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民間秘方偏方大全
偏方一、龍眼核
配方:龍眼核適量。
制法:將龍眼核焙干,研成細末。
功效:主治急性腸胃炎
用法:每次取25克用溫開水送服,每日2次。
偏方二、蘆根石斛粥
配方:蘆根100克,石斛2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將蘆根洗凈、切段,與石斛一起入鍋,加適量水煎煮30分鐘,濾渣取汁,將所得藥汁與淘洗干凈的粳米一起煮成粥。
功效:清胃、生津、止嘔,主治胃熱熾盛型急性胃腸炎。
用法:早晚分2次服食,每日1劑。
偏方三、麥芽內金粥
配方:粳米100克,炒麥芽30克,雞內金、陳皮各10克,白糖少許。
制法:將雞內金、炒麥芽、陳皮一起加水煎30分鐘,去渣取汁,加入洗凈的粳米煮成稀粥。
功效:消食止瀉,適用于傷食型急性腸炎。
用法:加白糖調味服食,每日3次。
偏方四、茶葉粥
配方:茶葉1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茶葉加水煎取茶汁500毫升,將茶汁與粳米一起入鍋,再加適量水煮成稀粥,加糖調味即可。
功效:化痰消食、利尿消腫、益氣提神,適用于急性腸炎、急慢性蒺痢。
用法:每日2次,溫熱服食。注意勿于睡前服用。
偏方五、薏仁竹葉茶
配方:薏苡仁100克,淡竹葉20克。
制法:將薏苡仁、淡竹葉一起洗凈,加適量水煎湯取汁。
功效:主治長夏暑濕之邪所致的急性腸炎腹瀉。
用法:代茶頻飲
偏方六、韭菜汁
配方:連根韭菜100克
制法:將連根韭菜洗凈,切碎,搗爛取汁。將所得汁液用溫開水調勻。
功效:主治虛寒型急性胃腸炎,有助于緩解腹瀉、腹痛、噯氣、嘔吐等癥狀。
用法:飲用,每日2~3次,連續使用5天、
偏方七、壅菜汁
配方:鮮蔬菜500克,蜂蜜50克
制法:將壅菜洗凈、切碎,加適量水煎煮至沸后,再煎5分鐘,將菜用漏勺撈出,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適用于濕熱型急性腸胃炎。
用法:頓服,每日2次。
偏方八、艾姜茶
配方:艾葉9克,生姜2片,紅茶葉6克。
制法:將艾葉、生姜、紅茶一起加水煎煮5分鐘,濾渣取汁
功效:主治寒濕型急性腸胃炎,緩解嘔吐下瀉、大便稀,腹脹腹痛、手腳發冷、腸鳴等癥狀。
用法:可加少許鹽調味飲用,每日飲服2~3次。
偏方九、柚皮生姜茶
配方:老柚子皮15克、茶葉10克、生姜2片。
制法:將柚子皮洗凈,切碎,與生姜,茶葉一起加水煎煮15分鐘,濾取茶汁。
功效:主治急性腸胃炎。
用法:趁熱飲服。
偏方十、蔥白米酒敷臍方
配方:蔥白5根、米酒1杯
制法:將蔥白洗凈,搗爛,加米酒炒熱
功效:主治急性腸胃炎之腹瀉。
用法:用布包裹趁熱熨燙臍部,注意不要燙傷皮膚。
偏方十一、松葉飲
配方:鮮松葉100克。
制法:將鮮松葉洗凈,搗爛,加兩碗半水煎成一碗濃汁。
功效:適用于急性腸炎所致的上吐下瀉、水樣大便、腸鳴等癥。
用法:分2次服完,1小時1次。
偏方十二、大蒜米醋汁
配方:大蒜頭1各,米醋1杯
制法:將大蒜剝去外衣,搗爛如泥,加放米醋調勻。
功效:主治急性腸胃炎。
用法:小口慢飲。
偏方十三、生姜石榴茶
配方:石榴葉60克,生姜15克,食鹽30克。
制法:將石榴葉、生姜、食鹽一同炒至黑,濾除鹽渣,加水煎湯取汁。
功效:主治急性腸胃炎
用法:代茶飲。每日1劑,上、下分2次溫服。
偏方十四、大蔥炒扁豆
配方:鮮嫩扁豆300克,大蔥1根,油、鹽各適量。
制法:將扁豆洗凈,去掉老筋,撕成小塊,用沸水焯透;大蔥切絲。鍋中放油燒熱,下蔥炒香,然后下扁豆翻炒片刻,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除濕,適用于脾虛濕盛型急性腸炎患者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偏方十五、五味茱萸散
配方:五味子60克,吳茱萸15克。
制法:將五味子,吳茱萸15克。
功效:適用于老年慢性腸炎。
用法:每天早晨取6克,用米湯送服。
偏方十六、雞矢藤300克,厚樸、紅花各30克,白術6克
制法:將以上四味一同研為粉。
功效:適用于慢性腸炎
用法:每次取15克用開水沖服,每日2次,15日為1療程,連服6療程,每隔療程間隔1周。
偏方十七、黃芪薏米粥
配方:粳米50克,黃芪、薏苡仁各15克。
制法:將黃芪切片,與粳米、薏苡仁加適量水,用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煮至粥成即可。
功效:補元氣、止泄瀉,適用于脾虛所致的慢性腸炎患者食用。
用法:揀去黃芪片,食粥,每日1次。
偏方十八、馬齒莧綠豆粥
配方:馬齒莧、綠豆、粳米各50克,食鹽少許。
制法:將馬齒莧洗凈、切碎,綠豆、粳米淘洗干凈,加適量水煮粥,粥將成時,放入馬齒莧煮至粥成,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適用于腸炎所致腹痛、便下膿血、赤白黏凍、小便黃短等癥。
用法:每日2次,空腹服用。
偏方十九、薏苡仁陳皮鴨肉湯
配方:鴨肉250克,炒薏苡仁、蓮子各30克,陳皮6克,生姜4片,鹽少許。
制法:將鴨肉剁成小塊,入沸水中焯去血水;薏苡仁、蓮子、陳皮洗凈,將鴨肉與薏苡仁、蓮子、陳皮、生姜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燉至鴨肉熟爛,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脾益氣、健胃祛濕,適用于脾虛濕盛型慢性腸炎患者。
用法:揀去陳皮、生姜,吃鴨肉喝湯,一周2~3次。
偏方二十、黃芪鵪鶉湯
配方:鵪鶉2只,黃芪15克,白術12克,生姜3片,鹽少許。
制法:將鵪鶉宰殺,去毛及內臟,洗凈;黃芪、白術裝入鵪鶉腹內,用線縫好,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放入生姜和鹽,用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燉至鵪鶉熟爛。
功效:補中益氣、健腸止瀉,適用于脾胃氣虛型慢性腸炎。
用法:吃湯吃鵪鶉,一周2~3次。
偏方二十一、胡椒姜棗湯
配方:白胡椒7粒,小棗(去核)7個,生姜1塊。
制法:將小棗去核,把白胡椒塞入小棗內,用文火烤呈焦黃色,與生姜一同加水煎湯。
功效:溫中散寒,主治慢性胃炎、寒性胃痛、反胃。
用法:趁熱飲服,服后蓋被取微汗,每日1劑。
偏方二十二、白芍飲
配方:白芍、白術、炙附片各15克,茯苓20克,生姜10克,紅糖適量。
制法:將白芍、白術、炙附片、茯苓、生姜一起加適量水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回紅糖調勻即可。
功效:消炎止瀉,適用于慢性腸炎。
用法:代茶飲。
偏方二十三、鵪鶉蛋奶
配方:牛奶200毫升,鵪鶉蛋1個
制法:將牛奶煮沸,打入鵪鶉蛋再煮至沸即可。
功效:補胃養胃,主治慢性胃炎。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1次,連續服用。
偏方二十四、姜韭牛奶羹
配方:生姜25克,韭菜250克,牛奶250克。
制法:將生姜和韭菜洗凈,一起搗汁,將姜韭汁倒入奶鍋中燒沸,然后倒入牛奶燒沸即可。
功效:補虛調胃、驅寒散滯,主治慢性胃炎。
用法:趁熱飲用,每日早晨飲1次,連飲數日。
偏方二十五、姜汁牛肉飯
配方;鮮嫩牛肉50克,生姜20克,粳米100克,料酒、精鹽、花生油各適量。
制法:將牛肉洗凈剁碎,生姜去皮洗凈,榨取姜汁20~30滴;用姜汁、料酒、精鹽將牛肉拌勻,腌制半小時。將粳米淘洗干凈,加少量水煮飯,水分將干時,將牛肉倒入鍋內,滴入花生油,用勺拌勻,以小火煮至飯成。
功效:溫補脾胃,適用于脾胃氣虛型慢性腸炎及潰瘍病。
用法:做正餐食用,每日1劑。
偏方二十六、馬齒莧蒜泥汁
配方:鮮馬齒莧60克,大蒜泥15克,白糖適量,1日2次。
制法:將鮮馬齒莧洗凈,加水煎取1碗湯,沖入搗爛的大蒜泥中,然后濾渣取汁,加白糖調勻即可。
功效:主治過敏性結腸炎。
用法:1日2次。
偏方二十七、楊樹皮煮雞蛋
配方:約30厘米長、5厘米寬曬干的楊樹皮1塊,雞蛋2個,紅糖適量。
制法:將楊樹皮洗凈,入鍋中加適量水,然后放入雞蛋一起主治雞蛋熟,濾取湯汁,調入紅糖。
功效:主治慢性腸炎。
用法:每天早晨空腹吃雞蛋,喝湯1碗。將多余的水倒入保溫瓶內,當天把水喝完,連服3個月不要間斷。
本文僅供參考,具體病情用藥請咨詢藥師或醫生。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網絡,僅作公益分享,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查看書籍詳情【廣告】
點贊·在看·基層醫療資訊搶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