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老家,娃娃們吃飯不香、挑食偏食,是許多家庭常見的煩惱。尤其是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孩子的脾胃往往容易受影響。我們做大人的,看著娃娃吃不下飯、瘦瘦小小,心里著急得很。今天,西北娃貝貝就來說說,我們農村里流傳下來的幾種老辦法,專門用來養娃娃的胃口,既家常又實用,家里有孩子的可以試試看。
一、山藥小米粥,溫脾開胃
在我們村子里,山藥小米粥是家里老人常給娃娃熬的粥。山藥健脾,小米養胃,煮成粥細膩柔軟,適合腸胃嬌嫩的孩子。早晨空腹喝一小碗,能讓孩子一天都精神頭十足。
做法:
取適量小米淘洗干凈,加入水煮沸,再放入切成小塊的山藥,小火慢熬40分鐘。可根據口味加一點紅棗或者南瓜,味道更香甜。
二、陳皮燉牛肉,化積助消化
家里如果娃娃吃肉容易積食,大人們就會在燉牛肉時放幾片曬干的陳皮。陳皮理氣化滯,牛肉補中益氣,兩者搭配,既能補營養又不容易撐壞肚子。
做法:
牛肉焯水去腥,放入燉鍋,加蔥姜陳皮,燉至軟爛,加鹽調味。吃肉喝湯,娃娃胃口好,還能長得壯實。
三、蘿卜羊肉湯,驅寒養胃
每到深秋初冬,氣溫一下降,村里老人就會熬蘿卜羊肉湯,說是“冬吃羊肉賽人參”。白蘿卜理氣、通腸胃,羊肉溫補,尤其適合脾胃虛寒、常喊肚子疼的孩子。
做法:
羊肉焯水后,加蘿卜塊、姜片、小茴香燉煮2小時以上,湯白味香。孩子一喝暖暖的,手腳不涼,胃口也跟著開了。
四、干饃泡菜湯,簡便又實用
有時候孩子不愛吃飯,我們就變著法子用干饃泡菜湯來吊胃口。用酸白菜熬點菜湯,把干饃泡進去,酸香開胃,吃得噗嗤噗嗤響。孩子特別愛吃,老一輩人說:“酸湯開胃勝金湯”。
適合人群:
- 食欲不振、偏食挑食的孩子
- 體瘦、易感冒、腸胃虛弱的小孩
- 需要換季調理脾胃的學生娃娃
注意事項:
- 飯前不要讓孩子吃零食,尤其是膨化食品或甜飲料
- 每種方法都要適量、持續一段時間,不能一口吃個胖子
- 若孩子長期胃口差,需看醫生,勿自行盲目補
小結:
在我們西北農村,很多調理娃娃身體的法子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生活智慧。沒有大醫院的復雜流程,也不靠什么保健品,就是靠家里鍋碗瓢盆、田間食材,用心去做,慢慢地就把娃娃的胃口養回來了。
希望這些老辦法,能讓你的孩子也吃得香、長得壯。西北娃貝貝以后還會繼續和大家分享咱老百姓的土辦法,實打實、接地氣!
——西北娃貝貝 敬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