呢,最怕曬蔫曬老。平原灌區澆水要趕早晚,別晌午澆地激著根。
山區沒水澆的,割點野草蓋根旁,保墑遮陽。老一輩說過,馬齒莧耐旱但怕連續烤,葉子卷邊就危險。
現在苗高10厘米以上的,趁早掐頂促分枝,長更多嫩莖葉。
沙土地漏水快,撒點草木灰,既補鉀又保潮,土辦法真中用。
不過溫度超過35℃,光靠蓋草不夠,得搭簡易遮陽網,透光留縫。丘陵地種的馬齒莧,注意清溝防突發暴雨,積水爛根就毀了。
播種晚的地塊,出苗后別密著長,間苗留拳頭寬間距,通風才少生病。
我瞅著有些田邊馬齒莧葉子發黃,可能是缺肥,澆點腐熟糞水最實在。買種子別貪便宜,選標注“早熟耐曬”的品種,生長期能縮短10來天。有人覺得野生馬齒莧不用管,錯了!
家養的水肥跟上,產量能翻番。
這茬馬齒莧收完,趕緊淺松土,根茬留3厘米,7天就能冒新芽。
高溫天收割別貪多,留2/3莖稈,不然曬枯了難再長。
菜園邊種的,傍晚噴點清水降溫,葉子脆嫩不老化,賣相也好。咱種地看天吃飯,提前摸清馬齒莧喜溫怕澇的脾氣,才能少受災。
不同地塊情況不一樣,您家田里啥狀況,評論區說說咱支支招。記住嘍,高溫期管得細,秋后多收兩筐嫩莖葉,全家吃著都舒坦。關注網易號,下回接著嘮咱莊稼人應對怪天氣的實誠招兒。
看天種地,早打算才能少遭難,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